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慧君

作品数:83 被引量:34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理学
  • 13篇化学工程
  • 6篇生物学
  • 5篇电子电信
  • 5篇电气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酞菁
  • 18篇分子
  • 16篇电子转移
  • 13篇卟啉
  • 12篇分子内
  • 11篇光谱
  • 10篇染料
  • 8篇荧光
  • 8篇化合物
  • 8篇光电
  • 8篇LB膜
  • 7篇氧化钛
  • 7篇光致
  • 7篇二氧化钛
  • 6篇电极
  • 6篇电子转移反应
  • 6篇金属
  • 5篇光诱导
  • 5篇光诱导电子转...
  • 5篇超分子

机构

  • 82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济南联合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83篇许慧君
  • 30篇周庆复
  • 20篇沈淑引
  • 16篇田宏健
  • 9篇张先付
  • 8篇李顺来
  • 7篇刘恺
  • 6篇毛海舫
  • 5篇李希友
  • 4篇董晓阳
  • 4篇沈耀春
  • 4篇肖绪瑞
  • 4篇陆祖宏
  • 3篇陈德文
  • 3篇李宗和
  • 3篇袁锋
  • 3篇王双青
  • 3篇李洪武
  • 3篇沈涛
  • 3篇丁西明

传媒

  • 34篇感光科学与光...
  • 8篇物理化学学报
  • 5篇中国科学(B...
  • 4篇科学通报
  • 4篇Chines...
  • 4篇化学学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有机化学
  • 3篇发光学报
  • 2篇中国激光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癌症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量子电子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五届全国光...
  • 1篇全国第九届大...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8篇1998
  • 12篇1997
  • 8篇1996
  • 13篇1995
  • 9篇1994
  • 7篇1993
  • 8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5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对称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氨基酸甲酯的作用被引量:9
1998年
本文合成了含有单取代酰胺基的不对称卟啉及其锌(Ⅱ)络合物Zn(m,2-CNTPP)及Zn(m,3-CNTPP).对三氯甲烷溶液中它们与谷氨酸二甲酯、亮氨酸甲酯以及苯丙氨酸甲酯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讨论了卟啉化合物对氨基酸甲酯分子的结合能力、结合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多种存在形式.结果表明,锌卟啉与氨基酸甲酯以1:1的化学计量结合,中心金属锌(Ⅱ)离子和氨基酸甲酯中的氨基配位,卟啉环上的取代基与氨基酸甲酯中的残基可形成氢键、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在卟啉和氨基酸甲酯的作用中,氨基与金属离子直接配位,α-碳上的质子靠近卟啉环平面,而酯基中的甲氧基处于远离卟啉环平面的位置.
王景桃丁西明许慧君
关键词:卟啉氨基酸甲酯配合物
不对称五氮齿类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激发态性能研究及应用
1996年
不对称五氮齿类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激发态性能研究及应用博士研究生孙文芳导师王夺元,许慧君(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具有二维大π共轭体系有机分子的合成及其激发态性能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这是由于它们在...
孙文芳王夺元许慧君
关键词:卟啉金属配合物激发态配合物
光记录有机薄膜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了光记录有机薄膜的微观结构。从微观结构的形貌可以看出光记录后酞菁薄膜上产生了鼓泡。不同能量的激光脉冲产生具有不同细微结构的鼓泡,光盘的性能与鼓泡的尺寸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说明STM是研究光盘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
顾冬红陈启婴唐晓东干福熹沈淑引刘恺许慧君涂磊李民乾
关键词:光记录扫描隧道显微镜
二甲氧基蒽-蒽醌体系分子内激发态复合物形成的结构条件与溶剂效应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报道了电子给体二甲氧基蒽(DMA)和电子受体蒽醌(AQ)以双酚A(BA)和对苯二酚(OP)连接起来的双发色团分子的合成和光谱性质研究,并根据光谱数据和荧光光谱,讨论了激发态复合物形成的结构因素和溶剂效应.
周庆复董晓阳周圣泽沈淑引许慧君
关键词:蒽醌
磺化铝酞菁对小鼠肿瘤和细胞膜的光动力作用被引量:7
1993年
磺化铝酞菁(AlSPC)合并铜激光泵浦染料激光器激光或红光照射,对小鼠S180肿瘤有显著光动力治疗作用,抑瘤率分别为62.7%和66.8%,AlSPC合并照光10 min,红细胞溶血度显著增加,AlSPC和20μg·ml^1合并照光10 min,使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大大加强,红细胞膜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明显减低,使鼠肝线粒体ATP酶和微粒体葡糖-6-磷酸酶活力明显受抑,AlSPC对小鼠皮肤光敏反应持续时间短。
傅乃武全兰萍燕利学宋序彦黄文佳刘涛许慧君
关键词:光动力治疗细胞膜
给体-受体体系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反应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对一类以9,10-二甲氧基蒽为给体,双酚A为连接链连接不同受体的电子给体-受体体系,通过单光子计数法测定荧光寿命,计算了各体系内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常数,通过测定氧化还原电位,计算出各电子给体-受体体系电子转移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并根据电子转移反应理论对光致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与自由能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发现本文各体系的光致电子转移速率常数的实验值与电子转移反应理论曲线吻合得比较好,同时也揭示在该类给体-受体体系中未出现电子转移反转区的原因在于电子转移过程自由能变化(-ΔG)没有足够大。
李顺来董晓阳许慧君
关键词:电子转移光致电子转移双酚A
氮杂冠醚取代蒽醌的超分子体系的设计与合成及分子内能量传递的研究
李晖许慧君
关键词:氮杂冠醚蒽醌超分子体系
均相及胶束中酞菁激发态与氨基酸间电子转移被引量:1
1994年
测定了均相水溶液及CTAC胶束体系中酪氨酸、色氨酸与几种磺化酞菁激发单重态及三重态间的电子转移速率,表明CTAC显著促进了电子转移速率;酞菁单重态与氨基酸作用时是作为电子给体,而酞菁三重态与氨基酸作用时是作为电子受体,亦即形成了不同的反应中间体;定量分析表明,酞菁两种激发态(即单重态和三重态)分别与底物作用的这2种过程是相互竞争的,其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单重态和三重态寿命,还包括两个过程的电子转移速率及底物浓度;对ZnTSPC,单重态与氨基酸间作用在总的电子转移中起主导地位。
张先付许慧君
关键词:胶束氨基酸电子转移激发态
2,9,16,23-四-[4-二甲氨基苯氧基]锌酞菁的合成和分子内光致电荷转移反应的研究
1994年
2,9,16,23-四-[4-二甲氨基苯氧基]锌酞菁的合成和分子内光致电荷转移反应的研究沈淑引,刘恺,周庆复,许慧君(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酞菁,电荷转移,荧光量子产率光敏电荷转移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人们设计了各种...
沈淑引刘恺周庆复许慧君
关键词:电荷转移锌酞菁
以聚醚链相连的萘甲酸酯-氨基吖啶体系的合成及分子内能量传递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分别用聚三乙二醇及聚四乙二醇柔性链将α萘甲酸与9氨基吖啶连接起来,合成了新型二元发色团分子体系,发现在两个体系中,选择性激发α萘甲酸酯,都可以发生从α萘甲酸酯到9氨基吖啶的高效率的单重态单重态能量转移,并讨论了溶剂极性对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
李顺来田宏健周庆复许慧君
关键词:聚醚吖啶感光材料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