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玉洲

作品数:122 被引量:456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5篇切除
  • 41篇手术
  • 34篇肿瘤
  • 29篇切除术
  • 29篇肠癌
  • 28篇术后
  • 21篇结肠
  • 20篇直肠
  • 20篇外科
  • 18篇直肠癌
  • 17篇胃癌
  • 17篇肠肿瘤
  • 15篇淋巴
  • 14篇外科手术
  • 14篇淋巴结
  • 13篇疗效
  • 11篇直肠肿瘤
  • 11篇十二指肠
  • 8篇胰十二指肠
  • 8篇胰十二指肠切...

机构

  • 89篇河南省肿瘤医...
  • 28篇郑州大学
  • 7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20篇赵玉洲
  • 109篇韩广森
  • 68篇任莹坤
  • 46篇顾焱晖
  • 44篇鲁朝敏
  • 31篇马鹏飞
  • 29篇李智
  • 29篇王刚成
  • 27篇李剑
  • 26篇徐勇超
  • 20篇张健
  • 15篇万相斌
  • 14篇刘晨宇
  • 11篇曹养辉
  • 10篇张俊立
  • 6篇顾焱辉
  • 5篇孙亚冬
  • 5篇薛飞
  • 5篇刘超
  • 5篇庞志刚

传媒

  • 18篇医药论坛杂志
  • 9篇中华胃肠外科...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肿瘤研究与临...
  • 4篇中国医药指南
  • 4篇中国当代医药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结直肠肛门外...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4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21篇2012
  • 31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5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拓扑异构酶Ⅱα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TopoⅡ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肝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中TopoⅡα的表达情况。结果63例肝细胞肝癌病例均呈现出了TopoⅡα的阳性表达。TopoⅡα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HBsAg、肝硬化、肿瘤直径、包膜或者分级均无关(P>0.05),但其与血清AFP水平相关(P<0.05)、与血管侵犯有关(P<0.05)。结论TopoⅡα对研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有一定的特异性。
赵玉洲王广田庞志刚刘超朱星屹孙建军薛飞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CT分型与手术入路选择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依据术前增强CT对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进行临床分型并指导手术入路选择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连续517例食管胃交界部癌按照术前增强CT表现进行三层四分法分型并统计各型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5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Ⅰ型152例(131例完全经腹手术,21例经腹切开膈肌进胸手术),Ⅱ型239例(177例完全经腹手术,62例经腹切开膈肌进胸手术),Ⅲ/Ⅳ型选择胸腹联合手术126例。手术时间为(102±17)min,术中出血量为(136±18)ml,术后发生显性吻合口瘘16例,胰漏5例,肠梗阻7例,吻合口狭窄3例,胸腹腔感12例,所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食管切缘距肿瘤平均(5.1±0.6)cm,2例食管切缘残端癌残留,平均出院时间(8.9±1.6)d。结论应用术前增强CT进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分型并选择手术入路,可以兼顾手术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食管下端的安全切缘,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手术,有望成为食管胃交界部癌手术的一种新的分型方式。
赵玉洲韩广森马鹏飞李剑刘晨宇霍明科
关键词:食管胃接合处腺癌外科手术
小口径吻合器胆肠吻合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口径吻合器胆肠吻合在合并胆总管扩张壶腹部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5月~2009年10月共30例伴胆总管扩张壶腹部肿瘤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6例行小口径吻合器胆肠吻合,其余14例采用常规方法吻合,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变化,手术时间,两组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胆道感染情况,手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常规术式组相比,观察组的胆肠吻合手术时间短,P=0.036,术后进食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P=0.047,术后3个月胆管直径、胆漏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相当,两组间手术前后血钠、血钾、肝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胆管扩张的患者以小口径吻合器胆肠吻合同时不放置T管是安全可行的。
李智任莹坤赵玉洲韩广森
关键词:胆肠吻合胆管吻合器胰瘘胆瘘
52例非梗阻性结肠脾曲癌脾曲解剖学特点及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52例非梗阻性结肠脾曲癌患者的脾曲解剖特点、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52例非梗阻性结肠脾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术中所见,52例患者结肠脾曲为系膜型者37例,游离型者5例,粘连型者10例。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18例患者行原位结肠吻合,其中系膜型者12例(32.4%),游离型者4例(4/5),粘连型者2例(20.0%),粘连型比例低于系膜型,但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62):另32例患者行回肠后结肠吻合。3种脾曲解剖类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5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系膜型者、游离型和粘连型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59.2%和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解剖学类型并不影响脾曲癌根治术中结肠吻合的方式,但经回肠后方吻合可有效保障结肠脾曲癌的切除范围.有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
赵玉洲韩广森李智任莹坤鲁朝敏顾焱晖
关键词:结肠肿瘤解剖学特征外科手术
