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永涛

作品数:77 被引量:1,21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土壤
  • 18篇草甸
  • 17篇青藏
  • 17篇青藏高原
  • 16篇高寒草甸
  • 10篇草地
  • 9篇生态系统
  • 9篇海拔
  • 9篇藏北高原
  • 7篇植被
  • 6篇需水
  • 6篇生态需水
  • 6篇生物量
  • 6篇气候
  • 6篇群落
  • 6篇温度
  • 6篇高寒草地
  • 5篇数据集
  • 5篇物量
  • 5篇利用效率

机构

  • 77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南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77篇何永涛
  • 42篇张宪洲
  • 39篇石培礼
  • 16篇付刚
  • 14篇牛犇
  • 11篇沈振西
  • 10篇孙维
  • 9篇李文华
  • 8篇宗宁
  • 7篇武建双
  • 7篇余成群
  • 7篇李猛
  • 6篇张扬建
  • 6篇李贵才
  • 5篇李少伟
  • 5篇徐兴良
  • 5篇周宇庭
  • 5篇宋明华
  • 5篇蒋婧
  • 5篇徐玲玲

传媒

  • 11篇Journa...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生态环境学报
  • 5篇中国科学数据...
  • 4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科学院院...
  • 3篇山地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草地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萌生现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0
2000年
何永涛曹敏唐勇李贵才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高寒退化草地中垫状点地梅的生态系统工程师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垫状植物是高寒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类具有特殊形态的植物,被称为高寒生态系统工程师,其在高寒退化草地中的作用如何?本研究以位于西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4500m的一处高寒退化草地为例,调查了垫状点地梅覆盖区域内外的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以及水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垫状点地梅可以显著改善土壤养分,提高幅度大约为16%-48%,其中有机质和总氮(N)分别增加了16.2%和18.9%;局部土壤含水量提高约12%;样方内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都随着垫状点地梅盖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垫状点地梅在退化草地中具有显著的改善土壤微环境和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作用,应加强保育以促进高寒退化草地的恢复。
何永涛王芳王芳王志鹏牛犇石培礼李猛
关键词: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化草甸CO2通量动态及其限制因子被引量:22
2018年
高寒灌丛草甸和草甸均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在生态系统碳通量和区域碳循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其碳通量动态的时空变异还缺乏比较分析,对碳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异的主导影响因子认识还不够清晰,不利于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碳通量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该研究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北站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原腹地当雄站高寒草原化草甸年降水量相近的5年(2004–2008年)的涡度相关CO_2通量连续观测数据,对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P)及其组分,包括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年际动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灌丛草甸的CO_2通量无论是季节还是年际累积量均高于草原化草甸,并且连续5年表现为"碳汇",平均每年NEP为70 g C·m^(–2)·a^(–1),高寒草原化草甸平均每年NEP为–5 g C·m^(–2)·a^(–1),几乎处于碳平衡状态,但其源/汇动态极不稳定,在2006年–88 g C·m^(–2)·a^(–1)的"碳源"至2008年54 g C·m^(–2)·a^(–1)的"碳汇"之间转换,具有较大的变异性。这两种高寒生态系统源/汇动态的差异主要源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因为NDVI无论在年际水平还是季节水平都是NEP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其次,灌丛草甸还具有较高的碳利用效率(CUE,CUE=NEP/GPP),而年降水量和NDVI是决定两生态系统CUE大小的关键因子。两地区除了CO_2通量大小的差异外,其环境影响因子也有所不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的通径分析表明,灌丛草甸生长季节CO_2通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温度,NEP和GPP主要受气温控制,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而草原化草甸的CO_2通量多以季节性干旱导致的水分限制为主,其次才是气温的影响,受二者的共同限制。此外,两生态系统生长季节生态系统呼吸主要受GPP和5 cm土壤温度的直接影响,其中GPP起主导作用,非生长季节生态系统
