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平清

作品数:27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肿瘤
  • 8篇细胞
  • 6篇手术
  • 6篇缺损
  • 5篇头颈
  • 5篇头颈部
  • 5篇鳞癌
  • 5篇鳞状
  • 5篇鳞状细胞
  • 5篇颈部
  • 4篇蛋白
  • 4篇紫杉
  • 4篇紫杉醇
  • 4篇细胞癌
  • 4篇鳞状细胞癌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喉肿瘤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机构

  • 17篇湖南省肿瘤医...
  • 13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27篇谭平清
  • 17篇陈杰
  • 15篇黄文孝
  • 14篇张海林
  • 14篇钟外生
  • 12篇李晋芸
  • 11篇谢李
  • 10篇包荣华
  • 7篇王俊琦
  • 7篇邱元正
  • 7篇田勇泉
  • 7篇刘勇
  • 6篇张欣
  • 5篇肖健云
  • 5篇黄东海
  • 4篇谭浩蕾
  • 4篇余长云
  • 3篇李赞
  • 3篇李果
  • 2篇单振峰

传媒

  • 4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2014中华...
  • 2篇第十四次中国...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MGBl蛋白在93例喉鳞癌和15例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HMGBl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87.1%)显著高于癌旁黏膜中的阳性率(46.7%,P=0.001),且其表达水平与喉鳞癌的T分期(X^2=10.878,P=0.004)、临床分期(X^2=21.115,P〈0.01)、转移(X2=28.298,P〈0.01)及复发(X^2=14.923,P=0.001)密切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MGBl高表达组、中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7.8%、43.9%和91.7%,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8.9%、68.3%和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815,P=0.001;X2=11.912,P=0.003)。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MGBI蛋白表达水平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喉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MGBl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其高表达与喉鳞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HMGBl可能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评估喉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刘勇谢丛良邱元正田勇泉张欣黄东海周小娟谭平清余长云柒琳李波肖健云
关键词:喉肿瘤肿瘤鳞状细胞HMGB1蛋白肿瘤转移
乳头状甲状腺癌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舌骨肌之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前下部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舌骨肌之间淋巴结(lymph node between sternocleidomastoid and sternohyoid muscle,LNSS)转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PT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计数LNSS数目,计算该组淋巴转移率,测定转移淋巴结最长径。对性别、年龄、甲状腺肿瘤最长径、原发灶侧别、肿瘤部位、多发癌灶、颈前带状肌侵犯、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等7个因素与颈前下部LNSS转移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出现该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4.3%;转移淋巴结共29个,平均最长径(0.5±0.12)cm。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比较,LNSS转移的患者同时发生颈中央区及颈侧区多发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P﹤0.05),肿瘤侵犯颈前带状肌较常见(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长径大小、原发灶侧别、肿瘤发生部位、多发癌灶比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和带状肌侵犯的PTC患者易同时发生LNSS转移。
张海林陈杰黄文孝包荣华谢李王俊琦李晋芸谭平清钟外生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转移淋巴引流
游离皮瓣修复头颈部缺损出现坏死的回顾性研究
<正>目的分析游离皮瓣移植术皮瓣危象及坏死的原因,找出预防、解决的方法,提高皮瓣移植的成功率。方法对2010-l0—2014-04在本院治疗的850例游离皮瓣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找出皮瓣危象及坏死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彭小伟喻建军李赞陈杰戴捷黄文孝魏威包荣华田皞单振峰胡杰谌星左良周波杨丽嫦李晋芸张海林谢李谭平清钟外生
关键词:头颈部缺损游离皮瓣
文献传递
连续性面-颈淋巴结清扫在颊粘膜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目的:探讨连续性面-颈淋巴结清扫在颊粘膜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分析研究方法:介绍连续性面-颈淋巴结清扫的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6年220例初诊初治的颊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以不同的手...
谢李黄文孝陈杰张海林谭平清钟外生李晋芸黄鹏鑫谭浩蕾
关键词:颈清扫鳞状细胞癌颊粘膜
文献传递
面侧区肿瘤术后复杂缺损分类及修复重建的探讨
2021年
