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博

作品数:35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11篇烧伤
  • 7篇脂肪
  • 7篇纤维细胞
  • 7篇成纤维细胞
  • 7篇创面
  • 6篇血管
  • 5篇真皮
  • 5篇胶原
  • 4篇血管化
  • 4篇脂肪细胞
  • 4篇脂肪组织
  • 4篇伤创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大鼠
  • 4篇烫伤
  • 4篇烫伤创面
  • 4篇瘢痕
  • 4篇纤维化

机构

  • 32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上海市公安消...

作者

  • 33篇原博
  • 14篇陆树良
  • 11篇乔亮
  • 10篇王志勇
  • 7篇韦俊
  • 7篇宋菲
  • 6篇杨惠忠
  • 6篇姜育智
  • 6篇周增丁
  • 6篇王西樵
  • 5篇郇京宁
  • 5篇金曙雯
  • 5篇花兰女
  • 5篇李学川
  • 4篇廖镇江
  • 4篇史济湘
  • 4篇刘琰
  • 4篇刘英开
  • 3篇黄晓琴
  • 3篇青春

传媒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第八届全国烧...
  • 1篇第六届全国烧...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住院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回顾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收治烧伤儿童的临床资料,掌握流行病学规律,为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率寻找有效介入途径。方法归纳总结2003—2012年0~14岁烧伤儿童的住院病史,研究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烧伤类型、烧伤程度及部位、烧伤面积、是否接受手术、住院天数等。结果共纳入患者1 844例,其中1 112例(60.3%)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2008—2012年患者数为2003—2007年的2倍,以0~3岁居多,占73.8%;各年龄群中,热液烧伤仍为最主要烧伤类型;春季(29.6%)及夏季(26.7%)烧伤发生率较高。1 015例患儿烧伤累及上肢;575例患儿接受植皮等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共有7例电击伤行截肢(指)术;死亡7例,6例为热液烧伤,1例为火焰烧伤。结论绝大多数烧伤儿童(及重度烧伤)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随着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增长,烧伤患儿人数也在逐年增多;重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尤其是0~3岁儿童家庭的烧伤安全教育可能是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的有效手段。
原博缪明远杨惠忠郇京宁
关键词:儿童烧伤流行病学
烧伤治疗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浅谈现代烧伤治疗的新思路和探索
乔亮杨惠忠黄晓琴李学川原博周增丁郇京宁
短暂高糖环境暴露对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短暂高糖环境暴露对体外培养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有检测指标对应的细胞分组及处理如下:将第4代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12孔。对照组细胞采用含5mmol/LD-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培养7d;短暂高糖组细胞在含30mmol/LD-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2d,再改用含5mmol/LD-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5d;长时高糖组细胞采用含30mmol/LD-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培养7d。(1)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长时高糖组培养7d以及短暂高糖组培养2、7d细胞形态学变化。(2)培养0、2、4、7d,采用细胞存活率分析计数器检测细胞增殖率。(3)培养2d后进行划痕实验,划痕后继续培养,于划痕后0、24、48、72、96、120h测量划痕面积,计算后5个时相点细胞迁移率。(4)培养0、2、4、7d,采用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5)培养7d后再在基质胶上培养24h,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管样结构形成情况,并计算血管样结构长度、分叉点数量。(6)培养2、4、7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管化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TIMP-3)mRNA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1)对照组细胞培养7d,细胞呈卵圆形,铺路石样排列。短暂高糖组细胞培养2d,形态变细长,排列丧失铺路石样;培养7d仍保持细长,丧失铺路石样排列。长时高糖组细胞培养7d,形态变细长,排列丧失铺路石样。(2)培养0d,3组细胞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05)。培养2d,短暂高糖组和长时高糖组细胞增殖率相近(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培养4、7d,短暂高糖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率相近(P值均大于0.05),�
乔亮杨惠忠李学川黄晓琴原博周增丁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新生血管化难愈性创面
脂肪干细胞来源的条件培养基对TGF-β1共同干预下的真皮成纤维细胞致纤维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求脂肪干细胞来源的条件培养基(ASCs-C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共同干预作用下真皮成纤维细胞致纤维化能力的影响,初步明确脂肪干细胞参与调控真皮组织修复的旁分泌途径及内在机制。方法·在TGF-β1共同刺激下,用不同浓度的ASCs-CM干预真皮成纤维细胞,观察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1)、Ⅲ型胶原蛋白(COL-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观察HGF抗体对ASCsCM+TGF-β1促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ASCs-CM可抑制TGF-β1刺激下的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10%ASCs-CM+TGF-β1可抑制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100%ASCs-CM+TGF-β1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胶原尤其是COL-3的表达,亦可提高HGF m RNA水平。HGF抗体可抑制100%ASCs-CM+TGF-β1促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脂肪干细胞或可通过旁分泌途径对TGF-β1干预作用下真皮成纤维细胞致纤维化能力产生影响,高浓度的ASCs-CM能促进胶原合成和分泌,同时又能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宋菲原博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成纤维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
