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云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NADH
  • 5篇离子
  • 5篇辅酶
  • 4篇热力学
  • 4篇NAPH
  • 3篇电子效应
  • 3篇正离子
  • 3篇N-
  • 2篇动力学
  • 2篇亚胺
  • 2篇烟酰胺
  • 2篇取代基
  • 2篇羰基
  • 2篇模型物
  • 1篇底物
  • 1篇动力学同位素...
  • 1篇衍生物
  • 1篇乙酮
  • 1篇质子
  • 1篇质子化

机构

  • 11篇南开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鲁云
  • 12篇程津培
  • 3篇鲜明
  • 3篇刘博
  • 2篇王洪星
  • 2篇米江林
  • 2篇夏炽中
  • 2篇还振威
  • 1篇朱晓晴
  • 1篇王昆
  • 1篇穆林静
  • 1篇谷文祥
  • 1篇孙永恺

传媒

  • 6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合成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7篇1997
  • 2篇199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D(P)H辅酶模型还原碳正离子反应的研究——动力学、热力学及反应机理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对NAD(P)H模型物BNAH同呫吨正离子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测定.同位素效应,自由基抑制剂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机理模式中各基元步骤的热力学趋动力的研究均表明,反应由决速的电子转移引发,随后通过快速的氢原子转移而形成产物动力学活化参数的分析指出,电子转移前反应底物间首先形成一个预配合平衡.本文还对BNAH还原9-苯基呫吨正离子和三苯甲烷正离子的机理进行了较合理的估测.
鲁云鲜明程津培夏炽中
关键词:NADHNAPH碳正离子
NAD(P)H辅酶模型物结构与反应性关系的研究──3-位酰基的电子效应被引量:2
1999年
合成了一系列3酰胺基氮取代的NAD(P)H模型物,测定了其与5硝基异喹啉正离子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并与模型物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物3位酰基氧一方面可离域二氢吡啶环上N的电子;另一方面负电性的3位酰基氧在反应过渡态中又可引起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两种静电作用;
鲁云鲜明朱晓晴王昆穆林静程津培
关键词:模型物正离子NADHNAPH辅酶
NAD(P)H辅酶模型3—位羰基的电子效应的研究
1997年
鲁云程津培
关键词:NADHNAPH辅酶电子效应
NAD(P)H辅酶模型还原对苯二醌及其衍生物的基元反应热力学及其机理的…
1997年
鲁云程津培
关键词:NADHNAPH辅酶衍生物
BNAH还原六氰合铁(Ⅲ)酸钾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在NAD(P)H还原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996年
关于烟酰胺辅酶催化还原的机理,即所谓H^-的一步转移和单电子转移引发的多步转移(其中又分和两种形式),在生物有机化学中一直存有争议。对以六氰合铁(Ⅲ)酸钾作为电子受体与NAD(P)H辅酶模型(如1-苄基-1,4-二氢烟酰胺(BNAH)及其类似物)的反应(1式)来说,在文献中[4,5]中的研究表明该反应由(i)BNAH向K_3Fe(CN)_6转移电子的慢过程和(ii)BNAH^+向体系中存在的碱(B:)转移质子的快过程两部分组成,其假一级动力学速率(k_(obs)的倒数1/k_(obs))与[K_4Fe(CN)_6]呈线性。
鲁云程津培
关键词:烟酰胺辅酶动力学
1,4—二氢Hantzsch吡啶化合物及其离子基1—位和4—位R—H键裂解能量的…
1997年
鲁云程津培
关键词:吡啶离子基裂解
烟酰胺辅酶模型对N-芳基芴亚胺的酸催化还原反应的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报道了5种N-芳基芴亚胺在酸性条件下被烟酰胺辅酶模型(Hantzsch酯,BNAH)还原的反应。结果表明:亚胺的结构、酸的强度以及溶剂的不同均会影响亚胺的还原效率,本文结合反应的结构效应、溶剂效应和同位素效应,对其可能的酸催化氢负离子转移机理进行了讨论。
鲁云程津培王洪星夏炽中
关键词:酸催化反应
氮自由基热力学稳定性的双取代基效应
1998年
通过利用热力学循环估测气相均裂键能 (BDE)的方法 ,考察了 48个含N H键的化合物 (GNHG′)的BDE数值 ,较系统地研究了双取代基对氮自由基热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氮自由基上的双取代基效应的表现形式与碳自由基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 ,由于饱和效应 ,第 2个取代基对自由基稳定性的影响会有所减弱 ;但当带有可形成三电子键的供电子基 (如 ,NH2 ,OH等 )或可形成“离域通道”的拉电子基 (如 ,Ph3 P+)时 ,双取代基会对氮自由基发生协同作用 ,即产生“协稳定效应” .
程津培鲁云刘博赵永昱王涤非孙永恺米江林
关键词:热力学稳定性
氯代卡宾与羰基化合物反应的研究——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底物的芳构化对脱氧反应的影响
1998年
氯溴卡宾与系列取代苯甲醛作用均产生CO(即羰基脱氧产物),取代基的电子效应直接影响CO的产率.捕获反应证实,该反应经历0°,0°型羰基叶立德中间体阶段.氟氯(溴)卡宾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TPCP)反应除得到高产率的CO外,还生成偕氟卤环戊二烯(8)、双键加成物(9)及其重排产物(10).该类反应以脱CO途径为主,这可能是由于中间体羰基叶立德内部存在着“推-拉”稳定效应和不利于分子内电环化和分子间1,3-偶极加成的0°,90°型构象.本文讨论了这两类反应的微观作用机制.
王洪星程津培谷文祥张高举还振威鲁云
α-V、Ⅵ主族正离子取代的甲苯和苯乙酮系列中碳-氢键均裂及异裂能量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合成了α-位有第V、Ⅵ主族元素杂正离子取代基的甲苯系列(1)和苯乙酮系列(2)共11个Ylide前体化合物,用重迭指示剂法首次测定了其在二甲亚矾(DMSO)溶剂中的酸性解离常数PKa,同时结合碳负离子(即Ylide)氧化电位的测定,通过热力学循环估测了它们的气相均裂键能(BDE).根据这些PKa和BDE数据,对16个Ylide前体化合物的C-H键的均裂能和异裂能进行了比较。
程津培刘博鲁云米江林还振威
关键词:BDE甲苯苯乙酮碳氢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