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会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颈椎
  • 5篇后路
  • 4篇腰椎
  • 4篇手术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术后
  • 4篇椎间盘
  • 4篇颈椎病
  • 3篇单开门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融合器
  • 3篇髓型
  • 3篇突出症
  • 3篇椎管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内固定
  • 3篇脊髓

机构

  • 15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李会明
  • 12篇田融
  • 11篇夏刚
  • 4篇申庆丰
  • 3篇孙振辉
  • 3篇杜文君
  • 3篇刘洋
  • 3篇张学利
  • 2篇孙天威
  • 2篇朱如森
  • 2篇刘岩
  • 2篇张黎龙
  • 1篇崔子健
  • 1篇田成瑞
  • 1篇贾宇涛
  • 1篇刘献强
  • 1篇江汉
  • 1篇张颖
  • 1篇徐天同
  • 1篇王沛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后路椎板减压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脊髓合并神经根受压的混合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58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男31例,女27例;年龄41~72岁,平均52.7岁。病程3~15年,平均5.4年。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7.8±1.3)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8±1.7)分。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37例,椎体后缘骨赘形成11例(骨赘椎管占有率为51.7%±18.1%),颈椎不稳合并椎间盘突出10例。颈椎曲度为(—5.5±12.5)°。螺钉固定节段:C3~7 29例,C4~7 19例,C3~6 10例;共切开椎间孔135个,平均每例2.33个。结果手术时间167~260 min,平均204 min;术中出血量为210~378 m L,平均273 m L。术中无椎动脉、神经根损伤发生。术后1例发生皮下血肿,8例轴性疼痛;均无颈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4.3年,平均3.4年。术后2年,JOA评分为(14.1±1.7)分,显著高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2,P=0.000);JOA评分改善率为68.5%±21.9%。VAS评分为(2.1±1.1)分,较术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68,P=0.000)。影像学复查示,1例邻近节段发生退变,但未出现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无假关节形成。术后5 d及2年颈椎曲度分别为(13.6±5.1)、(13.2±4.8)°,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11例骨赘椎管占有率为36.5%±10.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1,P=0.000);随访期间骨赘残余压迫逐渐吸收。结论对脊髓合并神经根受压的混合型颈椎病,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术中扩大椎板切除(椎板切除和椎间孔切开)能充分缓解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侧块螺钉内固定在纠正颈椎曲度的�
方钊田融孙天威贾宇涛徐天同申庆丰夏刚刘洋李会明
关键词:颈椎退变混合型颈椎病颈椎曲度
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在颈椎疾患治疗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评价一体化颈椎钢板融合器(the plate cage benezech implant,PCB)的优越性。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针对20例颈椎疾患患者采用PCB内固定治疗,术后行3-32个月的随访。结果按照JOA评分,术前评分为8-13分,平均9.8分,术后评分为12-16分,平均14.8分,术后改善率为84.6%。平均手术时间104 min,对比同期56例颈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131 min,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出现医源性颈髓损伤、颈椎失稳、固定物松动现象,术后6个月CR平片示植骨融合良好。结论PCB是集融合器的优越性与钢板的安全性于一体的假体,可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使颈椎正常生理性能得以维持。可以作为治疗包括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以及退行性颈椎失稳的一种选择。
张黎龙田融申庆丰夏刚李会明刘岩田成瑞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器
显微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手术注意事项和疗效。方法:记录76例LDH患者临床表现、MRI特点,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显微镜下微创间盘取出术,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7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4月(平均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2)h;出血(50±20)ml。患者术前NRC腰痛评分、NRC腿痛和ODI评分评分分别为:(7.25±1.43)、(7.47±2.05)、(53.24±5.49),术后3月时分别为(3.24±1.25)、(3.34±1.86)、(75.69±8.24),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前和术后3月随访时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t检验,P<0.05)。76例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50例,良22例,可4例,差0例。结论:腰椎后路显微镜下微创治疗LDH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时注意保护神经根,清晰的术野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朱如森张学利田融孙振辉李会明杜文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显微镜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游离型LDH患者24例,记录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MRI特点,均行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取出术,记录手术情况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手术时间(1±0.3)h,平均出血量(300±30)ml。24例患者术前腰NRC、腿NRC、ODI评分分别为(7.34±1.63)分、(7.26±2.16)分、(52.35±6.49)分,术后8个月随访时分别为(3.26±1.14)分、(3.65±2.73)分、(73.78±8.60)分,术前和术后8个月随访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手术满意程度:优19例,良2例,可3例。结论游离型LDH临床症状较重,MRI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腰椎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切除一般可获得满意疗效。
孙振辉李会明杜文君张学利田融张颖王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游离髓核后路减压
