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刚

作品数:23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颈椎
  • 6篇颈椎病
  • 5篇腰椎
  • 5篇融合器
  • 5篇术后
  • 5篇内固定
  • 5篇后路
  • 5篇脊髓
  • 5篇脊柱
  • 4篇切除
  • 3篇单开门
  • 3篇植骨
  • 3篇手术
  • 3篇髓型
  • 3篇椎管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切除
  • 3篇椎体
  • 3篇脊髓型
  • 3篇脊髓型颈椎病

机构

  • 23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二医...

作者

  • 23篇夏刚
  • 21篇田融
  • 11篇李会明
  • 9篇申庆丰
  • 7篇徐天同
  • 6篇张黎龙
  • 5篇刘岩
  • 4篇张学利
  • 3篇田成瑞
  • 3篇刘洋
  • 2篇孙天威
  • 2篇于斌
  • 2篇崔子健
  • 2篇杜文君
  • 2篇宋海峰
  • 2篇袁建军
  • 1篇孙振辉
  • 1篇贾宇涛
  • 1篇万军
  • 1篇江汉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的颈椎椎体形态改变及临床意义
骨质疏松症与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高度吻合,但两者间的相关性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对正常对照组、颈椎病、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患者的x线影像学测量和对比研究,探讨骨质疏松和颈椎病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与颈椎病可能具有相关...
宋海峰吴志宏田融夏刚张学利徐天同申庆丰
关键词: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病理分析
两种颈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 探讨两种颈椎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9至2013年采用颈椎前路单节段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组)及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B组)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1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8个月各时间点,A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分别为(12.94±3.82)、(13.95±3.19)、(4.12±3.95)、(14.06±3.85)分和B组(12.73±3.53)、(13.39±3.95)、(14.09±3.53)、(14.11±2.98)分,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比较JO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颈椎生理曲度深度(弧弦距)分别为(9.11±2.34)、(9.36±1.88)、(9.89±2.46)、(9.61±1.62) mm和B组(7.57±0.78)、(7.76±0.91)、(7.21±0.33)、(7.36±0.79) mm,A组均大于B组,A组植骨融合率为96.3%,B组为89.0%,A组高于B组.结论 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两组术后均能保持椎间隙高度;但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率较钛网椎间植骨融合率高,而且椎间融合器组与钛网组比较能较好的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李会明夏刚田融
关键词:颈椎病外科减压术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椎间融合器
腰椎矢状位平衡对老年小关节综合征腰痛患者小关节腔内药物注射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腰椎矢状位平衡对老年小关节综合征(FS)腰痛患者小关节腔内注射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完成小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97例老年FS腰痛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根据4周时VAS缓解率确定治疗效果并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椎矢状位平衡分型参考Roussouly分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4周,97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66例(有效组),无效31例(无效组)。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同期有效组VAS评分均低于无效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BMI、病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Fujiwara分级、病变节段、Roussouly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平衡其他因素后,年龄、Fujiwara分级、病变节段、Roussouly分型仍然是影响疗效的风险因素(P均<0.05)。结论脊柱矢状位平衡是影响FS腰痛患者小关节腔内药物注射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张权田融夏刚徐天同刘岩任志帅李广袁建军
关键词:小关节综合征药物注射
经后路植入椎体间融合器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植入椎体间螺纹融合器 (BAK)及椎弓根内固定对腰椎失稳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4 6例腰椎失稳症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固定并椎间植入BAK手术治疗。结果  14 6例患者术后随访 8~4 8个月 ,平均 2 6个月。未发现椎间植骨不融合情况 ,术后优良率 94 5 %。结论 后路椎间植入BAK并配合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具有入路简单 ,并能充分减压的特点 ,它克服了传统椎间融合术的许多不足 ,提高了对腰椎失稳症的治疗效果。
田融夏刚杜文君温俊杰
关键词:椎体间融合器椎弓根内固定腰椎失稳症BAK
颈后路椎板减压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脊髓合并神经根受压的混合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58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男31例,女27例;年龄41~72岁,平均52.7岁。病程3~15年,平均5.4年。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7.8±1.3)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8±1.7)分。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37例,椎体后缘骨赘形成11例(骨赘椎管占有率为51.7%±18.1%),颈椎不稳合并椎间盘突出10例。颈椎曲度为(—5.5±12.5)°。螺钉固定节段:C3~7 29例,C4~7 19例,C3~6 10例;共切开椎间孔135个,平均每例2.33个。结果手术时间167~260 min,平均204 min;术中出血量为210~378 m L,平均273 m L。术中无椎动脉、神经根损伤发生。术后1例发生皮下血肿,8例轴性疼痛;均无颈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4.3年,平均3.4年。术后2年,JOA评分为(14.1±1.7)分,显著高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2,P=0.000);JOA评分改善率为68.5%±21.9%。VAS评分为(2.1±1.1)分,较术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68,P=0.000)。影像学复查示,1例邻近节段发生退变,但未出现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无假关节形成。术后5 d及2年颈椎曲度分别为(13.6±5.1)、(13.2±4.8)°,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11例骨赘椎管占有率为36.5%±10.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1,P=0.000);随访期间骨赘残余压迫逐渐吸收。结论对脊髓合并神经根受压的混合型颈椎病,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术中扩大椎板切除(椎板切除和椎间孔切开)能充分缓解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侧块螺钉内固定在纠正颈椎曲度的�
