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广西巴马小型猪SLC30-A8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差异分析 2016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SLC30-A8基因,并确定各组织的表达量。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并克隆SLC30-A8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SLC30-A8基因在1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小肠和脂肪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SLC30-A8基因CDS区全长1 110 bp,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LC30-A8基因在1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胰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心脏、脾脏,在肺脏、小肠以及脂肪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广西巴马小型猪SLC30-A8基因并确定在胰腺组织中表达最高。该研究将为下一步研究SLC30-A8基因在糖尿病的发生过程中对糖代谢的作用奠定基础。 吴延军 申玉建 夏攀洁 綦文晶 郭亚芬 兰干球关键词:广西巴马小型猪 荧光定量PCR 糖尿病 陆川猪GP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2018年 试验旨在构建陆川猪G蛋白偶联受体1(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GP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组织表达谱进行分析。采用RT-PCR技术从10周龄陆川猪皮下脂肪组织中扩增出GPR1基因CDS区后,使用常规分子克隆手段构建含GPR1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GPR1,利用双酶切和测序对重组质粒pEGFPN1-GPR1进行鉴定,并以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3T3-L1细胞24h后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收集所转染3T3-L1细胞并提取其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检测GPR1真核表达载体表达情况;提取6头10周龄陆川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PR1基因mRNA在陆川猪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陆川猪GPR1基因CDS全长1 068bp,成功将其连接至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GPR1质粒和空载pEGFP-N1质粒所转染3T3-L1细胞均能表现出绿色荧光,且空白对照组并未表现出绿色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GPR1基因在重组质粒试验组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载质粒组(P<0.01)。GPR1基因在10周龄陆川猪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心脏、脾脏、肺脏、肾脏、皮下脂肪中均有表达,在背最长肌中几乎不表达。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GPR1,并获得了GPR1基因组织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GPR1基因对陆川猪脂肪沉积的影响提供参考。 谢婉 何剑雄 夏攀洁 吴延军 焦迪 陈宝剑 关志惠 兰干球 郭亚芬 谢炳坤关键词:陆川猪 表达谱 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PPARγ),并确定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该基因在猪支原体肺炎(MPS)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并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及其推导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γ基因在1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肠、小肠、肌肉和脂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1515 bp,编码504个氨基酸。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与Gen Bank已发表的猪PPARγ基因(FJ436399.1)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100.0%;而与牛(NM_181024.2)、人类(NM_005037.5)、猕猴(NM_001032860.1)、鼠(NM_001308354.1)和鸿雁(KJ019822.1)的同源性分别为92.9%、91.8%、91.5%、90.5%和83.5%,表明PPARγ基因高度保守。PPARγ蛋白分子量为57380.91 Da,理论等电点(p I)为6.88,不稳定系数49.26,脂肪指数为88.21,亲水性平均水平为-0.293,为亲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占总数的39.09%。PPARγ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大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而在肾脏、心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极低。【结论】PPARγ基因在1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差异有关。 申玉建 方程 邱庆庆 司景磊 吴延军 杨祝良 杨秀荣 郭亚芬 蒋和生关键词:广西巴马小型猪 PPARΓ基因 猪肺炎支原体 克隆 炎症调控 广西巴马小型猪FUT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进一步探索α1岩藻糖转移酶(FUT1)基因的遗传效应,试验采用RT-PCR的方法从广西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组织中扩增FUT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结果表明:广西巴马小型猪FUT1基因的编码区全长1 098 bp,与GenBank参考序列(登录号为NM_214068)相比,在第380和887位点发生错义突变,分别导致苏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亮氨酸突变为脯氨酸。与普通猪、人、牛及家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9.8%、82.2%、85.2%、77.9%。 吴延军 覃金 顾祖华 罗吉春 杨秀荣 蒋钦杨 郭亚芬关键词:广西巴马小型猪 抗病育种 克隆 巴马小型猪TNF-α基因的克隆与相关生物学信息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本研究旨在分析巴马小型猪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实验采用RT-PCR和克隆的方法成功扩增TNF-α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同时对TNF-α基因和相应的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巴马小型猪TNF-α基因编码区全长为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与Gen Bank中已发表的猪TNF-α基因(登录号:NM_214022.1)序列进行比对,未发现核苷酸碱基突变;编码的23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 253.9,理论等电点为5.44,不存在信号肽,但存在跨膜螺旋结构。经过序列相似性分析,巴马小型猪的TNF-α基因与猪、人、马、牛、家犬、绵羊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巴马小型猪的TNF-α基因与野猪的亲缘关系一致。 