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慧

作品数:13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能见度
  • 4篇气溶胶
  • 3篇消光
  • 3篇消光系数
  • 3篇灰霾
  • 3篇长江
  • 3篇长江三角
  • 3篇长江三角洲
  • 2篇气象
  • 2篇燃放爆竹
  • 2篇污染
  • 2篇节期
  • 2篇爆竹
  • 2篇API
  • 2篇春节
  • 2篇春节期间
  • 1篇学成
  • 1篇严控
  • 1篇疫情
  • 1篇数浓度

机构

  • 1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广东省气象局
  • 2篇嘉兴市环境保...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通辽市气象局

作者

  • 13篇刘晓慧
  • 12篇朱彬
  • 8篇王红磊
  • 3篇高晋徽
  • 3篇康汉青
  • 2篇张泽锋
  • 2篇沈利娟
  • 2篇张恩红
  • 2篇侯雪伟
  • 2篇王丽娟
  • 1篇尹聪
  • 1篇王瑛
  • 1篇唐卫亚
  • 1篇秦玮
  • 1篇王姝
  • 1篇杨洋
  • 1篇张晨
  • 1篇杨雪
  • 1篇江琪
  • 1篇王爱平

传媒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三角洲地区1980-2009年灰霾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本文选取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38个观测站1980~2009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2001~200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API数据,统计分析了长三角地区近30年灰霾分布情况.计算了观测站点的消光系数并进行了两次订正,给出了其...
刘晓慧朱彬王红磊张恩红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灰霾能见度API
文献传递
长江三角洲地区1980-2009年灰霾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本文选取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38个观测站1980~2009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2001~200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API数据,统计分析了长三角地区近30年灰霾分布情况。计算了观测站点的消光系数并进行了两次订正,给出了其...
刘晓慧朱彬王红磊张恩红
关键词:灰霾天气气象因子
文献传递
气溶胶云下清除理论及观测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基于气溶胶云下清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雨滴与气溶胶碰并机制理论,详细探讨碰并系数与雨滴和气溶胶直径的关系,并针对雷暴天与非雷暴天,从理论上对比这2种天气条件下雨滴碰并不同尺度气溶胶的清除系数.利用2011年6—8月黄山光明顶与汤口寨西气溶胶浓度观测数据,对比黄山地区雷暴与非雷暴天气条件下的清除系数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并讨论黄山地区清除系数与雨强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气溶胶粒径为0.01~0.1μm时,清除系数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一致,实测值高出理论值5—6倍;在0.1~1μm粒径段,清除系数的实测值雷暴天高于非雷暴天;且清除系数与雨强呈正指数关系,相关系数为0.81.
王瑛朱彬康汉青高晋徽江琪刘晓慧
关键词:雷暴
新冠疫情严控期间南京市空气质量被引量:16
2021年
为研究2020年初新冠疫情严控措施对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选取1月25日~2月10日(疫情严控期)南京及周边省会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5a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疫情停工期间,降水量同比下降,大气扩散条件为近5a较差水平,但除O_(3)浓度不降反升外,其他主要污染物PM_(2.5)、PM10、SO_(2)、NO2和CO浓度均达近5a最低值,分别为36,44,5,22μg/m^(3)和1.1mg/m^(3).通过推算疫情停工期间本地减排措施的“净环境效益”,严控使得PM_(2.5)、PM10、SO_(2)、NO_(2)和CO分别下降了41.7%、45.3%、14.3%、43.5%、18.2%,O_(3)浓度上升了4.8%.从空间上分析,南京市SO_(2)浓度及其同比降幅在长三角省会城市内排名第1,其他污染物改善情况处于中等水平.从日变化可知,PM_(2.5)和PM10日变化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夜间未出现次峰值.O_(3)夜间浓度明显升高,原因是交通源的大幅削减使NO对O_(3)的滴定反应降低,而白天O_(3)浓度峰值取决于VOCs和NO_(x)的减排比例.
王爱平朱彬秦玮秦艳红杨雪刘晓慧
关键词:空气质量减排
长江三角洲地区霾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不断增加,大气能见度日渐恶化。因此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霾的分布及演变趋势,并以南京为代表城市分析能见度的消光因子、霾天气期间气象条件和气溶胶...
刘晓慧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能见度气溶胶化学成分气象条件
文献传递
春节期间南京市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被引量:25
2014年
为研究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城市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粒径谱分布的影响,对2012年1月19~31日南京大气气溶胶数浓度、污染气体浓度和质量浓度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的燃放期间10~20nm气溶胶浓度远低于非燃放期,50—100、100~200和200—500nm数浓度有较大增加,20~50nm和0.5—10μm气溶胶数浓度变化不大.烟花爆竹的燃放对气溶胶数浓度谱影响较大,非燃放期数浓度谱为双峰型分布;在燃放期数浓度谱为单峰性分布,且峰值向大粒径段偏移.烟花爆竹燃放期间质量浓度谱为双峰型分布,对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影响较大,燃放期间PM2.5/PM10和PM1.0/PM10的值可升高10%.烟花爆竹的大量燃放对1.0~2.1μm粒径段气溶胶密度影响最大,对其他粒径段密度影响较小.
