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扬建

作品数:52 被引量:71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生态系统
  • 11篇青藏
  • 11篇青藏高原
  • 9篇气候
  • 7篇气候变化
  • 7篇高寒草甸
  • 7篇草甸
  • 6篇土壤
  • 6篇草地
  • 5篇生态
  • 5篇群落
  • 5篇
  • 4篇遥感
  • 4篇英文
  • 4篇增温
  • 4篇植被
  • 4篇水分
  • 4篇全球变化
  • 4篇陆地生态
  • 4篇陆地生态系统

机构

  • 51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52篇张扬建
  • 15篇朱军涛
  • 10篇石培礼
  • 10篇张宪洲
  • 8篇于贵瑞
  • 6篇何永涛
  • 5篇陈宁
  • 5篇王秋凤
  • 5篇余成群
  • 5篇曾辉
  • 5篇刘瑶杰
  • 5篇李军祥
  • 4篇张雷明
  • 4篇代力民
  • 4篇黄珂
  • 3篇张一平
  • 3篇王辉民
  • 3篇何洪林
  • 3篇王景升
  • 3篇闫俊华

传媒

  • 8篇Journa...
  • 7篇植物生态学报
  • 7篇生态学杂志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科学院院...
  • 3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江西科学
  • 1篇Journa...
  • 1篇西藏农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2
  • 4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白山北坡林线分布趋势的研究(英文)被引量:9
2001年
为了揭示高山树线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对长白山的高山树线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根据长白山北坡地区的气象数据,重点调查了(对树线有最大限制作用)一月平均气温和年积温。并在岳桦林与高山苔原之间的交叉带内测出岳桦的地径及样方内岳桦株数。根据地径与年龄有线性关系,地径可以用来代替年龄。结果表明岳桦林年龄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近些年长白山北坡的气温在渐渐上升,因此导致了高山树线的上升。
张扬建代力民潘洁
关键词:温度海拔气象数据
“亚洲水塔”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作为“亚洲水塔”,拥有广大的冰川、冻土和湖泊,是重要的储水区域,为陆地生态系统提供了最基本的水分资源。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水分资源主要来自自然降水,同时温度的改变会通过调节蒸发散而影响土壤湿度,从而影响生态系统过程。文章从生态系统群落组成和结构,植被物候、覆盖度和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等多个角度,综述近年来水资源变化给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旨在深入了解内部机制,为理论研究和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在群落组成和结构方面,水分条件改变引起群落盖度和多样性改变,影响草地群落物种的比例及其相对重要性,进而驱动群落演替。在物候方面,增加季前降水使春季物候提前,生长季降水的增加使秋季物候推迟,季前降水同时调节了物候对温度的响应。植被覆盖度和生产力总体态势为变好,但局部变化存在差异,增温和降水的非协调性变化对植被造成复杂的影响,体现在不同地区的生态控制因子存在差异。水源涵养功能是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气候、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未来需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式,关注气候要素和植被覆盖变化对水源涵养量的耦合作用,探究各组分的作用效果和强度。
底阳平张扬建曾辉曾辉
关键词:降水青藏高原物候群落组成水分条件
水汽对气候变化海拔依赖性的影响(英文)
2017年
气候变化的海拔依赖性在世界上大多数山脉地区已有报道,但导致这种变异的原因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中国四个不同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数据集,主要研究气候变暖对海拔的依赖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青藏高原地区还是中国其他地区,气候变暖的程度与海拔高度的一致性并不明显。但是,气候变暖与不同海拔水汽的变异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比湿度较低时,气温变化随比湿度的增加而升高;当比湿度上升到一定值,气温变化则随比湿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地表温度变化的最大值出现在比湿度2.0–3.0 g kg^(-1)范围内。因此,本研究揭示了水汽对气候变暖的海拔依赖性起到调节作用。
张宪洲王菱何永涛杜明远张晶石培礼余成群张扬建
关键词:气候变暖青藏高原水汽压
北京市植被指数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北京市2001—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因素。北京市近10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3年植被覆盖小幅度下降时期;2004—2010年植被覆盖上升时期。空间上植被覆盖变化则存在显著差异:怀柔、密云北部和延庆东北部的林地和部分草地,以及西南地区即门头沟和房山地区的林地植被覆盖显著提高;植被覆盖显著下降地区分布较为特殊,昌平、延庆、顺义、大兴和房山的东部地区,以海淀、朝阳、城市中心为圆心的外围向四周延伸。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变化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北京市近10年气温和降水量总体都呈现增加趋势,分别以每10年0.409℃和每年15.6mm的速度增加,植被覆盖与降水的关系更为密切,月际水平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年际水平的相关程度。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植被建设的管理对植被覆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潘蔷范文义于海群张峰张扬建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气候变化MODIS
模拟气候变化和CO_2增加对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本研究的目标是利用CENTURY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大气CO2浓度倍增、气候变化与大气CO2浓度倍增共同作用对藏北高原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50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土壤表层(0-20cm)有机碳呈降低趋势,变化率为49.77%-52.36%。P1T0情景(降水增加,温度不变)、P0T1情景(降水不变,温度增加)和P1T1情景(降水增加,温度增加)下的模拟结果相近。其中P1T1情景下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损失的最多(模拟结束时的土壤有机碳为844.40 g C m-2),P0T1情景下土壤有机碳损失49.77%。相对CO2不变情景而言,CO2倍增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增加12.87%。CO2增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单独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气候变化与大气CO2浓度倍增共同作用导致土壤有机碳降低。未来50年P1T1+2×CO2情景下土壤有机碳降低52.39%,P0T1+2×CO2情景下土壤有机碳降低49.81%,P1T0+2×CO2情景下土壤有机碳降低52.30%。因此,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随降水、温度和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李晓佳张宪洲张扬建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CENTURY气候变化CO2浓度
