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兰
-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原地区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穿支带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我们共收治39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2.0 cm~9.0 cm×13.0 cm,均行带蒂穿支皮瓣转移术,其中带蒂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皮肤缺损9例,第一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远端骨外露创面10例,第二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虎口区缺损9例、示指近节骨外露创面11例。皮瓣供区植皮封闭创面。结果术后3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6个月。术后因血运障碍皮瓣发生缺血坏死4例,清创后再次行胸腹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皮瓣部分坏死6例、边缘坏死8例,行局部换药、植皮及高压氧治疗后均愈合。感觉恢复至S423例、S312例,末节指腹两点分辨觉为8~12 mm。35例穿支皮瓣存活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优31例,良4例。结论穿支带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其色泽、质地与手部皮肤接近,皮瓣设计灵活,切取皮瓣不影响上肢主干血管,且局部感觉恢复快。早期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提高高原穿支皮瓣成活率。
- 秦桂兰尼玛德吉王元胜吴奉梁
- 关键词:手损伤外科皮瓣创面修复高压氧
- 高原地区186例锁骨骨折治疗探讨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186例锁骨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12年10月治疗锁骨骨折患者共186例,其中男110例,女76例;年龄3—69岁,平均年龄36.6岁。其中保守治疗60例,手术治疗126例。根据X线成人以Allman分型Ⅰ型74.2%(138例),Ⅱ型19.9%(37例),Ⅲ型6%(11例)。结果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18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4.7个月。X线片示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优164例,良22例,优良率100%。结论对于AllmanⅠ型骨折及Ⅱ型骨折采用手术复位(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并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低能量损伤接受保守治疗者一般为老年人及儿童,随访期间观察骨折的移位及重叠情况,虽可产生局部轻度畸形但能达到功能满意。儿童病例4周已临床愈合,局部轻度畸形2~3个月后可自行塑形。
- 赵金海秦桂兰
- 关键词:锁骨骨折
-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V区指屈肌腱断裂体会
- 2010年
- 目的总结V区指屈肌腱(均为伤后4小时内)断裂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改良kessler缝合法修复V区指屈肌腱断裂的手术过程及术后的处理方法。结果经6个月随诊,按TAM系统评定标准,本组病例术后恢复优18例,良2例,中2例,随访期内无肌肌腱再断裂、深部感染、肌腱张力调节不够等并发症。结论改良kelssler缝合法治疗V区指屈肌腱断裂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缝合法。
- 杨体敏秦桂兰刘勇
- 关键词:一期缝合
- 高原地区不完全性断腕6例报告
- 1999年
-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不完全性断腕6例临床资料,探讨手术再植成功要点。方法:1、彻底的清创;2、骨的固定;3、吻合血管;4、Kessler法吻合肌腱。结果:6例不完全性断腕均成活,手术后经6-12个月的随访,腕关节背伸、掌屈活动自如,拇指对掌、对指活动自如,经两点辨别法测定,手部正中、尺、桡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
- 马小刚秦桂兰杨军
- 关键词:断腕桡神经吻合血管
- 掌板前移矫正爪形畸形
- 1999年
- 目的:麻风病人晚期并发症引起周围神经的损害,出现低位正中、尺神经损伤的表现如爪形畸形、拇指对掌功能丧失、手部感觉迟钝,通过掌板前移矫正"爪形"畸形,肌腱转移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方法:距掌指关节近侧1.5cm处设计一逆行舌形瓣,将掌板连同骨膜一起从掌骨近侧向远创抓起,并在掌骨凿0.5×0.3cm骨槽,将掌指关节屈曲35-45°,掌板向近端牵拉并缝合固定,用环指浅屈肌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结果:术后三年随访,患者恢复抓、捏、握持的功能,生活自理,效果理想.
- 秦桂兰马小刚杨军
- 关键词:掌板对掌功能掌指关节周围神经尺神经损伤晚期并发症
- 高原地区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应用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局部转移修复下软组织缺损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17~65岁。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3例,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5例,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3.5 cm~15.0 cm×12.0 cm,皮瓣面积6.0 cm×4.5 cm~16.0 cm×13.0 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17例,植皮修复31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48例皮瓣完全成活33例;9例术后出现皮瓣边缘坏死,通过高压氧舱及换药后成活;6例完全坏死,通过负压吸引及植皮治疗得到二期愈合。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患者关节活动、站立、行走等功能评价满意率达75.45%。结论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可靠,供区损伤小,是高原地区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选择。
- 秦桂兰尼玛德吉马小刚王元胜柴益民
- 关键词:下肢高压氧
- 高原缺氧对断肢(指)再植影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陈荣华冯华彭超秦桂兰
- 关键词:断肢再植术断指再植术高原缺氧
- 藏西医结合治疗高原地区骨折研究
- 秦桂兰冯华隋官杰吴素兰洛桑多吉丹增旺堆扎西顿珠扬军刘文龙曲珍
- 本项目通过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生成在高原的特点,以及藏药在骨痂生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结合藏西医治疗高原骨折,寻找出适合当地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缩短了愈合时间,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对开发利用藏药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该...
- 关键词:
- 关键词:藏西医结合
- 高原地区桡神经损伤54例疗效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并总结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桡神经损伤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4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14例;年龄8~69岁,平均32.6岁。开放性损伤5例,闭合性损伤49例;左侧26例,右侧28例。受伤原因:刀伤5例,医源性损伤(手术牵拉伤、被钢板挤压伤)10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39例。神经损伤类型:桡神经完全断裂12例;大部分断裂15例;挫伤27例,挫伤长度1.5~4.5cm。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采用神经吻合修复27例,神经松解减压27例。骨折均用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54例均获随访16~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于术后8~14个月达临床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标准,神经吻合的27例中,获优14例,良8例,差5例;神经松解减压术治疗的27例均获优。总优良率为91%。结论上臂桡神经损伤宜早期手术修复,神经吻合的疗效较神经松解减压术差。
- 秦桂兰李平
- 关键词:桡神经损伤肱骨骨折神经修复
- 高原地区腹股沟皮肤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中的应用
- 目的:烧伤所引起的手部瘢痕挛缩是较为普遍的,但在高原其瘢痕肥厚性的增生挛缩范围又广、瘢痕软化时间较长,既使瘢痕切除后又形成瘢痕挛缩,选择理想的皮肤来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是关键的,利用腹股沟皮肤来修复烧伤后手部瘢痕挛缩的松解或...
- 秦桂兰马小刚
- 关键词: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皮肤移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