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直肠
  • 14篇肿瘤
  • 14篇肠癌
  • 10篇直肠癌
  • 10篇结直肠
  • 8篇外科
  • 7篇肠肿瘤
  • 6篇预后
  • 6篇直肠肿瘤
  • 6篇结直肠癌
  • 5篇手术
  • 5篇胃癌
  • 4篇原发性
  • 4篇切除
  • 4篇外科手术
  • 4篇淋巴
  • 4篇结直肠肿瘤
  • 4篇病理
  • 4篇大肠
  • 3篇细胞

机构

  • 34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中南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作者

  • 35篇赵华
  • 14篇雷三林
  • 12篇李铁钢
  • 11篇冯大作
  • 10篇刘国清
  • 8篇皮执民
  • 8篇段伦喜
  • 8篇胡辅珍
  • 6篇雷振东
  • 5篇刘奎杰
  • 4篇姚宏亮
  • 4篇陈勇
  • 3篇舒国顺
  • 3篇钟德玝
  • 3篇余丹
  • 3篇陈卫东
  • 3篇司中洲
  • 2篇熊力
  • 2篇华颂文
  • 2篇易文君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壁造瘘口旁疝44例防治体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腹壁造瘘口旁疝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腹壁造瘘口旁疝的临床特点及修补方法。结果采用局部缝合23例,网片修补16例,重新造瘘加补片5例。39例均恢复良好,5例发生切口感染。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08个月,平均49个月。复发3例,复发率为6.8%。结论造瘘口旁疝的发生与多重因素有关,应当改善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治疗伴发的疾病,改进操作技术以预防造瘘口旁疝的发生;手术是惟一的治愈方法,对于巨大造瘘口旁疝需用网片修补,必要时应重新移位造瘘。
雷三林赵华李永国冯大作舒国顺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外科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十二指肠损伤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对改善十二指肠损伤后病人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10年来我院收治65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的治疗,将资料分为三组,A组:手术+一般性治疗+生长抑素;B组:手术+PN+生长抑素;C组:手术+EN+生长抑素。统计分析三组病人的血生化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①C组术后7、14 d血清前清蛋白显著高于A组(P<0.05);②B组和C组清蛋白、血红蛋白在术后7、14 d显著高于A组(P<0.05或P<0.01);③C组较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④B组和C组术后肠瘘发生率、再手术率和病死率均较A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B组和C组术后住院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1),C组总费用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十二指肠损伤,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段伦喜赵华冯大作刘国清李铁钢钟德胡辅珍皮执民雷三林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十二指肠损伤生长抑素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NK细胞调节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菌毛)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非特异性免疫细胞———NK细胞的调节及其安全性研究。方法将10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商品名:万特普安)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3例,实验组术中于手术视野局部喷洒万特普安5 mL,术后第3 d开始皮下注射万特普安,1 mL.次-1,以后隔日1次,持续到术后1个月,全部病例于术前3 d、术后第3 d、第7 d,1个月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NK细胞的绝对数。结果术后第3 d和第7 d实验组和对照组NK细胞的绝对计数较术前均显着下降,术后第3 d实验组比对照组NK细胞的绝对计数下降的幅度大,组间具有差异,术后第7 d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的小,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个月,对照组NK细胞绝对计数恢复到术前水平,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出现腹腔积液和感染并发症的几率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可以调节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NK细胞。
刘奎杰赵华雷三林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NK细胞
13例胃和结直肠同时性癌的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同时性胃、结直肠癌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3416例胃癌和310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胃和结直肠同时性癌13例,占所有胃癌病例的0.38%,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0.42%;术前诊断率15.4%;手术后发现的第二癌根治切除率为33.3%;第二癌术后3年生存率为30.8%,无5年生存者。结论:同时性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术前诊断率、第二癌根治切除率和第二癌术后3年生存率均较低;提高第二癌根治切除率和第二癌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提高第一次手术前的诊断率。
雷振东赵华陈勇冯大作王展宏(校对)
关键词:胃癌结直肠癌预后
结直肠肿瘤标志物CDX2的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08年
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特异性的核转录因子,尾型同源盒基因(CDX2)在成人正常情况下严格表达于肠道上皮,其与肠黏膜的发生、发展及维持有关。它对正常和肿瘤性的肠上皮均有相对特异性和敏感性,用它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用来鉴别转移性肿瘤是否来源于肠道。笔者仅就CDX2的结构、分布、功能及其致瘤机制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胡泽成赵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DX2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的光动力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其治疗往往仅限于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方法。近年来,光动力疗法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结直肠癌的文献进行综述,系统阐述这一治疗方法的起源与发展、作用原理及机制、光敏剂与光源的选择、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制约发展因素及可能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本文,为临床医师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王鹏熊力雷振东贺海清刘继强赵华刘奎杰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结直肠癌光敏剂