柴曦李英年段呈张涛宗宁石培礼何永涛何永涛
关键词:青藏高原CO2通量温度土壤含水量涡度相关
拉萨-林芝植被样带不同群落类型的细根生物量被引量:4
2009年
Fine root biomass was measured by soil core sampler in four community type on Tibetan Plateau,of which include two coppice of Betula platyphylla and Quercus aquifolioides,one shrub of Salix oritrepha,and one coniferous woodland of Pinus densata.The fine root density were Betula platyphylla of(785.9±290.4)g·m-2,Quercus aquifolioides of(801.0±279.5)g·m-2,Salix oritrepha of(376.0±146.0)g·m-2 and Pinus densata of(431.2±171.1)g·m-2.Result showed that the fine root density of two coppic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hrub and coniferous woodland.Dead fine root was 16.2% of the total fine root in Betula platyphylla,and the percentage were about 25% in other three type of forest.Distribution of fine root had the same pattern that high density of fine root appeared at 0~10 cm soil depth.
何永涛石培礼徐玲玲
关键词:细根生物量群落类型青藏高原
西藏高寒草甸冠层光合参数的遥感估算:站点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太阳辐射驱动的植物光合作用是所有生物圈功能的基础。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范围广,土壤碳密度高,气候变化剧烈,因此是高寒生态系统关键过程响应气候变化的指示器。然而,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主要参数,包括被冠层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占比(FPAR)、冠层消光系数(k)和冠层叶面积指数(LAI)季节动态的研究较为缺乏。利用2009–2011年太阳辐射各组分和植被叶面积指数观测,分别估算了位于西藏自治区当雄县一个典型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这三个光合参数,并与最新MODIS(collection6)遥感FPAR(FPAR_MOD)和LAI产品(LAI_MOD)进行了对比。此外,基于比尔–朗伯吸收定律和MODIS植被指数产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本研究介绍了一个纯遥感手段估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被冠层光合参数季节动态的方法。结果表明:2009–2011年该研究区高寒草甸日均FPAR分别是0.33、0.37和0.35,所有4个基于遥感的FPAR产品,包括FPAR_MOD、基于比尔–朗伯吸收定律(常数化消光系数为0.5)估算的FPAR_LAI,以及2个利用MODIS植被指数产品与FPAR地面观测(FAPRg)建立非线性统计模型估算的FPAR(FPAR_NDVI和FPAR_EVI)均对FPARg的年内季节变异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相比而言,FPAR_MOD严重低估了FPARg,低估量超过了FPARg本身的40%;FPAR_LAI也明显低估了FPARg,低估量将近20%,这主要是由于比尔–朗伯吸收定律中k值在整个生长季都被设置为常数0.5,因此用FPAR_LAI去校准FPAR_MOD在该高寒草甸不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通过遥感估算,该高寒草甸的k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变异范围是0.19–2.95。考虑k值的季节变化后,FPAR_NDVI和FPAR_EVI明显地提高了对FPARg的估算精度,二者对FPARg虽然有轻微的高估,但高估量均不到5%(RMSE=0.05)。基于植被指数(NDVI和EVI)模拟的FPAR和k的季节动态,利用比尔–朗伯吸收定律估算的植被叶面积指数(LAI_
牛犇何永涛张宪洲张宪洲杜明远
关键词:消光系数叶面积指数高寒草甸
滇中地区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比较研究被引量:26
2000年
分别测定了滇中地区两类代表性群落即高原水平带上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垂直带上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树种多样性 (Shannon -Wiener指数H ,Simpson指数D和α指数 ) ,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树种多样性 (H =2 .53± 0 .1 4 ;D =1 1 .76± 2 .85;α =8.1 2± 1 .72 )远高于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H =1 .52± 0 .35;D =3.88± 1 .90 ;α=3.4 4± 1 .31 )
何永涛曹敏唐勇杨国平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
藏北高原高寒草地草畜平衡评估方法比较被引量:4
2020年