目的探讨面侧区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分类及修复重建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进行了面侧区相关肿瘤切除术后复杂创面修复的1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32~68岁。根据有无骨性支架(上、下颌骨区段性)的缺失,将复杂缺损创面分为2类,面侧区软组织洞穿性缺损(5例)和面侧区软组织缺损合并骨性支撑缺损(13例)。皮瓣选择方面前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后者选择游离腓骨肌皮瓣(3例)、游离腓骨肌皮瓣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6例)和嵌合髂骨的游离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股前外侧皮瓣(4例)修复。结果所有病例的修复皮瓣均存活。2例患者术后发生口底瘘,换药后伤口二期愈合。所有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术后1年随访评估,达到面容对称面侧术区饱满者14例,张口度达3横指者10例。随访36~50个月,6例患者死亡,总体3年生存率66.7%。结论面侧区肿瘤术后以有无骨性支架缺失进行创面分类有利于整体修复设计,恢复面部轮廓支架,有效充填死腔,保持残留咬合关系。骨瓣联合软组织瓣的多瓣联合修复能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形修复效果。
张海林陈杰黄文孝谭平清王俊琦谢李钟外生黄鹏鑫谭浩蕾包荣华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缺损游离皮瓣
口腔鳞癌面部淋巴结转移
研究目的:研究面部淋巴结转移在口腔鳞癌中的发生概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641例行手术治疗以及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的口腔鳞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面部淋巴结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分析临床特点、预后以及生存率。研究结果:...
谢李黄文孝陈杰张海林谭平清钟外生李晋芸黄鹏鑫谭浩蕾
关键词:口腔鳞癌颈清扫术后放疗
文献传递
数字化外科技术在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谭平清张海林陈杰黄文孝包荣华李晋芸谢李王俊琦钟外生黄鹏鑫
EphA2调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血管新生及转移的体内实验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研究EphA2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血管新生及颈淋巴转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RNA( short hairpin RNA,shRNA)沉默EphA2在高转移性头颈鳞癌细胞株M2中的表达,嘌呤霉素筛选稳定克隆,反转录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phA2沉默效果;构建头颈鳞癌高转移动物模型,通过HE染色验证其成瘤及颈淋巴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移植瘤微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移植瘤标本中EphA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出EphA2基因稳定沉默的M2细胞(定义为M2 EphA2 RNA+即实验组),并成功构建头颈鳞癌高转移动物模型,成瘤率达100%.25 d后,实验组移植瘤体积为(430.7±190.0) mm3(x±s,以下同)较对照组的(1179.0 ±289.4) mm3明显减少(t =5.597,P<0.01),质量显著减轻(t=-4.560,P<0.05),且双侧颈淋巴转移率明显降低(Mann-Whitney U=10.0,P<0.05).Western blot 显示实验组移植瘤组织中EphA2及VEGF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实验组瘤体微血管密度为(4.74±0.67)个/视野,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17±0.59)个/视野(t=26.751,P<0.01).结论 EphA2沉默能抑制头颈部鳞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并能明显减少头颈部鳞癌组织内的肿瘤新生血管,且该肿瘤新生血管的抑制可能与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减少有关.
刘勇张欣余长云邱元正黄东海周小娟谭平清肖健云田勇泉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鳞状细胞EPHA2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一种用于治疗口腔肿瘤的口含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口腔肿瘤的口含器,包括上伸缩支撑座,下伸缩支撑座,所述上伸缩支撑座的上部与患者的上颌牙齿贴合且上伸缩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U型滑板,所述下伸缩支撑座的下部与患者的下颌牙齿贴合且下伸缩支撑座...
谭浩蕾黄文孝谭平清钟外生
文献传递
舌癌贯通口底切除的术式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舌癌口底区淋巴结转移分布的特点,探讨舌癌贯通口底切除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舌-口底-颈联合根治的舌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下颌骨舌侧骨膜与舌骨之间患侧口底组织贯通切除的手术方式,将口底区标本分成舌淋巴结和舌动脉起始部淋巴结两组进行病理分析,观察术后口底瘘发生几率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舌淋巴结出现率23.1%(7/26);舌动脉起始部淋巴结出现率15.3%(4/26)。在出现舌淋巴结患者中转移率为71.4%(5/7);在出现舌动脉起始部淋巴结患者中转移率为50.0%(2/4)。术后口底瘘的发生率为7.7%(2/26)。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经口进食。随访期内4例患者发生对侧颈部或咽旁、咽后淋巴结转移,全部26例患者未见原发灶、患侧颌下、患侧舌骨区、患侧颈部复发。结论舌癌贯通口底切除术式符合淋巴引流规律,彻底清扫了口底淋巴引流通路及可能出现的舌淋巴结及舌动脉起始端淋巴结,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肿瘤局部及区域转移控制率。
张海林黄文孝陈杰唐瑶云包荣华王俊琦李晋芸钟外生谭平清
关键词:舌癌口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