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勇

作品数:95 被引量:384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细胞
  • 19篇硫化氢
  • 12篇包虫
  • 11篇手术
  • 10篇鼠肝
  • 10篇切除
  • 10篇棘球蚴
  • 10篇大鼠肝
  • 9篇蛋白
  • 9篇胰腺
  • 9篇肿瘤
  • 8篇星状细胞
  • 8篇纤维化
  • 8篇棘球蚴病
  • 7篇胆管
  • 7篇胰腺炎
  • 7篇术后
  • 7篇肝纤维化
  • 6篇应激
  • 6篇缺血

机构

  • 93篇青海大学
  • 5篇义乌市中心医...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青海卫生职业...
  • 2篇青海省人民医...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作者

  • 93篇邓勇
  • 67篇樊海宁
  • 38篇王海久
  • 31篇任利
  • 15篇侯立朝
  • 14篇王聪
  • 12篇周瀛
  • 8篇秦伟
  • 8篇卢根林
  • 7篇任宾
  • 6篇李衍飞
  • 6篇张灵强
  • 5篇李生莲
  • 5篇张永健
  • 4篇杨守仁
  • 4篇窦拉加
  • 4篇马洁
  • 4篇燕速
  • 4篇张伟
  • 4篇张成武

传媒

  • 19篇青海医学院学...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青海医药杂志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医药...
  • 3篇浙江医学教育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合抗原金标渗滤法与影像学诊断两型包虫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组合抗原金标渗滤(DIGFA )法与影像学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检查确诊的包虫病患者167例,分别行DIGFA诊断(DIGFA组)和影像学诊断(影像学组),然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囊型包虫病(CE)中DIG-FA组确诊率为74.60%,影像学组确诊率为90.48%(P<0.01);泡型包虫病(AE)中DIGFA组确诊率为92.68%,影像学组确诊率为73.17%(P<0.05)。在包囊小于5 cm时,DIGFA 组AE和CE的检出率分别为91.67%和61.11%(P<0.05),在包囊为5~<10 cm 时,DIGFA 组 AE和CE的检出率分别为94.12%和71.43%(P<0.05);DIGFA 组 CE在包囊大于或等于10 cm、<5 cm和5~<10 cm的检出率为94.12%、61.11%和71.43%(P<0.05);DIGFA组 AE和CE总确诊率分别为92.68%,74.60%(P<0.05)。结论影像学对CE确诊率高;DIGFA对AE确诊率高,特别是对AE早期诊断更加有临床意义。在影像学诊断的基础上,辅以DIGFA有益于准确判断两型包虫病。
张萍邓勇樊海宁王海久乜国雁王花张朝霞刘芳
关键词:包虫病棘球蚴病影像学诊断
美蓝试验在复杂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术中经胆总管注射美蓝检查能否减少复杂包虫内囊摘除术后残腔胆漏的发生。方法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复杂肝包虫病37例,行内囊摘除后采用经胆总管注射美蓝稀释液的方法观察残腔胆漏的部位并予以缝扎修补,观察术后7d内是否出现胆漏。结果行术中美蓝注射的病例,其中9例显性胆漏、15例隐性胆漏均予以缝扎修补,13例无胆漏者未行处理,全部病例均未发生术后胆漏。结论术中美蓝试验可明显降低复杂肝包虫术后残腔胆漏的发生,且操作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
任利秦伟邓勇樊海宁王海久
关键词:棘球蚴病手术后并发症美蓝
硫化氢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 观察硫化氢(H_2S)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S(假手术)组、Ⅰ(缺血-再灌注)组,N(缺血-再灌注+NaHS)组(n=8),N组在再灌注前10 min静脉注射100 μmol/kg NaHs后按每小时1 mg/kg持续静脉注射直到再灌注2 h,S和Ⅰ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的酶学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D-乳酸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小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水平,敏感硫电极法检测硫化氢(H_2S)浓度.电镜下观察肠黏膜形态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小肠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小肠黏膜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CSE)、胱硫醚-β-合酶(CBS)、多聚ADP核糖合成酶(PARP)和细胞凋亡蛋白酶(Caspase)-3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肠黏膜PARP和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N组D-乳酸含量、AI分别为(2.35±0.26)mg/L、(24.41±2.76)%,低于Ⅰ组、高于S组(P〈0.01),两者正相关(r=0.892,P〈0.01);N组MDA、XO分别为(9.17±0.35)nmol/mg、(9.94±0.41)U/g,低于Ⅰ组、高于S组(P〈0.01),两者正相关(r=0.995,P〈0.01);N组CSE mRNA、H_2S、SOD、MPO分别为(0.33±0.02)μmol/L、(35.27±3.14)μmol/L、(8.83±0.29)U/mg、(5.95±0.49)U/mg;N组CSE mRNA、H_2S、SOD水平均低于S组(P〈0.01),N组H2S、SOD水平均高于Ⅰ组(P〈0.01),N组MPO水平高于S组、低于Ⅰ组(P〈0.01);N组活化的Caspase-3、PARP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1.50±1.25、9.37±1.18,高于s组、低于Ⅰ组(P〈0.01),两者正相关(r=0.785,P〈0.01).结论 H_2S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是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激活、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水平,增加SOD清除氧自由基的活性,下调活化的Caspase-3�
闫兴军卢根林邓勇
关键词:肠黏膜缺血硫化氢脱噬作用
青海藏族HLA-DRB1基因与乙肝后肝硬化易感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HLA-DRB1基因与青海藏族乙肝后肝硬化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P对30例青海藏族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15例正常藏族健康对照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检测,并行数据分析。结果乙肝后肝硬化组HLA-DRB1*12基因频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90%,RR=13.5,P﹤0.05),其他基因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LA-DRB1*12可能是青海藏族乙肝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
牛晓尧邓勇樊海宁王海久任利晋国权
关键词:藏族HLA-DRB1乙肝肝硬化易感性
