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亭

作品数:50 被引量:317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12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生态
  • 6篇土地利用
  • 5篇地价
  • 5篇地理加权回归
  • 4篇城市
  • 3篇土地利用总体
  • 3篇土地利用总体...
  • 3篇网络
  • 3篇廊道
  • 3篇耕地
  • 3篇规划实施评价
  • 2篇地籍
  • 2篇地籍信息
  • 2篇地籍信息系统
  • 2篇地块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修正系数
  • 2篇优势度

机构

  • 47篇武汉大学
  • 3篇武汉测绘科技...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国土资源
  • 3篇湖北省地质局...
  • 2篇江苏省城市规...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50篇张金亭
  • 4篇吴秀
  • 4篇胡石元
  • 4篇詹长根
  • 4篇陈晓杰
  • 3篇黄经南
  • 3篇彭晓军
  • 2篇刘越岩
  • 2篇刘耀林
  • 2篇刘艳芳
  • 2篇熊华
  • 2篇李清泉
  • 2篇涂丹
  • 1篇张奇
  • 1篇方斌
  • 1篇刘家彬
  • 1篇张鹏
  • 1篇张永红
  • 1篇胡守庚
  • 1篇汪贝

传媒

  • 8篇国土资源科技...
  • 5篇国土与自然资...
  • 3篇测绘信息与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测绘与空间地...
  • 2篇中国房地产
  • 2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创新科技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国土资源导刊