变性Ⅰ型胶原在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变性Ⅰ型胶原在人成纤维细胞(Fb)向肌Fb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烧伤瘢痕手术患者捐献的少量正常皮肤,组织块培养法获得人Fb,并进行传代培养,取第4代细胞进行以下实验。(1)取Fb,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胶原组和变性胶原组,每组10孔。正常胶原组Fb接种于正常Ⅰ型胶原包被的盖玻片,变性胶原组Fb接种于变性Ⅰ型胶原包被的盖玻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计算PCNA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2)另取Fb,同(1)进行分组处理,每组12孔,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3)另取Fb,同(1)进行分组处理,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微丝形态。(4)另取Fb,同(1)进行分组处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OB钙黏蛋白表达。(5)另取Fb,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胶原组、变性胶原组和普通玻片组,每组6孔。正常胶原组和变性胶原组Fb处理同(1),普通玻片组Fb接种于无胶原包被的盖玻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α-SMA和OB钙黏蛋白表达。(6)另取Fb,同(5)进行分组处理,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及α-SMA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1)变性胶原组PCNA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为(83±9)%,明显高于正常胶原组的(29±9)%(t=13.53,P〈0.01)。(2)变性胶原组Fb的增殖活性为0.32±0.06,明显高于正常胶原组的0.25±0.05(t=3.06,P〈0.01)。(3)正常胶原组Fb微丝均纵向平行排列,贯穿细胞长轴。变性胶原组Fb微丝更为密集、粗大。(4)正常胶原组Fb基本呈典型的长梭形;变性胶原组Fb形态发生变化,细胞明显铺展。变性胶原组Fb的α-SMA、OB钙黏蛋白表达较�
王志勇王西樵刘英开原博董叫云宋菲姜育智陆树良
关键词: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转归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前脂肪细胞是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一种未分化细胞,它可以依照能量需求增殖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它也可以向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成骨细胞转分化。细胞外基质(ECM)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外环境,其对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及转归具有重要的影响。脂肪组织受到创伤后,细胞外基质质与量的改变将对前脂肪细胞产生怎样的影响,它会不会朝着与修复相关的方向转分化,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揭示脂肪组织参与创伤修复的内在机制。
原博陆树良
关键词:前脂肪细胞细胞外基质转分化创伤修复
大面积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307例,观察年龄、性别、伤后就诊时间、急诊焦痂切开、烧伤指数、休克期切削痂手术、休克期延迟复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辅助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吸人性损伤、预防性气管切开、持续性乳酸升高、顽固性高钠血症、心肺疾患病史、糖尿病史等相关变量及其与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相关性,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出与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休克期延迟复苏(OR=1.747,95%CI1.822~7.431,P〈0.05)、持续性乳酸升高(OR=1.758,95%CI1.137-4.002,P〈0.05)、顽固性高钠血症(OR=2.985,95%CI1.074—6.782,P〈0.05)、中重度吸人性损伤(OR=14.764,95%C10.892~47.323,P〈0.05)及烧伤指数(OR=5.017,95%C11.075—23.572,P〈0.05)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进一步重视,早期及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有利于减少脓毒症的发生。
徐风瑞乔亮韩伟李学川原博郇京宁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
一种轧皮装置
一种新型轧皮装置,包括底座、轧皮装置和放置台,底座上装有龙门架,龙门架上方装有丝杆电机,丝杆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轧皮装置包括移动底板,移动底板活动连接在丝杆外表面,移动底板上装有导杆架和齿条架,导向架外表面通过套杆活动连...
周增丁原博薛磊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导致的创面难愈处理及抗生素选择策略
乔亮杨惠忠李学川黄晓琴原博周增丁
糖尿病大鼠深二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现象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研究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化现象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即分为正常组(对照组,n=30)和以链脲霉素(STZ)诱导的速发型糖尿病组(糖尿病组,n=30)。制备占总体表面积(TBSA)20%的深二度烫伤模型,分别取伤后1、3、7、10、14、21 d创面皮肤组织样本,行组织学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的血管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CD31抗原表达,以了解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结果伤后14 d,糖尿病组大鼠创面愈合较对照组显著延迟,为(31.5±1.0)%vs(59.4±4.2)%(P<0.01)。伤后1、3、7、14、21 d,糖尿病组新生血管化荧光密度值分别为1±0.1、7±0.8、12±1.4、15±2.1和17±1.8,对照组分别为8.5±0.5、35±1.5、60±3.0、72±3.4和72±3.4。各时间点糖尿病组创面血管化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各时间点两组创面组织中CD31抗原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糖尿病组大鼠仅少量血管内皮细胞周边有代表血管化的蓝色荧光微球。结论糖尿病深二度烫伤难愈创面存在血供不良特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与血管化低下的分离现象,其本质是新生血管形成障碍。
乔亮陆树良王志勇韦俊原博金曙雯花兰女廖镇江史济湘
关键词:糖尿病烫伤难愈创面血管化血管内皮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