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立朝

作品数:188 被引量:912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麻醉
  • 23篇手术
  • 22篇细胞
  • 20篇包虫
  • 19篇包虫病
  • 19篇虫病
  • 18篇缺血
  • 17篇切除
  • 17篇棘球蚴
  • 15篇棘球蚴病
  • 14篇脓毒
  • 13篇术后
  • 13篇泡型
  • 12篇胰腺
  • 11篇泡型包虫病
  • 10篇休克
  • 10篇炎症
  • 10篇肿瘤
  • 9篇再灌注
  • 8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106篇第四军医大学...
  • 63篇青海大学
  • 22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延安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安市第四医...
  • 2篇陕西省疾病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武警四川总队...
  • 2篇陕西省肿瘤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81篇侯立朝
  • 66篇熊利泽
  • 48篇樊海宁
  • 44篇王海久
  • 36篇任利
  • 34篇陈绍洋
  • 24篇周瀛
  • 23篇胡文能
  • 18篇王志鑫
  • 15篇邓勇
  • 14篇王雅丽
  • 14篇陈敏
  • 14篇张灵强
  • 13篇朱正华
  • 13篇朱萧玲
  • 13篇王强
  • 11篇陈苏民
  • 11篇计根林
  • 11篇杜可军
  • 10篇李树志