李龙 司景磊 吴延军 夏利 龙开旭 郭亚芬 兰干球关键词:巴马小型猪 TNF-Α基因 基因克隆 蛋白结构预测 同源性 广西巴马小型猪Neuritin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2017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的Neuritin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对Neuritin的研究奠定基础。实验成功获得Neuritin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对Neuritin基因编码区序列和预测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巴马小型猪的Neuritin基因编码142个氨基酸,其中含有2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跨膜信号结构以及1个结构保守域。通过双酶切技术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EGFP-N1-Neuritin并转染到N2a细胞中,在24 h拍照发现N2a细胞发出荧光,证明Neuritin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李龙 司景磊 夏攀洁 何剑雄 吴延军 程晓芳 吴敏 徐文文 兰干球关键词:广西巴马小型猪 广西巴马小型猪TR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2017年 本试验为了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甲状腺激素受体β1(TRβ1)基因编码序列并构建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取广西巴马小型猪肝脏组织作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TRβ1基因编码序列,与pMD19-T-Simple载体连接,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双酶切后,连接pEGFP-N1载体,构建pEGFP-N1-TRβ1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pEGFP-N1-TRβ1转染293T细胞,培养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广西巴马小型猪的TRβ1基因cDNA序列,序列长度为1 368 bp,编码455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9.6%,有5处位点突变,且全为同义突变。阳性重组质粒pEGFP-N1-TRβ1转染293T细胞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出绿色荧光表达。 申玉建 邹辉 司景磊 吴延军 邱庆庆 杨秀荣 蒋钦杨 兰干球 郭亚芬 蒋和生关键词:广西巴马小型猪 广西巴马小型猪RGS1基因克隆及内脏组织表达谱分析 2021年 为了研究广西巴马小型猪RGS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点及其在高脂高糖饲养条件下的组织表达差异,采集其内脏组织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RGS1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采用DNASTAR、TMHMM等软件进行基因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RGS1基因在肝脏以及背脂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实验组肝脏以及背脂中RGS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RGS1基因与GenBank中野猪参考序列(XM_003357617.4)对比发现,在第414位点存在一个碱基突变。广西巴马小型猪RGS1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存在信号肽,属亲水性蛋白;三级结构预测符合RGS1蛋白,建模成功。说明广西巴马小型猪RGS1基因可能与体内的脂肪代谢存在一定的联系,其RGS1基因编码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内活动,而非外分泌型蛋白。本试验研究了广西巴马小型猪RGS1基因在高脂高糖条件下的变化,后续可进一步与生产数据结合,如若结果一致,可以为糖尿病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黄叶 张广杰 吴延军 奉玲丽 瞿秋红 司景磊 张琰芳 梁晶 兰干球关键词:广西巴马小型猪 实时荧光定量PCR 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广西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2017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低剂量STZ建立理想的广西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模型。挑取8头雌性巴马小型猪体重为(21.64±0.62)kg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每组4头。对照组标准饲喂9个月(control,CTR);实验组高脂高糖饲料饲喂6个月后按照60 mg/kg给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接着高脂高糖饲喂至9个月(HFHC+STZ,HS);每个月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变化。静脉注射葡萄糖耐实验检测葡萄糖利用率。高胰岛素血症与葡萄糖耐受损判定为胰岛素抵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猪均发生二型糖尿病症状,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受损。实验结束时,HS组与CTR组空腹血糖分别为(13.83±0.74 vs 4.28±0.09)mmol/L;空腹胰岛素分别为(40.67±0.80 vs 38.94±1.75)m U/L。本研究通过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低剂量STZ成功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模型,为后续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和药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吴延军 夏攀洁 严雪瑜 申玉建 何剑雄 杨祝良 郭亚芬 兰干球关键词:广西巴马小型猪 STZ 2型糖尿病 广西巴马小型猪CT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构建广西巴马小型猪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活性,为深入研究CTGF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也为构建CTGF转基因广西巴马小型猪及研发基于CTGF的癌症基因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从广西巴马小型猪肝脏组织中克隆CTGF基因,并将CTGF基因亚克隆到p DsRed-N1载体上,然后通过脂质体转染小鼠Hep3B细胞,转染48 h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同时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克隆获得广西巴马小型猪CTGF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序列全长1050 bp,共编码349个氨基酸,与NCBI上已公布普通猪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9.5%,有5处碱基突变,且均为同义突变。将广西巴马小型猪CTGF基因亚克隆到pDsRed-N1载体上成功构建了阅读框架正确的广西巴马小型猪CT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Hep3B细胞48 h后有红色荧光蛋白表达。广西巴马小型猪CTGF蛋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各占13.18%、5.73%、17.48%和63.61%。【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CTGF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非常稳定,通过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能转染小鼠Hep3B细胞并成功表达,可用于生产转基因广西巴马小型猪及研发与CTGF基因有关的疾病模型。 黄叶 吴延军 朱思燃 奉玲丽 瞿秋红 江雨航 夏琴 崔悦悦 莫家远 兰干球关键词:广西巴马小型猪 脂质体转染 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