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聪

作品数:23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鼠肝
  • 9篇大鼠肝
  • 8篇星状细胞
  • 8篇肝星状细胞
  • 8篇大鼠肝星状细...
  • 7篇硫化氢
  • 4篇氧应激
  • 3篇纤维化
  • 3篇硫氢化钠
  • 3篇基因
  • 3篇肝纤维化
  • 2篇胆道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结石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机构

  • 21篇青海大学
  • 2篇青海卫生职业...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1篇王聪
  • 20篇樊海宁
  • 14篇任利
  • 14篇邓勇
  • 13篇王海久
  • 9篇侯立朝
  • 7篇周瀛
  • 5篇李衍飞
  • 3篇马洁
  • 3篇任宾
  • 2篇张萍
  • 2篇秦伟
  • 2篇董晋
  • 2篇李伟
  • 2篇刘懿芷
  • 2篇谭大勇
  • 1篇史雪霞
  • 1篇李生莲
  • 1篇郭新建
  • 1篇张鹏

传媒

  • 4篇青海医学院学...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的临床应用研究
邓勇樊海宁周瀛王海久李生莲阳丹才让李桂香李衍飞马洁任利侯立朝任宾王聪
该课题利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技术,对59例胆囊结石(息肉)患者进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条件下,1-8年术后胆囊结石(息肉)复发率为3.6%,无胆道损伤病例,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
关键词:
关键词:胆囊结石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
姜黄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表达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J)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探讨以PTPRJ为靶点,姜黄素对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western-blot、RT-PCR法分别测定PTPRJ、其mRNA在肝组织及肝星状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blot、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肝组织和肝星状细胞中PTPRJ表达呈阳性,并随着肝纤维化进展,其表达逐渐降低;姜黄素作用后,肝组织和肝星状细胞PTPRJ表达明显增多。结论:姜黄素可显著增强肝星状细胞PTPRJ的表达,从而改善或逆转肝纤维化进展。
樊海宁王聪任利阳丹才让周瀛侯立朝邓勇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姜黄素
氧化应激下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情况及硫化氢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下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 cell,HSC)的增殖情况以及细胞中硫化氢(Hydrogen sulphide,H2S)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H2S在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铁超载体外培养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外源性H2S供体NaHS和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GLBN),用MTT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用敏感硫电极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H2S含量的变化。结果给予FeNTA后HSC增殖,其OD值随着NaHS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下调;给予GLBN后细胞增殖情况与前者相反;细胞增殖下调时细胞上清液和裂解液中的H2S含量升高,细胞增殖上调时H2S含量降低。结论H2S在氧化应激下能抑制HSC增殖,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刘懿芷邓勇秦伟董晋王聪谭大勇樊海宁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硫化氢氧化应激
硫化氢对氧应激下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收缩和黏附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含量的变化对氧应激下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收缩和黏附作用影响。方法将HSC分为空白组(B组,HSC-T6);对照组(C组,HSC-T6+500μmol/L FeN-TA);NaHS组(N组,N1:HSC-T6+500μmol/L FeNTA+100μmol/L NaHS;N2:HSC-T6+500μmol/L FeNTA+200μmol/L NaHS;N3:HSC-T6+500μmol/L FeNTA+300μmol/LNaHS;N4:HSC-T6 500μmol/L FeNTA+400μmol/LNaHS);GLBN组(G组,G1:HSC-T6+500μmol/L FeNTA+200μmol/LGLBN;G2:HSC-T6+500μmol/L FeNTA+400μmol/LGLBN)。应用500μmol/L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制备氧应激模型。采用聚硅酮膜法直观检测氧应激模型大鼠肝星状细胞收缩情况、甲苯胺兰染色法测定细胞黏附率、Boyden Chamber小室法测定HSC跨膜迁移数量。给予不同浓度的外源性H2S供体NaHS和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GLBN),在不同刺激条件下,观察上述指标。结果 HSC被NaHS处理后可见聚硅酮膜由于细胞收缩而引起明显皱纹,能够明显促进HSC收缩,而且随H2S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HSC收缩程度增强,这些作用能够被格列本脲阻止。加入200、400μmol/L H2S的HSC黏附抑制率分别为62.4%、81.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100、200、300、400μmol/L 4种不同浓度NaHS的HSC细胞迁移数量为6.43×103、8.85×103、11.34×103、14.86×103,与对照组(2.52×103)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H2S在氧化应激下能促进HSC的收缩。H2S通过抑制细胞黏附、增加HSC跨膜迁移数量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王海久任利邓勇王聪李衍飞阳丹才让侯立朝樊海宁
关键词:硫化氢氧应激肝星状细胞
探讨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探讨双镜联合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对患者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优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质量和手术效果。
