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 作品数:59 被引量:237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 2005年
- 李黎张建辉邵勇
- 关键词:妇科外科手术产科外科手术
- 超声引导腰方肌与腹横平面阻滞用于腹股沟区手术患儿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QL)与腹横平面阻滞(TAP)用于腹股沟区手术患儿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喉罩全麻下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的男性患儿60例。年龄4~8岁,ASA分级Ⅰ~Ⅱ。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L组和TAP组,每组30例。喉罩置入后在超声引导下QL组行外侧入路腰方肌阻滞,TAP组行腹横平面阻滞,2组均应用0.25%罗哌卡因0.5mL/kg。记录2组患儿术中瑞芬太尼的总用量、术后补救镇痛率、第1次使用补救镇痛时间。采用FLACC疼痛行为量表评价患儿术后2h、4h、6h、12 h、24h的疼痛评分。评估家属对镇痛满意度评分。观察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QL组患儿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少于T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补救镇痛率、第1次使用补救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组患儿术后各时间点的FLACC评分低于TAP组,家属对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T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与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外侧腰方肌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周区域阻滞方法。
- 刘博王丽娟赵军博李黎周斐高文龙杨波姜丽华
- 关键词:超声引导小儿腹股沟区手术
- 盐酸氯普鲁卡因在分娩镇痛改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比较盐酸氯普鲁卡因和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在分娩镇痛改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硬膜外分娩镇痛拟改剖宫产产妇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硬膜外注入3%盐酸氯普鲁卡因20ml,对照组注入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观察两组患者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注药至手术开始时间、最高阻滞平面、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完全恢复时间和肌肉松弛程度。结果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产妇的DBP在注药后15min开始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而观察组产妇的DBP在注药后5min即开始降低,HR明显增快,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DBP和HR在注药后5min和10min变化更明显;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和运动完全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注药至手术开始时间为(7.2±1.5)min,对照组为(17.2±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普鲁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改剖宫产的硬膜外麻醉起效快、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好、缩短手术开始时间,且运动功能恢复快。
- 吴艳玲董正华魏晓永邵勇李黎姜丽华
- 关键词: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剖宫产术
- 不同剂量咪唑安定顺行性遗忘作用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张建辉聂瑞霞李黎姜丽华
- 关键词:咪唑安定顺行性遗忘
- 丙泊酚在婴儿全身麻醉维持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婴儿手术全身麻醉维持中静脉泵入丙泊酚和吸入七氟烷对其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期行外科手术患儿60 例,年龄1 个月至1 岁,随机分为两组P 组(七氟烷组)和S 组(丙泊酚组),每组30 例.两组均以相同药物诱导,术中均应用瑞芬太尼(0.5 μg·kg^-1·min^-1)静脉泵入镇痛;P 组镇静以七氟烷(2%~2.5%)吸入,S 组患儿镇静以丙泊酚(10 mg·kg^-1·h^-1)静脉泵入;所有药物均于手术结束前10~20 min 停止.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20 min(T3)、拔管即刻(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两组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至拔管时间、有无呛咳、躁动、喉痉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T0 时相比,两组在T1、T2、T3 时HR 均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在各时点MAP 差异不明显(P〉0.05);在T4 时P 组SpO2 较S 组明显降低(P〈0.05);与P 组相比,S 组从自主呼吸恢复至拔管的时间、拔管至出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 组呛咳、躁动、喉痉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较P 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婴儿全身麻醉维持安全可靠,患儿苏醒质量高.
- 吴艳玲李黎魏晓永董正华党博姜丽华
- 关键词:二异丙酚婴儿七氟烷
- 106例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前后生理体征变化情况,以寻找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患儿手术前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后并未出现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等并发症表现,麻醉后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相较于麻醉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具有较高安全性与理想麻醉效果,是一种有效、经济、安全的麻醉方式。
- 王举段佳佳吕志排李黎姜丽华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儿童
- 胶体液预扩容联合预注小剂量血管活性药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胶体液预扩容联合预注小剂量血管活性药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90例,分为为A、B、C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给予6%羟乙基淀粉130/0.4(mL·h)进行预扩容,A组产妇麻醉成功后以微量泵输注麻黄碱8 mg,B组产妇给予去氧肾上腺素100μg注入,C组产妇不给于任何血管活性药物输注。观察入室时(T1),扩容后(T2),麻醉后2、5、10min时(T3、T4、T5),切皮时(T6),术毕时(T7)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等指标变化。结果各组产妇术中总输液量、出血量、尿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恶性、呕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追加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T3、T4时点和C组T4时点与组内T1时点比较HR明显增快(P<0.05),B组T3、T4时点与T1时点比较HR明显减慢(P<0.05),C组T4时点与T1时点比较MAP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T3、T4、T5时点与T1时间比较CO减慢(P<0.05);T3、T4、T5时点HR B组明显低于C组(P<0.05),T3、T4、T5时点MAP A组和B组明显高于C组(P<0.05),T3、T4、T5时点CO A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时采用胶体液预扩容联合小剂量血管活性药预注能降低患者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
- 魏晓永王涛李黎董正华徐一鸣李战飞
- 关键词:剖宫产胶体
- 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的配合
- 某院自2001年以来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3000多例,麻醉方式均为气管内插管全麻。麻醉能否安全顺利地进行,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不仅有赖于麻醉医师丰富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本文现...
- 徐达秀林和李黎
-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手术手术室护士麻醉方式
- 文献传递
- 喉罩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喉罩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择期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ASAⅠ~Ⅲ级,年龄20~50岁,体重指数〈30kg/m2,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喉罩组(L组),各30例。观察患者诱导前lmin(T1)、插管前lmin(T2)、插管后1min(T3)、5min(T4)、手术开始即刻(T5)、手术结束即刻(Ts)的HR、BP、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ro-CO2)和气道峰压(Ppeak)。在T4、Ts和Ts时刻分别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手术结束时、拔除导管和喉罩时进行胃张力评分。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状况、术中通气情况、血气分析结果及胃张力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组较L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大(P〈0.05),且拔管时呛咳发生率高(P〈0.01),术后咽痛发生率高(P〈0.05)。结论喉罩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
- 李黎吴艳玲
- 关键词:喉面罩
- 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的配合
- 我院自2001年以来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3000多例,麻醉方式均为气管内插管全麻。麻醉能否安全顺利地进行,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不仅有赖于麻醉医师丰富的理论知识、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现将妇...
- 徐达秀林和李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