放牧是世界各国利用草地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草畜平衡又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然而,草畜平衡评估方面的方法相对较少,而且往往忽略了非生物因素对牧草产量的动态影响。本研究将长期的野外数据与遥感数据以及温度和降水的气候记录相结合,量化了2000–2016年期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藏北高原高寒草地草畜平衡的影响。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是基于平衡理论的静态方法和基于非平衡理论的动态方法,同时还讨论了这两种方法在制定草地可持续管理潜在政策时的不确定性和缺陷。静态算法的结果表明,2000–2016年,除尼玛县(包括双湖县)外,所有县的草地都存在严重的过度放牧现象。相比之下,动态方法结果显示,2000–2016年仅有8年过度放牧,其余9年整个藏北高原高寒草地有盈余。此外,动态方法还发现藏北高原东南和西南地区县域的高寒草地过度放牧,而中部地区县域的高寒草地放牧较少,草地有盈余,这与实地调查结果一致。然而,对于受到人类不合理活动严重干扰的高寒草地,静态方法仍然值得推荐。
曹亚楠武建双张宪洲牛犇牛犇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高寒草地载畜量草畜平衡藏北高原
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3种高寒草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研究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3种高寒草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北高寒草甸、那曲高寒草原和当雄高寒湿地3种典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0-10 cm土壤,在实验室内进行土壤氮矿化培养试验。[结果]温度对青藏高原3种高寒草地土壤氮矿化影响显著,其中高寒草原土壤氮矿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高寒草甸和高寒湿地的土壤氮矿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氮素输入对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的影响不显著,而氮添加显著促进了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的土壤氮矿化速率。青藏高原3种不同高寒草地类型间的土壤氮矿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3种高寒草地的土壤氮矿化有不同表现的显著影响,且温度和氮素输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依赖于生态系统类型。
白洁冰徐兴良付刚宋明华何永涛蒋婧
关键词:氮矿化温度高寒草地青藏高原
西藏当雄河谷阳坡海拔梯度上植被光谱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以西藏当雄河谷阳坡海拔梯度上植被冠层光谱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海拔位置上植被光谱特征差异及物理含义,通过植被光谱特征的分层聚类分析,评估当雄阳坡植被垂直分布的遥感识别可行性。结果表明:水分指数(WI)、光谱红边位置(REP)、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与叶片水分含量、干重生物量、植被盖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不同植被类型间的WI,REP和NDVI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光谱特征集的分层聚类分析实现了阳坡12个样点逐级分类,其结果与地面调查基本匹配,表明所选择的植被光谱特征能够表征实验区垂直分布的植被类型差异,分析结果可为青藏高原植被垂直分布信息的遥感提取提供光谱特征的先验知识支持。
焦全军张兵刘良云何永涛胡勇
关键词:青藏高原光谱指数海拔梯度聚类分析
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理论载畜量被引量:4
2022年
准确模拟和预测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和理论载畜量对于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优化放牧管理至关重要。当前很多研究以围栏外草地AGB为基础,估算了青藏高原草地AGB的现存量。但是,牛羊啃食后的草地AGB现存量无法准确评估草地理论载畜量。围栏内草地不受家畜采食影响,其年际变率由环境因子驱动,可视为草地潜在AGB (potential AGB,AGB_(p)),更适用于草地理论载畜量的评估。本研究以青藏高原345个围栏内AGB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气候、土壤和地形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草地潜在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并对当前气候条件(2000-2018年)和未来20年(2021-2040年)4种气候变化情景(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下的草地AGB_(p)和高寒草地理论载畜量进行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算法可准确模拟当前气候条件下的青藏高寒草地AGB_(p)(R^(2)=0.76,P<0.001);2000-2018年青藏高寒草地AGB_(p)平均值为102.4 g m^(-2),时间上增加趋势不明显(P>0.05);AGB_(p)年际波动和生长季降水显著正相关(R^(2)=0.57,P<0.001),和生长季温度日较差显著负相关(R^(2)=0.51,P<0.001)。(2)当前气候条件下,青藏高寒草地平均理论载畜量为0.94 SSU ha^(-1)(standardized sheep unit ha^(-1));在过去20年约有54.1%草地理论载畜量呈提升状态。(3)和当前相比,未来20年青藏高原中部和北部草地AGB_(p)和理论载畜量呈下降态势。因此,建议未来在厘清气候变化影响下草畜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草牧业规划和管理,以缓解区域气候变化引起的草畜矛盾。
张宪洲李猛武建双何永涛何永涛
关键词:高寒草地承载力地上生物量气候变化青藏高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