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康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支架成形术
  • 2篇神经胶质
  • 2篇神经胶质瘤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成形术
  • 1篇顶骨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样
  • 1篇动脉瘤样骨囊...
  • 1篇雄黄
  • 1篇雄黄治疗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营养因子

机构

  • 8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肯塔基州立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泗水县人民医...

作者

  • 8篇张康
  • 6篇庞琦
  • 5篇王汉斌
  • 5篇司志超
  • 5篇赵光宇
  • 5篇葛明旭
  • 3篇孔大伟
  • 1篇牟成志
  • 1篇刘威
  • 1篇王莉华
  • 1篇魏广福
  • 1篇翟国德
  • 1篇韩韬
  • 1篇曲元明
  • 1篇朱玉方
  • 1篇孙为群
  • 1篇王冰
  • 1篇王国栋
  • 1篇张志明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雄黄治疗胶质瘤的初步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研究雄黄体内外对胶质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评价雄黄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应用于治疗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研究雄黄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大鼠皮下接种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动物模型,用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肿瘤,观察雄黄体内抗肿瘤的作用。结果:雄黄对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9 L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4 h1、2 h和24 h的抑制率分别为40%、78%和99%;体内抑瘤实验显示,局部用药3周后,75%(9/12)的大鼠肿瘤消失,3个月内的复发率为8.3%。结论:雄黄在体内外对胶质瘤均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有可能用于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庞琦王汉斌葛明旭司志超朱玉方张康魏广福张志明
关键词:雄黄砷剂神经胶质瘤
进食呛咳、枕后疼痛、走路不稳
2006年
赵光宇孔大伟张康
关键词:走路不稳呛咳进食神经系统查体耳听力下降步态不稳
684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根据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不同的就诊目的及肿瘤大小、症状的不同,探讨适合病人个性化规范化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684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根据肿瘤大小,结合症状及就诊目的,分别采取手术、药物及放疗方法,并评价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369例采用手术治疗,全切除率为91%,多数为直径>1.5cm的肿瘤。250例药物治疗(溴隐亭)者中有189例微腺瘤患者,其症状改善率为178/189。65例γ刀治疗者中症状改善者为46例。结论对肿瘤直径>1.5cm,有视力障碍者可首选手术治疗。对有生育要求的,肿瘤直径≤1.0cm者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肿瘤直径<1.5cm,未累及视神经,又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γ刀治疗效果肯定。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
王国栋韩韬牟成志孙为群张康刘威庞琦曲元明
关键词:垂体泌乳素腺瘤外科手术药物疗法放射疗法
滤器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滤器保护装置(FDP)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配合应用FDP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 25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大体观察FDP内的斑块栓子。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应用FDP进行了CAS手术,无手术相关症状性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15例患者FDP的滤网内有斑块成分(占60%)。结论FDP可以捕捉到颈动脉狭窄CAS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FDP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颈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中。
赵光宇庞琦王莉华王汉斌司志超葛明旭张康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对36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5%)患者行支架成形术(CAS)。结果均成功置入了支架.术后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降到31.4%以下;2例置入一次性滤器保护装置(FPD)时出现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支架成功置入后即缓解;随访3~18个月,无再发TIA或脑梗死。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3例、好转20例、病情稳定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见支架与血管壁连接紧密,主干内膜完整,均未见支架移位或再狭窄。认为CAS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近期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赵光宇孔庆珂张康孔大伟
关键词:支架成形术动脉狭窄
介入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巨大脑膜瘤(附12例报告)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巨大脑膜瘤术前介入栓塞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巨大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肿瘤分别位于颅前窝、岩部、矢镰旁,最大直径7.1 ̄9.6cm,均由多支颈内、外动脉分支供血。术前均经选择性血管内途径,应用颗粒、明胶海绵、丝线等材料进行栓塞治疗。栓塞后3 ̄5d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完全栓塞4例,部分栓塞8例。术中出血量300 ̄1000ml。术后复查MR示肿瘤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消退,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巨大颅内脑膜瘤供血丰富,手术切除前应用介入造影可了解肿瘤血运情况,避免术中损伤重要血管;栓塞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赵光宇庞琦司志超葛明旭王汉斌张康
关键词:脑膜瘤神经外科手术
流式细胞术检测GDNF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2007年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与人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GDNF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单参数分析。结果:GDNF在人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阳性表达率在胶质瘤组织中分别为41.17%、41.67%、68.75%和100.00%,正常脑组织为45.00%,计算所得FI值分别为0.83-1.07、0.82-1.10、0.96-1.78和1.47-2.16,正常脑组织为0.58-0.89,显示细胞荧光强度逐渐增加。对所得数据行方差分析,各样本采用方差齐性检验,显示各样本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78。样本均数间采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显示GDNF在胶质瘤中的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且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也增加(P〈0.01)。结论:GDNF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分化,其可以作为胶质瘤的检测指标,提示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为进一步研究GDNF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及探讨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有意义的理论依据。
司志超王冰庞琦葛明旭翟国德王汉斌孔大伟张康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流式细胞术
顶骨巨大骨母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被引量:1
2005年
赵光宇庞琦王汉斌司志超葛明旭张康
关键词:软骨母细胞瘤顶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