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
- 作品数:81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高对映选择性的有机催化的二氟烯醇硅醚与β,γ-不饱和-α-酮酸酯的不对称Mukaiyama-aldol反应被引量:6
- 2012年
- 首次研究了二氟烯醇硅醚1与β,γ-不饱和酮酸酯2的反应.发现不论使用叔胺或叔胺-氢键给体双功能催化剂,均专一地发生Mukaiyama-aldol反应生成相应的叔醇3.利用手性氢化奎宁衍生的双功能脲催化剂11高对映选择性地实现了这一反应,为合成α-二氟烷基取代的手性叔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不同芳基取代的二氟烯醇硅醚以及γ位不同芳基取代的酮酸酯化合物均反应良好.在所考察的15个例子中,反应产率中等到良好(44%~81%),对映选择性中等到优秀(72%~96%).反应产物可方便转化为二氟烷基取代的手性二醇或三醇化合物.
- 刘运林周剑
- 手性1,2-二氢吡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1年
- 手性1,2-二氢吡啶化合物是重要的手性砌块,可通过还原或环加成反应来方便构建药物分子中十分重要的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哌啶等,因此其高效合成对于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手性源和手性辅基诱导的策略需要使用化学计量的手性试剂,发展不对称催化的方法来合成结构多样性的手性1,2-二氢吡啶化合物无疑十分重要.自2004年报道首例对活化吡啶的不对称C2位亲核加成反应以来,该策略被成功用于发展合成C2位芳基、烷基、炔基等取代的手性1,2-二氢吡啶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新方法.最近,一种新的基于亚胺不对称转化的串联反应策略也被设计开发用于多样性合成这类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本综述概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相关研究难点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 穆博帅张志豪武文彪余金生周剑
- 关键词:手性胺
- 官能团化的氰硅烷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官能团化的氰硅烷及其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原料卤代硅烷和氰源MCN加入有机溶剂中,在无催化剂或者以金属盐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所述官能团化的氰硅烷。所述官能团化的氰硅烷除了可以参与经典TMSCN所能参与的...
- 周剑曾兴平
- 文献传递
- 有机合成反应中立体化学控制与催化
- 唐勇叶松周剑孙秀丽王聪寮渭巍黄峥峥胡蔚秋李凯刘博张玉良夏春安郭阳辉叶萌春邓贤明
- 该项目对有机合成反应中选择性的控制和催化开展研究,希望能够发展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额、自主创新型有机合成反应。设计合成了系列假C3-对称性的噁唑啉配体,发现催化吲哚对亚烷基丙二酸酯的Michael 加成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利...
- 关键词:
- 关键词:立体化学催化
- α,α-双取代酮的高立体选择性硅氰化反应
- 酮的立体选择性硅氰化反应是合成手性季碳氰醇化合物的一种非常高效地方法。2016年,我们小组利用由(salen)AlCl、叶立德和Ph3PO组成的三元催化体系[1],实现了直链脂肪酮等简单酮的高对映选择性硅氰化反应,此外设...
- 武文彪曾兴平周剑
- 文献传递
- 一种手性α-二氟甲基取代的α-季碳氨基腈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α-二氟甲基取代的α-季碳氨基腈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催化剂IA或催化剂IB、α-二氟甲基取代的亚胺、添加剂,然后加入溶剂,搅拌待α-二氟甲基取代的亚胺和催化剂溶解并冷却后,加入氰...
- 周剑刘运林
- 文献传递
- PSEUDO-C<,3>-对称嘑唑啉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一些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 发展易于合成、廉价并且对水和空气等杂质具有较强容忍性的新型手性金属催化剂,并利用其实现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不对称反应,以及研究反应的不对称诱导机理以及配体结构、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是催化的不对称合成研究的...
- 周剑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具有手性的多齿噁唑啉配体及其与主族金属或过渡金属的配合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手性的多齿噁唑啉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催化不对称合成中的用途。该配体结构式如下。
- 唐勇周剑
- 文献传递
- 一类手性1,2-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锅串联法”构建手性多取代1,2‑二氢吡啶及其衍生的多取代吡啶、手性哌啶的合成方法。以亚胺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为原料,依次经不对称Mannich反应、Wittig反应、分子内关环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合成手性...
- 周剑穆博帅崔效源余金生曾兴平
- 一类手性氨基醇衍生的磷酰胺-胺双功能催化剂及其三步一锅合成方法
- 一类手性氨基醇衍生的磷酰胺‑胺双功能催化剂及其三步一锅合成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类(亚)磷酰胺‑叔胺双功能催化剂及其三步一锅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是从简单易得的手性氨基醇与各种磷酰氯反应,羟基再与甲基磺酰氯反应,随后胺对其发...
- 周剑丁佩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