王聪阳丹才让王海久樊海宁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
谷氨酰胺对急性腹膜炎大鼠IL-1、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性腹膜炎大鼠IL-1、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LP组(n=30)、GLN组(n=30)和对照组(n=30),CLP组和GLN组均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CLP)制作急性腹膜炎模型;GLN组术后于腹腔注射谷氨酰胺(500mg/kg.d),CLP组术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仅行剖腹术。各组均于术后24 h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浆中IL-1、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CLP、GLN组IL-1、IL-6和TNF-α显著升高(P<0.01);与CLP组比较,GLN组IL-1、IL-6和TNF-α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腹膜炎可导致大鼠血浆中IL-1、IL-6和TNF-α浓度增高,应用谷氨酰胺可下调IL-1、IL-6和TNF-α的表达并减轻腹膜炎症。
阳丹才让王聪樊海宁邓勇
关键词:急性腹膜炎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谷氨酰胺
硫化氢在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应激中对ɑ-SMA与细胞周期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硫化氢在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应激中对α-SMA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分为8组:空白组(B组,HSC-T6);对照组(C组,B组+500μmol/L Fe-NTA);NaHS组(N1:C组+20μmol/L NaHS;N2:C组+100μmol/L NaHS;N3:C组+200μmol/L NaHS);格列苯脲组(G1:C组+20umol/LGLBN;G2:C组+200umol/LGLBN;G3:C组+700umol/LGLBN)。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定性测定α-SMA,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24h的细胞DNA含量S期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明显差异(41%vs58.6%,P<0.05),给与NaHS后,细胞DNA含量S期N1、N2和N3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62.0%,66.8%,72.8%vs58.6%均P<0.05),给与GLBN处理后,细胞DNA含量S期G1、G2和G3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38.6%,34.8%,32.5%vs58.6%均P<0.05),各项指标结果与给与NaHS处理后结果相对应,各组与相对应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24h的免疫组化照片显示对照组和空白组有明显差异,给与GLBN后,G2组与G3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给与NaHS后,N1,N2,N3组均与对照组,G1,G2,G3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氧应激下硫化氢对HSC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阳丹才让邓勇任利王聪樊海宁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硫化氢硫氢化钠
组合抗原金标渗滤快速诊断法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与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比研究包虫病组合抗原金标渗滤(DIGFA)快速法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87例包虫病例,经DIGFA诊断的为实验组;经影像学诊断的为对照组;DIGFA并与同批病例中45例间接血凝试验(IHA)和42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例作对比研究。结果囊型包虫病中影像学确诊率为94.02%,DIGFA确诊率为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泡型包虫病中DIGFA确诊率为95.00%,影像学确诊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GFA总确诊率82.75%与IHA确诊率2.22%和ELISA确诊率16.67%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GFA对泡型包虫病诊断更加有临床意义,影像学对囊型包虫病确诊率高,在血清学检查中DIGFA确诊率明显高于IHA和ELISA。DIGFA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且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
张萍邓勇王海久阳丹才让任利王聪李伟樊海宁
关键词:包虫病棘球蚴病确诊率
经正中裂联合左右侧入路完整切除肝尾状叶治疗小儿肝泡型包虫病1例报告
2022年
包虫病是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等宿主体内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四川、青海等各地牧区。致病的包虫病主要是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类包虫均主要侵犯肝脏。其中泡型肝包虫危害性更大,主要体现在致病性更强、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1]。
李汗侯立朝王海久王聪樊海宁
联用罗红霉素和拉氧头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联用罗红霉素和拉氧头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为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比组患者应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用罗红霉素和拉氧头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热症状消失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患者,其高热症状消失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联用罗红霉素和拉氧头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史雪霞王聪安文静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肺部感染头孢呋辛罗红霉素拉氧头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