低位直肠癌行局部切除术与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对比观察低位早期直肠癌行局部切除术(TAR)与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低位早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R组切除肿瘤及肿瘤边缘正常组织1cm,深度达直肠肌层部分切除;APR组按标准Miles手术操作。比较两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标本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R组局部复发率10.0%,远处转移率5.0%,2年生存率95.0%;APR组局部复发率4.5%,远处转移率9.0%,2年生存率95.5%,两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早期直肠癌根治性局部切除手术可以取得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相当的疗效。
陈云华陈卫东马勇赵华李铁刚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手术
预测结直肠癌预后免疫相关基因对标志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被引量:5
2021年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RC)是一种诊断较晚、预后较差的侵袭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C与免疫标志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建立用以预测CRC患者预后的免疫相关基因对(IRGP)标志。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CRC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及临床信息,分为一个训练数据集(TCGA-COAD)和一个验证数据集(GSE39582)。从ImmPort数据库中下载免疫相关基因(IRG),用于训练数据集及验证数据集中IRG的筛选。对每一个样本中IRG的表达值进行成对的比较,运用Lasso-Cox比例风险模型迭代1 000次来构建最终IRGP标志[免疫基因对指数(IRGPI)]。利用IRGP标志的ROC曲线将CRC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组,并且使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同时,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评估了此标志的预测能力。随后,应用CIBERSORT对肿瘤样品进行去卷积算法,明确CRC患者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功能注释及分析,用以进一步了解模型的相关生物学功能。结果:成功构建了20个由28个不同的IRG组成的IRGPI(CXCL14|BST2,RBP1|STC2,RBP7|PTGS2,RBP7|ARG2,RBP7|IL7,APOD|IL17RB,GNAI1|GRP,CCL4|INHBB,CCL28|INHBB,ABCC4|GRP,ARG2|GRP,CCR7|INHBB,CD86|IL7,OLR1|IL7,C5AR1|NR3C2,INHBB|PDGFC,STC2|HNF4G,IL10RA|TNFRSF11A,RORC|PRKCQ,TNFRSF11A|LCK),这些标志与CRC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在训练数据集中,高风险组的CRC患者总生存率明显差于低风险组的CRC患者(P=1.295×10^(-11),HR=6.51,95% CI=3.79~11.21),在验证数据集中得到的验证结果与之相同(P=0.000 1,HR=1.82,95% CI=1.36~2.44)。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显示,IRGPI是CRC的独立预后因素(训练数据集:HR=3.270,95% CI=2.555~4.186,P<0.001、HR=3.008,95% CI=2.295~3.941,P<0.001;验证数据集:HR=1.278,95% CI=1.107~1.474,P<0.001、HR=1.189,95% CI=1.024~1.380,P=0.023)。根据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相比较低风险组而言,高风险组中调节�
徐文迪田那科·沙帕尔刘奎杰韩同赵华
关键词:大肠肿瘤免疫预后基因计算生物学
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及同时性多脏器癌45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1972年6月至2005年4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结直肠癌患者2871例,发现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及同时性多脏器癌45例,占1.6%(45/2871).我们结合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余丹李铁钢姚宏亮赵华冯大作刘国清皮执民胡辅珍
关键词:多原发大肠癌多脏器直肠癌患者多原发癌普外科
E-cadherin和CD44_(V6)蛋白在大肠癌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E-cadherin和CD44V6在大肠癌患者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方法,对52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E-cadher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E-cadherin和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6%和57.7%,E-cadherin和CD44V6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E-cadherin蛋白高表达者3年生存率为62.3%,而低表达者为37.7%CD44V6蛋白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率为36.7%,而阴性者为63.3%,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生存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E-cadherin与CD44V6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和CD44V6与大肠癌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
雷三林赵华冯大作司中洲
关键词:大肠癌E-CADHERIN蛋白CD44V6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