年份

  • 7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泰森多边形的南京市PM2.5时空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PM2.5时空分异规律,探讨PM2.5浓度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为南京市生态保护和空气污染治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南京市2013年12个月的日均PM2.5浓度数据以及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泰森多边形将南京市划分为9个研究区域,以月、季、年为时间尺度,对各个研究区内的PM2.5浓度的时空特征以及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时间上,南京市PM2.5浓度冬季呈现最高,达到129.93μg/m^3,夏季最低,达到44.65μg/m^3。空间上,迈皋桥和瑞金路监测区片年均浓度最高,达到78.90和78.56μg/m^3,仙林大学城和中华门监测区片年均PM2.5浓度最低,为72.09和72.64μg/m^3。在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中,与水域用地的相关性较强,春夏秋呈现正相关,冬季呈现负相关;年均PM2.5浓度与5种土地利用类型成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结论]南京市PM2.5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规律,土地利用类型对PM2.5浓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陈晓杰张金亭张长城彭晓军
关键词:PM土地利用
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的容积率系数修正新方法被引量:2
2017年
容积率修正系数编制是土地评估领域探讨的热点之一。提出了先构建容积率、因素总分值与地价关系的地价模型,进而编制分级别的住宅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的新方法,并以北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度明显优于最小二乘法,便于据此编制更精准的分级别容积率修正系数表;该方法引入因素总分值规避了传统区域修正方法的主观任意性问题,便于计算机进行批量快速处理,保证了编制的容积率修正系数的可靠性,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张金亭谭华清金缘园
关键词:基准地价住宅用地容积率修正系数地理加权回归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基础数据整理问题探讨被引量:11
2005年
规划实施评价是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必须开展的前期研究之一。通过对规划实施评价基础数据整理中:新旧地类转换及其对规划指标和实施现状的影响;若干实施数据(新增建设、耕地增减)采用;若干难量化因素(如土地利用分区与用途管制实施情况)的处理方法等三个具体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意见,并归纳总结了评价基础数据整理的原则。
刘越岩张金亭熊华吴秀
关键词:规划实施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基于COM组件的地籍信息系统开发
计算机软件行业向面向对象和控件技术的发展为地籍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机遇.本文首先介绍了COM组件以及组件式程序开发的一般模式;继而具体讲解了GIS控件、数据存取控件和多媒控件等组件在开发地籍信息系统时的运作机制和使用方法...
张金亭刘家彬詹长根
关键词:地籍信息系统面向对象地籍管理
文献传递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方法被引量:40
2005年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对于落实动态规划、强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特点和模糊方法要求,以探讨和实践一套系统科学的规划实施评价方法为目的,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对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和隶属函数具体化,并结合具体实例加以验证。研究认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规划实施评价方法行之有效。
张金亭吴秀刘越岩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实施评价
楼面地价容积率修正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容积率设定是影响城镇地价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从多个理论视角分析了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规律,并显化表达了地面地价和楼面地价曲线形态;而后总结归纳以回归分析为主线的楼面地价容积率修正方法步骤;最后以北海市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彭晓军张金亭
关键词:容积率修正系数楼面地价地价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住宅地价测算方法及实证
2015年
建立样点地价与定级作用分值(因素影响分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是表达地价空间分异规律、批量测算地价的关键。通过GWR与地价传统评估方法(OLR)进行比较,以北海市住宅用地为例,进行建模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GWR模型模拟的北海市住宅用地地价空间分异与北海自身资源禀赋及城市发展方向相一致;(2)GWR模型的拟合度和检验精度及解释能力均优于OLR模型;(3)GWR方法构建的地价拟合表面与现有的北海市住宅用地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成果图件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可以用于基准地价测算或其他批量地价测算应用需求中。
陈霖张金亭
关键词:地价空间分异地理加权回归
顾及城郊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中心城区生态安全网络重构
2024年
针对中心城区日益凸显的农业、生态、城镇三类空间冲突问题,借鉴田园城市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利用城郊高生态价值农田细化城市生态安全网络,构建“三生”空间协调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的方法。利用防城港市遥感影像、国土调查和社会经济数据,在城郊耕地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评价结果修正的当量因子法评估其农田生态价值。进一步利用InVEST、MSPA及MCR模型初步构建市域生态安全网络,再将高生态价值农田作为临时生态节点完成网络重构,并进行对比分析。以重构的新网络指导中心城区的规划分区优化,并对市域和中心城区两级生态网络要素的空间管控规则及联合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防城港市区单位面积农田生态价值为35540元/hm^(2),高生态价值农田较均匀的环城分部。(2)重构后的网络新增34个临时节点和51条绿带,延长48.425 km,增加808.89 hm^(2)生态源。(3)新网络能有效引导中心城区形成圈层发展结构,较原网络在连通性、有效性、稳定性上均有所提升。研究结果为注重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区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彭李智胡石元张金亭周恒石庆翠吴秀
关键词:田园城市理论
基于约束性CA的“三规”空间管制整合引导下的城市增长模拟被引量:8
2017年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无序蔓延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对国家空间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三规"空间管制要求相互矛盾,一方面导致大量的土地浪费,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如何实现"三规"空间管制要求在同一规划空间的整合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广西钦州在2003年最先提出"三规合一"的规划编制理念,因此该文以钦州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三规"目标和内容基础上,选择"土规"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空间管制区、"城规"的空间管制区和分期建设规划、"经规"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城市发展轴线作为"三规"空间管制整合的重点内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管制内容对于引导城市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权重,然后计算"三规"空间管制整合引导下同一规划空间的土地优先发展概率值,将空间影响因素约束和规划控制指标约束加入到约束性CA的转换规则之中,进行"三规"空间管制整合引导下的钦州市主城区未来城市发展空间模拟。结果表明:"三规"空间管制整合引导下的城市模拟能够有效预测未来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能够实现"三规"空间管制要求在同一规划空间的协调,可为规划整合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汪贝张金亭彭晓军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国土地科学发展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研究目的:对"中国知网"刊载的土地科学期刊文章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土地科学发展特征。研究方法:科学计量学、网络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对198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土地科学文献题录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刻画土地科学研究现状,梳理土地科学发展脉络和演进逻辑。研究结论:(1)土地科学影响力逐步攀升,并已形成了稳定的学者群体,新一代学者逐渐开始引领土地科学发展方向。(2)土地科学主要研究机构多为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研究活动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土地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力度持续增加,文章来源期刊多元化。(3)土地科学发展经历了土地制度探索阶段、耕地保护阶段、城镇化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理论和时空锥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演进的内在逻辑。(4)"人地权三位一体"理论和三维空间研究域模型及其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研究域的基础,即土地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解决在特定发展阶段,土地生产关系与土地生产力不匹配所衍生的土地利用问题,而土地政策研究、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则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土地科学理论实践,土地科学是一门典型的"问题导向型"和"实践推动型"的科学。
张祎刘越岩胡守庚胡守庚张金亭
关键词:科学计量学网络分析发展脉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