两种颈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 探讨两种颈椎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9至2013年采用颈椎前路单节段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组)及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B组)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1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8个月各时间点,A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分别为(12.94±3.82)、(13.95±3.19)、(4.12±3.95)、(14.06±3.85)分和B组(12.73±3.53)、(13.39±3.95)、(14.09±3.53)、(14.11±2.98)分,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比较JO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颈椎生理曲度深度(弧弦距)分别为(9.11±2.34)、(9.36±1.88)、(9.89±2.46)、(9.61±1.62) mm和B组(7.57±0.78)、(7.76±0.91)、(7.21±0.33)、(7.36±0.79) mm,A组均大于B组,A组植骨融合率为96.3%,B组为89.0%,A组高于B组.结论 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两组术后均能保持椎间隙高度;但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率较钛网椎间植骨融合率高,而且椎间融合器组与钛网组比较能较好的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李会明夏刚田融
关键词:颈椎病外科减压术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椎间融合器
脊髓前方骨性致压物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正>目的探讨脊髓前方骨性致压物引起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患者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9-72 岁,平均年龄52.6岁。选择本组病人进行颈后路全椎板减压或进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以术前查体运动...
李会明江汉孙天威申庆丰
文献传递
显微镜下Cage植入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Cage植入柞弓根内嘲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应用Cage植入椎弓根内固定柞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0例,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应用JOA评分,融合率及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4年。对其术前、术后即时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比较,前两者有统计学意义,后两者无统学意义;根据JOA评分,术前术后有明显改善。兀感染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行Cage植入椎弓根内固定椎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是一种安伞有效的方法。
张学利刘献强崔自健朱如森李会明
关键词:脊柱滑脱脊柱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后脊髓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80例行EODL治疗的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1年后颈部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恢复情况将其分为恢复良好组(JOA评分增加≥50%)和恢复不良组(JOA评分增加<50%)。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损伤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使用多因素分析CSM患者EODL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恢复不良组的C_(5)后方至K线距离短于恢复良好组,颈椎内最大压迫比例、髓内MRI T_(2)WI高信号比例高于恢复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_(5)后方至K线距离、颈椎内最大压迫比例、髓内MRI T_(2)WI高信号比例均是CSM患者EODL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SM患者行EODL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C_(5)后方至K线距离、颈椎内最大压迫比例以及髓内MRI T_(2)WI高信号比例等,应在患者术前行更加细致的影像学检查以更好评估患者EODL手术效果。
牛国栋崔子健李会明曹泽岗夏刚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脊髓功能
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致病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行颈椎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54例,按术后是否发生C5神经根麻痹分为麻痹组20例和无麻痹组234例。比较2组间后纵韧带骨化、椎间孔狭窄、脊髓内缺血信号、术后颈椎曲度指数(CCI)改变、颈椎椎板开门角度以及脊髓后移等因素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关系,分析可能影响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致病因素。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24.9±2.6)个月。麻痹组术后颈椎CCI、开门角度、脊髓后移距离大于无麻痹组(P〈0.05)。2组脊髓内缺血信号、后纵韧带骨化、椎间孔狭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门角度、脊髓后移、颈椎术后CCI是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致病因素[OR(95%CI)分别为2.035(1.684~2.359)、3.542(2.465~9.254)、9.126(4.425~17.273)]。结论在术中开门角度大、术后CCI较大以及术后脊髓后移较大是引起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李会明夏刚刘洋田融
关键词:椎管成形术
微创可扩张通道辅助经横突间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微创可扩张通道辅助下经横突间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4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4岁。其中椎间孔内突出型24例,椎间孔外突出型18例。均采用经横突间入路微创可扩张通道辅助下的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行下肢疼痛VAS评分,术后采用改良MacNad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6 min,平均失血82 ml,与同时期相同入路但未使用微创通道的12例患者相比,两项指标均明显减少(P<0.05)。4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VAS评分术前平均为7.6,术后2周平均为2.3,术后半年为1.3。术后半年MacNad评定结果:优26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85.7%。椎间孔内型组和椎间孔外型组术后优良率分别为83.3%和88.9%。两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为1例术后伤口血肿。[结论]应用微创可扩张通道辅助下经横突间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安全性好,近期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方式的选择之一。
夏刚田融李会明刘洋
关键词: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