科技支撑西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及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1
2018年
在全球变化影响下,我国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其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制约了西藏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科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自建站以来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了长期监测,开展了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保护与建设基础理论研究、退化草地恢复治理及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在学科建设方面发展了一系列高原生态学研究的新方法,建立了高原生态过程、机理与区域格局相结合的研究局面;在技术研发方面提出了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治理和高原草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并进行了广泛的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变化影响西藏高原生态屏障功能的基础理论,还推进了高原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拉萨站已经成为在青藏高原腹地从事生态学研究的支撑平台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的重要基地。
张扬建朱军涛何永涛余成群石培礼张宪洲
关键词:全球变化生态屏障
西藏特有黄绿卷毛菇原生地及室内试验研究
2023年
黄绿卷毛菇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的高寒草地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生态效益。近些年相关学者开展了关于黄绿卷毛菇的人工引种驯化,但均未见成效。基于黄绿卷毛菇是特有的生物资源,对其成功引种驯化及快速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及经济效益。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黄绿卷毛菇进行室内菌种培养试验及原生产地增产控制试验得出以下结论:改变培养基配方可使菌丝生长速度较普通培养基配方提高;而通过原生地控制环境条件和浇水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未来应重点开展原生地孢子粉野外接种栽培实验研究,开展扩张菌丝体接种栽培试验,以及固体培养物野外接种栽培试验,以实现黄绿卷毛菇的人工培育和栽培。
李文宇王景升余成群张扬建武俊喜郑周涛柴一秋刘又高朱军涛
关键词:菌丝体
全球森林固碳潜力巨大(英文)被引量:6
2012年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1990–2007年间全球森林平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固定2.4±0.4PgC,但对全球森林未来固碳量的评价多是基于气候因素的过程模型的模拟结果,很少有基于森林调查样地数据评价全球森林固碳潜力的研究。我们收集整理野外调查和已发表的成熟林生物量数据728条,建立全球成熟林生物量数据库。根据成熟林地上生物量碳储量空间插值,得到全球森林地上生物量碳容量,进而评估全球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固碳潜力。结果显示:(1)全球成熟林地上生物量自赤道向两极整体呈递减趋势,但最大值出现在中纬度区;(2)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成熟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因素;(3)全球森林地上生物量碳容量约为586.2±49.3PgC,其地上生物量固碳潜力为313.4PgC。因此,充分发挥现有森林的碳吸存能力,减少对现有森林碳库的干扰,是土地利用变化之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又一可选途径。
刘迎春于贵瑞王秋凤张扬建
关键词:成熟林地上生物量固碳潜力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昌化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被引量:48
2012年
为研究土地利用空间变化趋势,找出系列变化与其驱动因子间的关系,该文以海南昌化江下游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CA-Markov模型,基于1998年、2008年土地利用解译数据,结合降雨、坡度、距离等因素对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并模拟出2009年预测数据与解译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模拟精度为77.67%,说明模型可信度较高。进一步分析了天然地类(河流、天然林)的转出与人均GDP、人均农业产值和人口数量3个地类变化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天然林和河流面积主要转出变为了果园。从与变化驱动因子的关系上看,河流转出面积随着人均GDP的升高而增大,天然林在分布上主要在低人均GDP水平的地区转出;人口在20~47万规模的地区河流与天然林面积转出最多,因此,需要加强这些地区的天然资源的保护措施,改变发展模式,保护和利用好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该文的研究可为生态保护与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的依据。
肖明吴季秋陈秋波金美佳郝雪迎张扬建
关键词:土地利用元胞自动机驱动因子分析
多尺度碳利用效率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碳利用效率(carbon use efficiency,CUE)是指机体用于生长的碳量占其吸收总碳量的比例,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分配模式的重要参数。对CUE的研究可利用多种方法从多尺度开展,然而CUE的高尺度敏感性导致不同方法之间的结果变异性较大,难以整合并且扩展外推,成为制约CUE研究方法及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将CUE常见的测定方法按照研究对象的应用尺度差异分为样地尺度、生态系统尺度、景观和区域尺度以及大陆和全球尺度,概述各方法的特点、优势及局限性。随后,分尺度综述CUE的研究进展,发现CUE受到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控制着CUE,CUE数值也随尺度和测定方法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建议今后对CUE的研究应该综合考量生物和环境等多要素交互影响效果,通过机理和技术研究提升数据测定的准确性,以及整合多尺度结果为模型优化提供新思路。
底阳平曾辉曾辉张扬建丛楠
关键词:多尺度多源数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