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学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教育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太阳能电池
  • 2篇聚合物太阳能...
  • 2篇光电
  • 2篇光电性
  • 2篇光电性能
  • 1篇乙烯
  • 1篇异质结
  • 1篇有机小分子
  • 1篇溶剂
  • 1篇溶液法
  • 1篇太阳能
  • 1篇退火
  • 1篇欧姆接触
  • 1篇外量子效率
  • 1篇小分子
  • 1篇量子效率
  • 1篇氯苯
  • 1篇氯仿
  • 1篇聚乙烯

机构

  • 4篇河北大学

作者

  • 4篇孙学峰
  • 4篇杨少鹏
  • 2篇李光
  • 2篇傅广生
  • 1篇李晓苇
  • 1篇江涛
  • 1篇赵晓辉
  • 1篇鲁超群
  • 1篇张烨
  • 1篇刘大超

传媒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阴极缓冲层PVP的插入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聚乙烯吡络烷酮(PVP)作为阴极缓冲层对P3HT/PCBM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PVP分别溶于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乙二醇乙醚、丙酮等不同溶剂中,研究了其旋涂过程及其对活性层薄膜的影响。结果表明:PVP作为P3HT∶PCBM的阴极缓冲层,由于其产生的自集聚效应使活性层与阴极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当在活性层上面旋涂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聚乙烯吡络烷酮(PVP)的溶液时,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VOC为0.57 V,短路电流为Jsc为10.9 mA/cm2,填充因子FF为62%,能量转换效率PCE为3.95%。与未加阴极缓冲层PVP的标准电池器件效率(2.62%)相比,效率提高了50%。
杨少鹏高江旭孙学峰赵晓辉傅广生
关键词:欧姆接触光电性能
活性层优化对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2015年
首先制备了给体(Al Pc Cl)和受体(C70)比例为1∶1的电池器件并采用不同的温度对电池进行退火处理,发现在120℃的温度下退火电池器件的性能最好,器件的转换效率从2.28%提高到2.47%,增加了8.3%。为进一步优化电池器件的性能,制备了在相同的活性层厚度下不同的给受体比例的电池器件,发现在给受体的厚度之比为1∶5时器件性能最好,电池开路电压为0.8 V,短路电流为10.21 m A/cm^2,填充因子为46.04%,转换效率为3.71%。
孙学峰李光崔运超刘大超杨少鹏
关键词:光电性能
混合溶剂对PCDTBT:PC71BM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2013年
有机聚合物材料在混合溶剂内的溶解度高于在单一溶剂内的溶解度,而活性层材料溶解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本文以聚[[9-(1-辛基壬基)-9H-咔唑-2,7-二基]-2,5-噻吩二基-2,1,3-苯并噻二唑-4,7-二基-2,5-噻吩二基](PCDTBT)和[6,6]-苯基-碳71-丁酸甲酯(PC71BM)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材料,选择氯仿(CF)、氯苯(CB)以及二者的混合液作溶剂,研究了不同体积比的溶剂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仿和氯苯以体积比1:1混合时,所得的器件的转换效率最高,太阳能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6.82%.
杨少鹏张烨江涛孙学峰鲁超群李光李晓苇傅广生
关键词:光电转化效率混合溶剂氯仿氯苯外量子效率
不同成膜方式对钙钛矿层成膜质量及器件性能影响
有机卤化钙钛矿(CHNHPbI)作为太阳能电池光吸收体表现出来的优异特性使得它成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最有潜力的候选者之一。仅仅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2009年的3.8%提升到最近报道的19.3...
杨少鹏骆宗力高江旭孙学峰
关键词:钙钛矿溶液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