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亮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十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凋亡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增殖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定钢板
  • 1篇锁定解剖钢板
  • 1篇皮肤
  • 1篇皮肤恶性黑素...
  • 1篇肱骨
  • 1篇肱骨近端
  • 1篇肱骨近端骨折
  • 1篇肱骨近端骨折...
  • 1篇瘢痕
  • 1篇瘢痕疙瘩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细胞增殖和凋...

机构

  • 3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作者

  • 3篇肖亮
  • 2篇禹志宏
  • 1篇任玉涵
  • 1篇刁庆春
  • 1篇柯勇
  • 1篇贺光照
  • 1篇刘素桃
  • 1篇曹洪
  • 1篇余音
  • 1篇黎智
  • 1篇李晶
  • 1篇王开振
  • 1篇孙志波
  • 1篇钱炜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抑癌基因DKK3对皮肤恶性黑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DKK3 在人皮肤恶性黑素瘤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反转录(RT)?PCR及实时定量PCR分析DKK3 mRNA在人恶性黑素瘤细胞系HM、A375、WM451、WM35、SK?MEL?1、Hs?695T和MDA?MB?435s及38例原发性黑素瘤、4例转移性黑素瘤和20例色素痣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分别转染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pcDNA3.1(+)?Flag?DKK3 质粒(实验组)和pcDNA3.1(+)?Flag?Vector 质粒(对照组),RT?PCR 验证 DKK3 的过表达;通过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分析 DKK3 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 DKK3对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A375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DKK3 mRNA 在WM35细胞系表达下调,HM、A375、WM451、SK?MEL?1和Hs?695T细胞系表达缺失,MDA?MB?435s细胞高表达。与色素痣相比,DKK3 mRNA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表达降低(P 〈 0.001)。与对照组A375细胞相比 (100%),实验组A375细胞克隆形成效率明显受到抑制(23.22% ± 3.55%);同时转染后24、48、72 h细胞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均P 〈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对照组A375细胞(G1期,25.38% ± 2.92%)相比,实验组A375细胞明显阻滞于G1期(48.68% ± 3.92%,P 〈 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 0.001)。与对照组A375细胞相比,实验组周期凋亡相关蛋白p21、Bax、活化的parp和 活化的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周期蛋白D1和Bcl2表达降低(均P 〈 0.001)。结论 DKK3在人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作为潜在的抑癌基因参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进展。
李晶余音刘林红黎智刁庆春王开振肖亮刘素桃
关键词: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抑癌基因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CASK/Idl通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验证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钙/钙调蛋白依耐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 serine protein kinase,CASK)/分化抑制因子1(inhibitors of differentiation 1,Id1)通路的存在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证实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CASK和Idl蛋白表达和定位;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CASK和Idl的表达和差异;通过免疫沉淀验证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CASK和Idl蛋白的天然结合。结果正常情况下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均存在CASK和Idl蛋白的表达,CASK和Idl主要分布在成纤维细胞胞浆和胞核中;RT.PCR结果表明瘢痕疙瘩组CASKmRNA的表达量为0.658±0.024,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764±0.008(t=11.159,P〈0.05);Id1的表达量为0.497±0.014,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07±0.017(t=15.148,P〈0.05);Western-blot结果表明瘢痕疙瘩组CASK蛋白的表达量为0.057±0.006,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1684-0.012(t=13.524,P〈0.05);Idl的表达量为0.8124±0.035,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684±0.031(t=16.356,P〈0.05);免疫沉淀结果显示,CASK沉淀物中能检测到Id1,Id1沉淀物中能检测到CASK,CASK和Idl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存在天然结合。结论可能存在CASK/Id1信号通路参与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这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
肖亮孙志波柯勇禹志宏贺光照任玉涵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免疫沉淀法
多维锁定髓内钉和锁定解剖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对比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比较多维锁定(Multiloc)髓内钉和锁定解剖(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科自2018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126例Neer2、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病例,其中56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髓内钉组),70例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钢板组)。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12月肩关节VAS疼痛评分和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结果:126例患者均获得6~12个月随访,髓内钉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优于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疼痛和功能评分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锁定髓内钉和解剖锁定钢板在部分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相较而言,髓内钉组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更符合微创的理念。
肖亮郭骏孙晨禹志宏钱炜曹洪向睿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锁定钢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