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楠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乘用车整车PM测试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车内环境健康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乘用车整车PM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1、预处理:使环境舱温湿度、车内PM2.5浓度满足预设要求;S2、密闭性测试:通过车内PM2.5浓度的增量评价整车的封闭性;S3、总净化效...
- 何海峰宫宝利雷剑梅江楠游刚李琦艾森林赵军霞许凯羿韩松刘丹凤王笠力
- 文献传递
- 会展建筑室内展厅体量对采光质量影响研究
- 会展建筑是从展览建筑演变而来的一种相对年轻的新型建筑类型,集会议、展览、商务等功能于一身,在城市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还缺乏对这类建筑足够的系统研究,也就造成没有相关建筑规范作为设计标准。随着我国会展经济的蓬勃...
- 江楠
- 关键词:会展建筑采光系数
- 文献传递
- 减缩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历程与机理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研究了2种减缩剂被水泥熟料、矿渣和粉煤灰等固体颗粒吸附的性质及其对水溶液和模拟水泥石孔隙溶液表面张力、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熟料、矿渣和粉煤灰等固体颗粒对2种减缩剂的平均吸附率小于10%,有90%以上减缩剂溶于溶液中;2种减缩剂溶于水或模拟水泥石孔隙溶液中均能有效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蒸发速率.减缩剂的作用历程和机理为:溶解于水泥石孔隙溶液中的减缩剂能长期稳定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减少因毛细孔失水所产生的收缩应力,此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溶液的蒸发速率,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抑制了水泥基材料的收缩.
- 王智郭清春江楠钱觉时党玉栋
- 关键词:吸附量
- 硫酸盐对不同侧链分子量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测定Na2SO4和CaSO4·2H2O对掺侧链分子量不同的聚羧酸减水剂时水泥净浆流动度及砂浆扩展度的影响来表征硫酸盐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硫酸盐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分散性能有不利影响;Na2SO4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负面影响较CaSO4·2H2O更显著;此外,侧链分子量较大的聚羧酸减水剂对Na2SO4更加敏感。
- 郑洪伟江楠王智
- 关键词:硫酸盐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
- 高分子材料对车内VOC含量的影响及控制被引量:9
- 2019年
- 基于国内外对车内空气质量严格的管控标准条件下,为了指导车企更有效地控制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的含量,从汽车内饰件所用材料的角度对VOC的产生和散发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高分子材料本身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分析车内VOC含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高温、氧化剂等因素有利于VOC的释放、湿度对VOC释放的影响情况则与有机物本身的水溶性有关。同时,进一步从原材料的选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及工艺设计、汽车的结构设计以及消费者端等4个角度提出控制车内VOC含量的措施。
- 刘丹凤薛飞江楠艾森林宫宝利李伟
-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 车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检测的不确定度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述,测量结果的可用性完全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不确定度在现代检验领域已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按HJ/T 400-2007标准对车内空气中甲醛含量分析测定的不确定度,研究表明在使用HPLC对甲醛进行定量分析时,标准曲线对不确定度分量贡献最大。
- 何海峰游刚赵军霞江楠艾森林
- 关键词:甲醛车内空气不确定度
- 硫酸盐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及吸附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分别用水泥及水化硅酸钙研究了硫酸盐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水泥浆体流动性及其吸附量的影响,发现Na2SO4会显著降低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及其在水化硅酸钙表面的吸附量,而CaSO4·2H2O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及吸附量的影响较小。通过一系列微观测试手段对硫酸盐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及吸附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聚羧酸减水剂与硫酸盐之间存在着竞争吸附、硫酸盐会使聚羧酸减水剂聚集体增大、硫酸盐增大了水化硅酸钙Ca2+溶出浓度。实际工程中,需严格控制早强剂Na2SO4的掺量,以保证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浆体维持较高的分散性。
- 江楠王智王林龙考友哲钱觉时
- 关键词:硫酸盐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
- 硫酸盐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及吸附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2年
- 在研究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吸附速率的基础上,运用不同吸附动力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吸附量测试结果表明:掺0.5%、1.0%Na2SO4会显著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但掺0.1%、0.2%的Na2SO4有利于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CaSO4·2H2O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影响不显著。吸附速率测试及拟合结果表明:硫酸盐对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动力学的影响规律符合Langmuir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Na2SO4通过改变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0.2%、1.0%掺量的Na2SO4均延迟了聚羧酸减水剂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掺0.2%Na2SO4使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较不掺硫酸盐时有所提高;掺1.0%Na2SO4的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较不掺硫酸盐时大大降低;CaSO4·2H2O对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的影响较Na2SO4要小。
- 王智江楠王应万煜贾兴文
- 关键词:硫酸盐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吸附速率
- 聚羧酸减水剂空间位阻表征方法探讨被引量:16
- 2011年
-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为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效应,其中以空间位阻效应为主。根据高聚物在固/液界面吸附行为,探讨以吸附层厚度和吸附构象作为主要参数来表征和研究聚羧酸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引起的空间位阻效应;讨论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原子力显微镜(AFM)、光子相关光谱(PCS)、单分子力谱(SMFS)、流体力学、椭圆偏振、Monte Carlo模拟等方法在表征减水剂空间位阻的可行性、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展望了聚羧酸减水剂空间位阻效应的研究前景。
- 江楠王智王应郭清春万煜
- 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空间位阻
- 综合零部件-整车的VOCs多级溯源数学模型与方法
- 2022年
- 为降低整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并寻求解决方案,提出一种新的VOCs多级溯源定量分析数学模型与方法.该方法首次综合考虑零部件散发VOCs的交互协同效应以及基于国标限值的VOCs单一组分危害程度,建立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VOCs溯源分析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多目标决策法和三角模糊数语义学定义理论,构建定量分析多级VOCs溯源数学模型中各级影响权重的成对比较矩阵和计算多级组合权重的理论方法.所提出的VOCs溯源定量分析数学模型与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分析各种VOCs组分对整车VOCs贡献度大小序次,而且能够定量求解零部件散发VOCs交互协同作用下各零部件对整车VOCs的贡献度大小,从而为开展车内VOCs的溯源与控制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方法.某款车型的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各VOCs组分对案例车型中VOCs组分贡献大小的排序为甲醛>乙醛>甲苯>二甲苯>乙苯;零部件对整车VOCs贡献大小的排序为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地毯>仪表板和顶棚.案例研究证明了某一零部件对车内VOCs的贡献,并不是该零部件各种VOCs组分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零部件VOCs散发组分协同作用的综合体现.
- 何莉萍辛宇航杨金夏凡李琦江楠肖咏坤江楠
- 关键词:VOC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