肝泡型包虫病微波消融术后急性肾损伤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晚期肝泡型包虫病(HAE)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一些病灶位置不利于肝切除,微波消融成为一种优先替补的治疗方式。微波消融对HAE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不可忽视。本文报道了一例54岁HAE同时行肝切除和微波消融术后出现的急性肾损伤患者情况。
叶海雯邓勇张灵强许晓磊王海久周瀛阳丹才让樊海宁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微波消融术病灶位置肝泡型包虫病肝切除HAE
泡型肝包虫病的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总结近几年来泡型肝包虫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泡型肝包虫病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或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治性手术依然是目前治疗泡型肝包虫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肝移植多用于晚期泡型肝包虫病的治疗,手术若结合化学治疗则临床疗效显著。结论泡型肝包虫病发病率高、预后差,临床治愈较为困难。根治性手术、肝移植、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技术不断被用于临床治疗泡型肝包虫病,充分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十分必要,同时若能对此病的发生、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许能为泡型肝包虫病的治愈带来新的希望。
路越晴邓勇张灵强周瀛任利阳丹才让候立朝温浩王海久樊海宁
关键词:泡型肝包虫病手术治疗肝移植化学疗法
胃泌素释放肽对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的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GRP)对高转移人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利用外源性的GRP刺激MHCC97H细胞,细胞三维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EMT标志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迁移分析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数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GRP刺激的人高转移肝癌细胞MHCC97H向间叶细胞的形态转变,使上皮细胞表型标记物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间叶细胞表型标记物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细胞迁移数量明显增多。其作用能被GRP受体阻滞剂PD176252所减弱。结论:GRP能够诱导人高转移肝癌细胞MHCC97H发生EMT,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该作用是通过GRP结合GRPR实现的。
陈亮石印青樊海宁邓勇王海久石芳柯贤柱
关键词:肝肿瘤胃泌素释放肽细胞迁移上皮间质转化
多房棘球蚴重组蛋白CTB-Emy162的原核表达及分离纯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构建融合基因CTB-Emy162原核表达系统,纯化得到多房棘球蚴重组蛋白CTB-Emy162。方法根据多房棘球蚴抗原Emy162在Gen Bank中的序列,用生物信息学软件Optimum^(^(TM)) Codon优化密码子适应指数(CAI)、最优密码子频率(FOP)及GC含量从而获得适合大肠杆菌BL-21表达的Emy162基因序列。PCR扩增Emy162基因,定向在p ET-28a-CTB的CTB基因5'端插入Emy162基因。构建CTB和Emy162双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CTB-Emy162,将该质粒转化于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利用Ni-NTA柱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结果 Optimum^(TM)Codon获得优化后的Emy162序列,经生物公司测序及酶切鉴定结果证明重组质粒p ET28a-CTB-Emy162构建成功,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CTB-Emy162在原核表达系统p ET-28a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可溶部位少量表达。继而经Ni-NTA柱亲和纯化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获得CTB-Emy162纯蛋白。结论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及p ET-28a构成的原核表达系统能够成功表达重组蛋白CTB-Emy162,Ni-NTA纯化柱能够纯化目的蛋白CTB-Emy162。
周虎汤锋庞明泉万陈飞樊海宁阳丹才让邓勇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原核表达系统
不同海拔脓毒症大鼠细胞因子表达和肺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海拔因素对脓毒症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和肺损伤的影响,探讨细胞因子网络与脓毒症及某些高原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果洛州玛多组(4268m)、西宁组(2276m)和郑州组(112m)各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24)和模型组(n=24)。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于造模后2、6、12、24h处死大鼠,假手术组在相同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留取各时间点完整左肺组织做病理切片,右肺组织测定湿干(W/D)比重;记录模型组各时间点脓毒症大鼠死亡例数,统计其死亡率。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IL-6、IL-10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各组间相比较,随着海拔升高,炎症细胞因子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损伤情况呈递进性加重;模型组于造模6h以后肺湿干比重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脓毒症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模型组各时间点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海拔越高,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越高,肺组织损伤越严重,脓毒症症状较低海拔者越重,脓毒症大鼠死亡率越高。
李衍飞邓勇樊海宁任利颜景旺谢潭
关键词:海拔脓毒症细胞因子肺损伤
硫化氢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影响的分子机制
樊海宁王海久邓勇阳丹才让马洁任利侯立朝周瀛李衍飞王聪任宾
该项目拟在国内外研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理论基础上,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H<,2>S与ERS及其诱发凋亡的调控作用机制,深入了解H<,2>S-ERS-凋亡途径在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调节的...
关键词:
关键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纤维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