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生物学
  • 4篇五倍子
  • 4篇倍蚜
  • 3篇肚倍
  • 3篇肚倍蚜
  • 3篇生物学研究
  • 1篇生活史
  • 1篇生物学基础
  • 1篇生殖
  • 1篇种群
  • 1篇种群数量
  • 1篇种群数量变动
  • 1篇角倍
  • 1篇角倍蚜
  • 1篇虫瘿

机构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4篇方英
  • 4篇张燕平
  • 4篇赖永祺
  • 4篇李正洪
  • 2篇焦懿

传媒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1993
  • 3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肚倍蚜的生物学研究 Ⅲ.种群数量变动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报道肚倍蚜各虫型及同虫型各世代的发生数量及瘿内、瘿外时期的数量变动。据1990~1992年的研究结果,该蚜近3个月的瘿内时期,数量增长3000多倍,而瘿外时期又激剧下降。倍子体积的增长与瘿内蚜量成正相关。同批倍蚜跨年度完成生活史,有的一年,有的两年甚至更长。头年至翌年春,侨蚜的存活率为0.3%~1.5%;其中,性母约占40%,羽化后完成生活史,使虫口数量增长40~180倍。第二年至第三年春在冬寄主上的侨蚜仅存活0.01%,羽化的性母比例更低,于种群增长无意义,在生产上应利用一年完成生活史的虫群。
赖永祺张燕平方英焦懿李正洪陈宝珊
关键词:肚倍蚜五倍子种群
肚倍蚜生物学研究Ⅱ.生殖被引量:11
1992年
肚倍是一种重要的五倍子。肚倍蚜各世代都行卵胎生,两性生殖出现在春季。迁移蚜体内各卵和胚胎发育整齐,生殖期短;除雌蚜只生殖1头无生殖历期外,其余各无翅虫型体内各卵和胚胎渐次发育、渐次成熟、渐次产出,生殖期长。瘿内世代生殖量大;瘿外世代生殖量小,无翅侨蚜更小。除干雌未观察外,其他各虫型的个体初产出时均有一层软膜包被,脱膜后才能正常活动。迁移蚜生殖特性的利用于肚倍生产的关系极为重要。
赖永祺方英焦懿李正洪张燕平陈宝珊
关键词:肚倍蚜生殖五倍子生物学
肚倍蚜生物学研究 Ⅰ.生活史被引量:12
1992年
肚倍蚜的生活史很复杂,经历干母、无翅干雌、有翅干雌、无翅侨蚜、有翅性母和雌、雄性蚜等虫型,在两类寄生上交替寄生,再回复到干母,完成生活周期。有的发生4代侨蚜,一年完成生活周期,有的至少有8代侨蚜,两年完成生活周期,也许还有三年或三年以上才完成生活周期者。寄居夏寄主期间短,侨居冬寄主期间长。除性蚜外,交错世代多,重迭时间长。有翅虫型出现的时节较固定,但并非出自某一固定的世代。终年生长发育,无滞育或休眠。
赖永祺张燕平李正洪方英陈宝珊
关键词:肚倍蚜五倍子
人工培养角倍蚜的生物学基础被引量:6
1992年
角倍约占五倍子总量的70%~80%,单产很低。角倍生产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培养角倍蚜。把角倍蚜的生物学特性和角倍生产技术结合起来研究,发现角倍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角倍蚜瘿外时期生活力弱、生殖量小及倍蚜种群自然增长率低。欲获得角倍高产稳产,必须合理地增加冬寄主藓量和接种到藓上的虫量,并选择和创造适宜角倍蚜越冬和迁飞的环境,以增加致瘿虫型——干母的数量。
赖永祺张燕平李正洪陈宝珊方英
关键词:角倍蚜五倍子虫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