王红磊朱彬沈利娟刘晓慧张泽锋杨洋
关键词:春节燃放爆竹气溶胶数浓度
初冬一次冷锋输送过程对中国东部霾天气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_(2.5)浓度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空气污染输送指数和传输通量分析,针对2019年12月10~11日一次冷锋输送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霾期间高空500hPa以经向环流为主,伴随着高空低压槽引导地面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污染物浓度大值区也依次由华北地区移至黄淮、江淮地区.(2)冷锋过境前,华北至长江三角洲区域PM_(2.5)浓度均有明显增涨;北京以偏南方向的污染物输入为主,济南以西北和偏东方向输入为主,南京则主要是偏北和偏西方向的输入.(3)冷锋过境时,冷空气迅速将北京站的污染物清除;而济南站则受高压底部偏东风回流的影响,PM_(2.5)浓度维持在50μg/m^(3)左右;冷锋推进至南京站时西北风已较小,对污染物的清除作用不明显.以江苏省为例,整个过程中,江苏本地污染物贡献占25.8%,江苏以外的污染物贡献占74.2%,以输送为主.(4)冷锋过境后,3站的边界层结构也略有不同,北京站的逆温层迅速被打破;济南站由于受海上暖湿平流影响,近地面由等温层变成逆温层;而南京站的近地面则由逆温层变为等温层.本研究揭示了在冷锋南下过程中,上游污染物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南北方站点表现出不同的污染物变化和清除特征.
王丽娟刘晓慧卢文张晨唐卫亚朱彬
关键词:冷锋
一次冷锋过程中我国区域空气污染边界层特征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和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针对2015年3月7~11日一次冷空气南下的锋面天气过程中,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了高空各层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本次过程中污染区域由北至南6个城市(北京、章丘、郑州、南阳、武汉、长沙)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垂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前期(3月7~8日)中高纬度500hPa平直的纬向环流和地面均压场,为污染天气的发生和维持以及空气污染物的集聚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场.污染中期(3月8~10日)冷空气南下,地面冷高压向华东地区移动,重污染区域随冷高压前部的弱低压场或均压场由北向南移动.伴随着天气系统移动,六个地面观测站的边界层特征在时空上表现出相似性,由北向南各站在污染期间先后出现多层逆温,风速较小,逆温层下相对湿度较大.此次多层逆温的形成是由于夜间近地面辐射冷却、冷锋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锋面逆温以及边界层以上的下沉运动造成的.本研究揭示了在天气系统移动中,位于天气系统相同部位站点的边界层结构具有共同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张晨朱彬刘晓慧侯雪伟牟南南康汉青王丽娟
关键词:空气污染
长江三角洲地区1980~2009年灰霾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被引量:36
2013年
选取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38个观测站1980-2009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2001-200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统计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近30年灰霾分布情况.计算了观测站点的消光系数并进行了两次订正,给出了其季均值和年均值分布情况,讨论了3个典型站(南京、杭州和合肥)的能见度与灰霾日数、干消光系数和AP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灰霾日数整体呈增长趋势,有71%的站点灰霾日数的年平均增长率大于零.订正后的消光系数冬季高,夏季低.南京、杭州和合肥灰霾日数与干消光系数的增长趋势一致,在霾日,南京、杭州和合肥三地,能见度与API呈负相关,其相关性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强.
刘晓慧朱彬王红磊张恩红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灰霾能见度API
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苏皖两省一次空气污染过程被引量:17
2014年
2012年6月8-11日,江苏安徽2省发生了一次持续性的空气污染过程.利用MODIS观测的气溶胶产品和地面气象资料,结合火点监测资料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细粒子比例(FMF)、空气污染指数(API)的特征,探究这次空气污染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这次过程中苏皖2省8个代表城市的能见度大部分时间低于10km,相对湿度低于90%,API均达到或超过污染等级,AOD显著增长,且污染物以人类活动产生的细粒子为主.区域细粒子比例(RFMF)达0.79,高FMF(〉0.6)出现的概率高达74.8%.另外,苏皖2省稳定的天气形势,不利于污染物扩散.6月8~11日,苏皖2省(北部地区为主)出现大量的火点,表明有秸秆焚烧现象的存在.从HYSPLIT模式的模拟结果来看,苏皖2省8个代表城市在此期间主要受到偏西方向的气流以及局地气流的影响,偏西方向的气流有利于外部秸秆焚烧的污染物经过输送影响本地区,同时局地气流不利于扩散,从而造成污染物积累,形成污染.
陈烨鑫朱彬尹聪侯雪伟王红磊康汉青刘晓慧
关键词:MODI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