方钊田融孙天威贾宇涛徐天同申庆丰夏刚刘洋李会明
关键词:颈椎退变混合型颈椎病颈椎曲度
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在颈椎疾患治疗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评价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the plate cage benezech implant,PCB)的优越性。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针对20例颈椎疾患患者采用PCB内固定治疗,术后行3-32个月的随访。结果按照JOA评分,术前评分为8-13分,平均9.8分,术后评分为12-16分,平均14.8分,术后改善率为84.6%。平均手术时间104 min,对比同期56例颈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131 min,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出现医源性颈髓损伤、颈椎失稳、固定物松动现象,术后6个月CR平片示植骨融合良好。结论PCB是集融合器的优越性与钢板的安全性于一体的假体,可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使颈椎正常生理性能得以维持。可以作为治疗包括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以及退行性颈椎失稳的一种选择。
张黎龙田融申庆丰夏刚李会明刘岩田成瑞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器
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的颈椎椎体形态改变:病例-对照被引量:9
2010年
背景:有学者发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颈椎椎体骨小梁减少、变细、甚至穿孔,那么这种改变是否会导致颈椎椎体变形,又与颈椎病发病有哪些关系呢?目的:通过测量、比较骨质疏松症合并颈椎病后的颈椎形态学改变来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以40例腰椎骨密度正常、无颈椎病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平均32.5岁;30例确诊的颈椎病为颈椎病组,平均43.6岁;46例颈椎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为合并骨质疏松症组,平均58.6岁。116例受试者拍摄X射线片。测量椎体高度、椎体矢状径和椎体高度/矢状径比、椎管/椎体矢状径比。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组的椎体高度下降、矢状径变长(P<0.05),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变小(P<0.05),椎体变形以椎体高度下降与矢状径延长而变得扁平为主要特点。提示骨质疏松导致颈椎椎体变形,骨质疏松与颈椎病存在相关性,并可能是颈椎病进展的因素。
宋海峰田融夏刚张学利徐天同申庆丰
关键词:颈椎病骨质疏松形态学骨组织构建颈椎
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CSM)对脊髓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根据MP不同用法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术中减压前30 min应用MP 1000mg,静脉输液,术后应用MP 80mg,静脉输液,qd×5d;B组24例:术中减压前30min应用MP 1000mg,静脉输液,术后应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输液,qd×5 d;C组22例:术后应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输液,qd×5d。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按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前3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3组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皆有显著性(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中减压前30min和术后应用MP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张黎龙田融夏刚申庆丰江汉田成瑞
关键词:甲泼尼龙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神经功能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后脊髓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80例行EODL治疗的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1年后颈部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恢复情况将其分为恢复良好组(JOA评分增加≥50%)和恢复不良组(JOA评分增加<50%)。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损伤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使用多因素分析CSM患者EODL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恢复不良组的C_(5)后方至K线距离短于恢复良好组,颈椎内最大压迫比例、髓内MRI T_(2)WI高信号比例高于恢复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_(5)后方至K线距离、颈椎内最大压迫比例、髓内MRI T_(2)WI高信号比例均是CSM患者EODL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SM患者行EODL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C_(5)后方至K线距离、颈椎内最大压迫比例以及髓内MRI T_(2)WI高信号比例等,应在患者术前行更加细致的影像学检查以更好评估患者EODL手术效果。
牛国栋崔子健李会明曹泽岗夏刚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脊髓功能
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致病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行颈椎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54例,按术后是否发生C5神经根麻痹分为麻痹组20例和无麻痹组234例。比较2组间后纵韧带骨化、椎间孔狭窄、脊髓内缺血信号、术后颈椎曲度指数(CCI)改变、颈椎椎板开门角度以及脊髓后移等因素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关系,分析可能影响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致病因素。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24.9±2.6)个月。麻痹组术后颈椎CCI、开门角度、脊髓后移距离大于无麻痹组(P〈0.05)。2组脊髓内缺血信号、后纵韧带骨化、椎间孔狭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门角度、脊髓后移、颈椎术后CCI是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致病因素[OR(95%CI)分别为2.035(1.684~2.359)、3.542(2.465~9.254)、9.126(4.425~17.273)]。结论在术中开门角度大、术后CCI较大以及术后脊髓后移较大是引起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李会明夏刚刘洋田融
关键词:椎管成形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