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秉铨 作品数:174 被引量:1,119 H指数:1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加强基因型分析发展个体化医学 被引量:5 2011年 疾病的诊断,从表型(phenotype)分析发展到表型和基因型(genotype)结合分析代表着医学的革命性进步。临床分子病理学,或称分子诊断,已成为当今迅猛兴起的病理亚学科之一。它从核酸水平(DNA和RNA)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规律,揭示疾病时外源性基因在体内的存在和内源性基因的突变及表达异常,是传统形态病理学的有益补充和发展。 吴秉铨 刘岩关键词:个体化医学 基因型分析 疾病发生 分子诊断 外源性基因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的基因检测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制一项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即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用于患者全血的检查。方法 内引物和短柄圆环探针(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的设计,针对基因库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高度保守区(RNA聚合酶基因区),在15 301和15 480之间(G130027616)。结果 即时RT-PCR荧光测量结果能显示SARS相关冠状病毒特有序列的扩增程度。常规PCR的145bp产物经测序证实与探针杂交的靶序列一致。结论 这一方法的建立对SARS临床诊断和病原研究提供一种快捷和准确的手段。 吴秉铨 钟镐镐 高建平 刘叔平 衡万杰 鄂文 顾江关键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 基因检测 基因扩增 非典型肺炎 层粘连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对人肺癌细胞形态、粘着及铺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994年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观察了层粘连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McB_1)加入培养液或预处理人肺巨细胞癌(PG)和肺腺癌(PAa)后某些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在体外McB_1预孵育可抑制PG和PAa在层粘连蛋白基质上的粘着和铺展。培养液中加入McB_1经扫描电镜观察,McB_1明显改变该两种细胞的表面形态。说明层粘连蛋白受体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层粘连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在阻断肿瘤转移的发生上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吴珊 王勇 李玉林 郑杰 吴秉铨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层粘连蛋白 受体 肺癌 端粒酶活性和免疫细胞化学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胸腔积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离心涂片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胸腔积液和23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分别进行常规离心涂片细胞学诊断、荧光即时聚合酶链反应端粒酶活性检测和琼脂一石蜡双包埋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3例样本中,端粒酶阳性53例,阴性70例,细胞学阳性即有明确肿瘤细胞的涂片39例,细胞学阴性即未见肿瘤细胞的涂片64例,见有异形细胞的可疑涂片20例,两者结果不符的30例样本结合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临床随访确定最终诊断。端粒酶检测符合率为87.O%,敏感性为83.0%,特异性为90.0%;细胞学涂片诊断符合率为82.1%,但存在16.3%的诊断灰区,如将两者结合,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至97.6%和100.0%。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和细胞沉淀双包埋切片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相结合对于体液中异形细胞的良恶性鉴别及恶性细胞组织来源判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提高了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刘岩 徐美林 王菁 吴秉铨 钟镐镐 方伟岗关键词:胸腔积液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全反式维甲酸对转移性人肺癌细胞亚系恶性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996年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RA)对克隆化人肺癌高转移细胞亚系(PGCL3)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在体外用5μmol/L和10μmol/LRA处理PGCL3细胞5d后,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粘附、运动、侵袭能力和裸鼠体内实验性转移的影响。结果:上述肿瘤恶性表型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抑制作用在RA高浓度组更加明显。结论:RA可抑制高转移癌系的恶性表型,为RA治疗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性恶性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朱伟勇 吴秉铨 郑杰 王洁良 由江峰关键词:维甲酸 肺肿瘤 肺巨细胞癌不同转移亚克隆生长因子表达及反应性差异的探讨 被引量:7 1997年 目的研究肺巨细胞癌高转移亚系PGbE1和中度转移亚系PGLH7细胞之间部分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反应性差异。