传媒

  • 2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心脏杂志
  • 10篇临床麻醉学杂...
  • 9篇临床肝胆病杂...
  • 7篇中华麻醉学杂...
  • 7篇临床医学进展
  • 6篇中国普外基础...
  • 6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麻醉与监护论...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青海医学院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国外医学(麻...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12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19篇2007
  • 19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度失血性休克后凝血机制的异常改变及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后凝血机制的变化及其处理。方法: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7例,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其全身及手术伤口局部出血情况,定时抽取血样做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测定,对符合凝血功能障碍诊断标准者均给予输...
侯立朝熊利泽陈绍洋胡文能朱萧玲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凝血机制凝血因子
文献传递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麻素(CB)受体激动剂WIN55,212-2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组),行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前24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0.3ml;WIN55,212-2预处理组(WIN1~3),分别于MCAO前24h腹腔注射WIN55,212-20.3,1和3mg/kg;DMSO组,于MCAO前24h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WIN55,212.2的溶剂)0.3ml。观察MCA0120min再灌注24,48和72h后神经功能评分(NFS)和再灌注72h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WIN55,212-2预处理组大鼠NFS明显高于DMSO组和Con组(P〈0.05),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小于DMSO组和Con组(P〈0.05)。WIN2组和WIN3组的脑梗死容积百分比明显小于WIN1组,NFS明显高于WIN1组(P〈0.05),WIN2组和WIN3组的NFS和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8),但3mg/kgWIN55,212-2可引起大鼠明显嗜睡和倦怠。结论CB受体激动剂WIN55,212—2预处理能诱导脑缺血耐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陈烨陈绍洋王强孙静朱正华侯立朝熊利泽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局灶性脑缺血
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检测雌二醇、二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MM231)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线索。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得到雌二醇作为雌激素类药物,一定浓度能够促使乳腺癌MM231细胞G2/M期阻滞,引发凋亡;而二羟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一定浓度也能使MM231细胞G2/M期阻滞,并能抑制MM231细胞生长,促使其凋亡。说明二羟异黄酮和雌二醇作为竞争性抑制剂,都可以抑制乳腺癌MM231细胞的生长,为临床治疗乳腺癌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侯倩李玮玮朱萧玲侯立朝刘寒强牟英王枫
关键词:雌二醇MTT细胞周期
肝多房棘球蚴病周围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多房棘球蚴病呈慢性浸润方式增殖,早期无明显症状体征,待就诊时部分患者已出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以及病灶侵及肝内重要血管及胆管。通过对多房棘球蚴病周围血管侵犯进行研究,寻求最佳的个体化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目前肝多房棘球蚴病血管侵犯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影像学、临床分型及治疗方面的概况作一综述。
李汗侯立朝
关键词:血管侵犯治疗学
利喜定(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2001年
韩光煜侯立朝
关键词: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利喜定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
异氟醚预处理脑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研究异氟醚预处理脑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 .方法  4 0只雄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Iso1,Iso2和 Iso3组 (n=10 ) .对照组大鼠每日吸 4 L· min- 1 (970m L· L- 1 O2 ) O2 1h,连续 5 d.Iso1,Iso2和 Iso3组大鼠分别接受浓度为 7.5 ,15 .0和 2 2 .5 m L·L- 1 的异氟醚预处理 (异氟醚和 4 L· min- 1 O2 ) ,每日 1h,连续 5 d.最后 1次处理结束 2 4 h后 ,用右侧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闭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 .异氟醚预处理效果根据再灌注 2 4 h时的神经损害评分及脑梗死容积判定 .结果  Iso2和 Iso3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脑梗死容积均与对照组及 Iso1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 .Iso3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脑梗死容积与 Iso2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 .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需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诱导脑缺血耐受 。
吴明春熊利泽朱正华侯立朝郑玉桑韩飞
关键词:异氟醚预处理脑保护作用剂量-效应关系脑缺血
高龄腹腔-皮下细粒棘球蚴病诊疗1例报告
2022年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于2021年1月收治1例82岁男性"左腹壁下巨囊肿"患者,患者自述左上腹疼痛20余天,有40余年肝棘球蚴病史、牛羊等动物密切接触史和长期流行区生活史。入院后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大小约为10 cm×5 cm的实性包块,质韧,边界清,压痛阳性。实验室检查,棘球绦虫IgG抗体阳性。结合腹腔三期动态增强CT、腹部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腹腔-皮下细粒棘球蚴病",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行腹腔细粒棘球蚴包囊内囊摘除术,术中探查发现病灶沿左侧第9~10前肋间突破腹壁向外生长至皮下,与腹腔棘球蚴包囊相通。术后第7天,患者好转出院。患者口服阿苯达唑15 mg/(kg·d),早晚餐后分服,继续治疗6月。术后1月复诊,患者未诉特殊不适,行腹部、盆腔CT平扫后提示术后改变,余未见明显异常。
严积灿于文昊侯立朝张灵强许晓磊王海久卢倩樊海宁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腹腔转移
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7
2000年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能否诱导脑缺血耐受产生。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 (35 0~40 0g) ,随机分为三组 :对照组 (n =10 ) ,动物不接受任何处理 ;Iso/ 5d/ 1h组 (n =10 ) ,动物每天接受 1h的异氟醚预处理 (2 %异氟醚 ,98%氧 ) ,连续 5d ;O2 / 5d/ 1h组 (n =10 ) ,动物每天接受 1h的吸氧处理(98%氧 ,无异氟醚 ) ,连续 5d。所有动物均采用右侧颈动脉丝线栓塞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12 0min ,观察再灌注后 1,3,6 ,12 ,16 ,2 4h动物神经行为学改变及 2 4h时脑梗死容积。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神经行为学评分Iso/ 5d/ 1h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O2 / 5d/ 1h组 (P <0 0 1) ;2 4h时脑梗死容积对照组为 (147 1± 35 7)mm3 ,O2 / 5d/ 1h组为 (15 5 4± 32 8)mm3 ,Iso/ 5d/ 1h组为 (17 4± 2 0 7)mm3 ,前两组梗死容积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Iso/ 5d/ 1h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可通过诱导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耐受而产生保护作用。
熊利泽朱正华董海龙胡文能侯立朝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暂时性脑缺血异氟醚麻醉
七氟醚对插管应激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插管应激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ASA I~ II级外科择期手术患者 2 3例 ,随机分为 A ,B两组。面罩吸入 1.0 vol% (A组 )或 3.0 vol% (B组 )七氟醚和 N2 O∶ O2 (2∶ 1)混和气进行麻醉诱导 ;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通气。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记录心电图并进行心率变异功率频谱分析 (HRV - PSA) ;抽取静脉血测定 Pc AMP及 Pc GMP。结果 :插管后 ,所有患者的血压、心率、HRV- PSA有关参数值及 Pc AMP和 Pc GMP均有所增加 (P<0 .0 5 ) ,以 A组 (1.0 vol%七氟醚 )患者的反应较显著 (P<0 .0 5 )。结论 :七氟醚用于麻醉诱导可有效地降低低插管所致的循环反应和自主神经反应 ,从而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依据。
侯立朝张宏熊利泽
关键词:七氟醚插管反应心率变异性
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的价值及术式选择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肝包虫囊肿切除的价值及外囊手术实施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0例肝包虫病患者的手术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保留带囊术组(41例)和带囊切除术组(259例)。结果外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原位复发率和残腔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保留外囊术组(P <0.01)。以肝切除技术为基础的外囊切除术组患者的出血量高于外膜内外囊切除术组(P <0.05)。结论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可有效降低原位复发率和残腔并发症发生率,但手术的风险性与难度也随之增加。外囊切除手术选择外膜内外囊切除术安全、有效。
任宾邓勇樊海宁王海久任利侯立朝阳丹才让
关键词:肝包虫囊肿术式选择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