快速康复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120例同期住院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观察组)和传统方法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FTS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73.02±10.94min vs100.12±8.00min,P=0.001)、术中出血量(160.17±10.28ml vs441.75±25.55ml,P=0.000)等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9.05±7.33h vs63.53±22.10h,P=0.000)、首次排便时间(44.33±6.59h vs143.43±9.08h,P=0.000)、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8.33%vs31.67%,P=0.001)、住院时间(9.97±1.12d vs12.65±2.08d,P=0.000)等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FTS理念可明显加速胃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在胃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赵玉洲韩广森李智鲁朝敏万相斌任莹坤
关键词:胃癌快速康复外科
三维重建技术在儿童腹部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技术在儿童腹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与模拟软件,对儿童腹部肿瘤CT图像进行分割、三维重建,根据重建结果对肿瘤与周围脏器及血管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手术难易程度及可切除性进行评估。手术中进行拍照、录像,与重建结果进行对比。术后再用病理结果对肿瘤组织来源进行验证。结果例1:三维重建的模型显示肿瘤占居腹部和盆腔大部,形状不规则,其内有一不规则高密度骨质样物,腹主动脉、髂血管位于肿瘤后侧,与肿瘤有一定的距离。术前预测为畸胎瘤。经手术验证,重建结果符合患者个体化实际情况。肿瘤内为大量褐色液体,内含少量毛发及骨骼样组织。术后病理证实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例2:重建的模型显示腹主动脉、腹腔干及其分支、肝动脉、门静脉主干及分支、脾静脉等结构均清楚显示,胃网膜血管迂曲增粗,肿瘤来源于胰腺,胰体尾受压萎缩,仅保留少量胰头组织。术中结果证实肿瘤来源于胰腺,胰体尾受压。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可对儿童腹部肿瘤进行准确定位,并于术前进行肿瘤性质及来源预测,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合理设计,降低手术风险。
鲁朝敏韩广森范应方赵玉洲张健徐勇超李剑
关键词:三维重建腹部肿瘤
肾癌合并Ⅱ、Ⅲ型下腔静脉瘤栓11例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导管阻断在合并Ⅱ、Ⅲ型下腔静脉瘤栓的肾癌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自2006年7月至2011年3月治疗的11例合并Ⅱ、Ⅲ型下腔静脉瘤栓的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1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4岁(36~66岁),所有患者均经术前CT、MRI或彩超明确肿瘤及瘤栓情况。所有患者术前在DSA下经颈内静脉预置球囊导管在瘤栓附近,术中充盈球囊阻断下腔静脉后再切除肾脏及瘤栓。手术时间为(67.3±12.3)min,手术出血量为(762.3±125.5)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6±1.8)d,无手术或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为81%,3年生存率为54%。结论经皮球囊导管阻断法在肾癌合并Ⅱ、Ⅲ型下腔静脉瘤栓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预防瘤栓脱落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赵玉洲韩广森袁启东鲁朝敏谢建国顾焱晖袁龙
关键词:肾肿瘤瘤栓下腔静脉
化学合成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在全筋膜层连续缝合腹壁切口的应用:随机对照被引量:6
2012年
背景:腹部切口的愈合除患者自身情况、腹部切口缝合方式外,还与缝线选择有着密切相关。目的:观察化学合成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缝合腹部切口的愈合效果。方法:将2009-09/2011-05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16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腹部正中切口分别采用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全筋膜层连续缝合和传统丝线分层间断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为(13.45±1.46)min,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切口裂开和排异反应,经换药很快痊愈。对照组切口缝合时间为(22.96±1.95)min,术后切口感染14例,切口裂开9例,排异反应11例,经换药后部分切口延期愈合。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切口脂肪液化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化学合成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缝合腹壁切口操作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并且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李丹牛跃平王沈萍韩广森任潇毅赵玉洲
关键词:缝合线切口愈合
纳米碳染色结合沿动脉血管走行分检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纳米碳染色结合沿动脉血管走行分检右半结肠癌淋巴结的技术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5I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被随机分为纳米碳染色联合沿动脉血管分检组(观察组)24例和传统方法组(对照组)27例,比较两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平均检出淋巴结数、淋巴结〈12枚人数、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阳性率、患者转移率、平均直径〈5mm淋巴结数、平均直径〈5mm阳性淋巴结数、第一、二、三站淋巴结数和淋巴结分检时间。结果观察组检出淋巴结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总数均高于对照组(437比349、70比54)。两组淋巴结分检时间、检出的直径〈5min阳性淋巴结数目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1±3.2)min比(17.8±3.8)min,t=4.75,P=0.000;1.0±1.0比0.2±0.6,t=3.51,P=0.000]。两组检出淋巴结〈12枚人数、淋巴结阳性率和患者转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纳米碳染色联合沿动脉血管走行分检右半结肠癌淋巴结具有操作简便。获取淋巴结数目多,更有利于准确病理分期等优点。
赵玉洲韩广森陈小兵刘莺李剑顾焱晖马鹏飞刘晨宇霍明科
关键词:结肠肿瘤淋巴结纳米碳
逆行腹膜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方式,分析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彻底清除脾门淋巴结。方法对80例采用逆行腹膜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新术式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基本资料和病理结果与同期常规手术组113例患者资料相比较。结果新术式组脾门淋巴结清扫总数519枚,阳性淋巴结数65枚,第10组淋巴结阳性率为12.5%。1例患者因术后脾门小血管渗血,行二次手术切除脾脏;常规手术组清除总淋巴结数565枚,阳性淋巴结数58枚,第10组淋巴结阳性率为10.3%。两组清扫淋巴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逆行腹膜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可以安全、彻底地清除脾门淋巴结。
徐勇超任莹坤韩广森孙亚冬赵玉洲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切除术脾门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