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生长因子TGFα、TGFβ1、IL-6、IL-8、bFGF和ANG及受体EGFR、IL-6R和IL-8R的表达状况;其次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了重组TGFα、TGFβ1和IL-6对此两个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PGbE1细胞中TGFα、EGFR、IL-6和IL-6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GH7细胞,而TGFβ1、bFGF、IL-8、IL-8R和ANG的表达在两个细胞间无明显差别;重组TGFα和IL-6对两个细胞均具有生长刺激作用;TGFβ1具有双重效应。结论TGFα、TGFβ1、bFGF、IL-6、IL-8、和ANG等生长因子可能以自分泌方式参与肺巨细胞癌的生长增殖调控,而TGFα和IL-6在肺巨细胞癌的转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曾灵芳 崔文 方伟岗 郑杰 郑杰关键词:肺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 受体 分子病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举例说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目前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方法 :采用PCR、RT PCR、PCR RFLP、TGGE、DNA序列分析及免疫组化等分子病理学方法辅助诊断。结果 :(1)滑膜肉瘤 :有特征性的t(X ;18) (p11.2 ;q11.2 ) ,产生融合基因SYT SSX ,故采用RT PCR法检测滑膜肉瘤的SYT SSX融合基因的转录子有助于滑膜肉瘤的病理诊断 ,SYT SSX融合基因根据基因断裂点位置不同 ,分为SYT SSX1和SYT SSX2两种 ,其中SYT SSX1阳性的滑膜肉瘤预后较差 ,因此可作为预后判断指标。 (2 )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 :部分病例显示t(2 ;5 )(p2 3;q35 ) ,产生NPM ALK融合基因和融合蛋白 ,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NPM ALK融合蛋白 ,将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分为ALK(+)和ALK(- )两个亚型 ,ALK(+)预后较好 ,具有判断预后价值。 (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简称FH) :研究FH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 (LDLR)的突变对于遗传监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简称TGGE)及DNA测序方法研究LDLR基因突变。 (4 )长期拉米呋啶治疗所致的HBVDNA多聚酶基因YMDD突变的快速检测 :拉米呋啶是目前最有效的抑制HBV复制的药物 ,但长期用药会导致部分患者的HBVDNA多聚酶基因发生YMDD区段突变而对拉米呋啶耐药。 郑杰 裴斐 钟镐镐 吴秉铨 衡万杰 王冬青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分子病理学 外科 基因组 p53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4 1997年 p53研究的新进展郑杰吴秉铨近年来p53研究已成为医学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仅1991~1995年有关论文已超过4000篇。p53被Science杂志评为1993年的明星分子[1]。一、p53基因产物的结构和功能1.p53蛋白的结构:p53蛋白可... 郑杰 吴秉铨关键词:肿瘤 P53蛋白 生物学功能 白细胞介素-12基因转染的人肺巨细胞癌克隆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1 1998年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由p35和p40两个亚单位组成的异二聚体[1]。有研究提示IL12具有一定的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2]。大量实验证实重组IL12对较多的小鼠肿瘤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表现为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消退、降低肿瘤转移[3... 付坚 吴晓 郑杰 王洁良 吴秉铨关键词:巨细胞癌 克隆 基因转染 IL-2 P2Y嘌呤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在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01年 The most frequent cause of death for cancer patients is metastasis. The precise molecular events leading to the acquisition of malignant phenotype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we have focused our efforts on exploring signal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human prostate carcinoma. We found that activation of P2Y purinoceptor on 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rcinoma cell line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growth inhibition. This growth inhibitory effect was accompanied by activation of phospholipase C and calcium mobilization, and proved receptor specific. W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G protein coupled P2Y purinoceptor was linked to Erk1/2 and p38 MAPK pathway, and there existed cross talk between phospholipase C and MAPK pathways. We found Erk1/2 and p38 MAPK pathways were differentially activated between metastatic and non metastatic prostate carcinoma cell subclones, providing valuable clue to further study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umor metastasis. 方伟岗 李红梅 郑杰 吴秉铨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遗传学 前列腺癌 细胞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