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妍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算
  • 1篇遥感和GIS
  • 1篇沙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区
  • 1篇生态区域
  • 1篇生态学
  • 1篇科尔沁沙地
  • 1篇护林
  • 1篇光谱混合分析
  • 1篇防护林
  • 1篇防护林面积
  • 1篇SPOT5
  • 1篇CBERS-...
  • 1篇LANDSA...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闫妍
  • 2篇朱教君
  • 2篇郑晓
  • 1篇闫巧玲
  • 1篇宋立宁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面积的多尺度遥感估算被引量:13
2013年
农田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估算农田防护林(林带)的数量与空间分布对了解该林种防护效应的发挥程度及促进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多尺度遥感影像获取林带长度,结合实地调查的林带宽度,估算三北地区(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依据地貌特征,将三北地区划分为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和蒙新4区)农田防护林面积。东北和华北区的林带长度通过建立LandsatTM和SPOT5解译得到的林带长度的关系获得;黄土高原和蒙新区则通过建立有林带农田面积(基于LandsatTM获得)和林带长度(基于CBERS-02B获得)关系获得。结果表明:至2008年,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包括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不包括新造林、未成林和部分残次林;下同)总长度为106.40×107m,其中,东北区23.82×107m,华北区6.07×107m,黄土高原区25.58×107m,蒙新区50.93×107m;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农田防护林面积约为130.31×104hm2(114.98×104~145.64×104hm2),其中,东北区42.88×104hm2(37.52×104~48.24×104hm2),华北区10.79×104hm2(9.56×104~12.29×104hm2),黄土高原区25.58×104hm2(22.70×104~28.45×104hm2),蒙新区50.93×104hm2(45.20×104~56.66×104hm2);估算的平均精度为89.54%,其中,东北和华北区79.27%,蒙新和黄土高原区99.80%。
郑晓朱教君闫妍
关键词:防护林LANDSATSPOT5CBERS-02B
基于遥感和GIS方法的科尔沁沙地边界划定被引量:13
2014年
基于已有文献,依据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历史与早期分布,确定科尔沁沙地的核心区;以核心区为基础,采用生态学取样方法,选取与核心区边界相交的16个方向上的交叉点为样本,以Landsat-5 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光谱混合模型、穗帽变换等遥感和GIS方法,通过反复试验设定阈值,提取每个方向的分界特征,据此勾画出科尔沁沙地的分界线。此后,进行实地考察和Google Earth高清影像验证,最终确定科尔沁沙地生态区域的边界。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面积为52 300±360 km2,验证后精度在94%以上。研究结果为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与环境整治提供确切基础范围。
闫妍朱教君闫巧玲郑晓宋立宁
关键词:生态区域光谱混合分析科尔沁沙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