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树良
- 作品数:333 被引量:1,707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EGF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 目的 探讨鼠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HE染色观察肉芽组织范围以了解成纤维细胞变化.结果 应用EGF组大鼠和对照组大...
- 刘琰陆树良王志勇杨奕敏乔亮金曙雯金再敏徐莉菊孔令雯廖镇江
- 文献传递
-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皮肤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ansglutaminase,tTG)在皮肤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检测来自整形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tTG的底物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增生性瘢痕皮肤和正常皮肤tTG的含量,免疫印迹检测增生性瘢痕皮肤和正常皮肤tTG的含量,SDS电泳DNSC荧光显色测定tTG的活力。结果:(1)免疫荧光显示,增生性瘢痕皮肤tTG的底物FN的含量较正常皮肤显著增高(P<0.01);(2)免疫组化显示,增生性瘢痕真皮组织tTG含量较正常皮肤显著增多(P<0.01);(3)免疫印迹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tTG含量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多(P<0.01);(4)增生性瘢痕组织tTG活性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与底物(胶原、FN)增加、tTG含量增多、活性增强、交联过度有关。
- 章伏生陆树良
- 关键词:瘢痕纤维连接蛋白
- 烧伤创面感染的新认识被引量:12
- 2015年
- 烧伤后发生的严重感染仍是目前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创面处理技术等综合治疗措施日趋成熟,烧伤创面脓毒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脓毒症病死率并未得到有效控制[1].烧伤创面严重感染是导致全身感染乃至脓毒症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烧伤创面感染再次深入了解.
- 向军陆树良
- 关键词:烧伤创面感染创面处理烧伤患者全身感染烧伤后
- 真皮“生物模板”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组织学观察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探讨真皮“生物模板”移植人体后的动态组织学变化。 方法采用真皮“生物模板”(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方法,修复深度烧伤病人切痂后创面,并以单纯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作对照,分别于术后1、2、3、4、6、8周,3、6、12个月取组织活检标本84例次;采用HE、Masson’s染色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对创面组织标本进行动态组织学观察。 结果真皮“生物模板”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后,修复细胞和血管循真皮模板胶原束间隙长入,新生胶原纤维排列较为规则有序,真皮修复后其结构接近正常真皮组织;而单纯自体薄皮移植修复创面后,真皮内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结论真皮“生物模板”可以诱导包括成纤维细胞等修复细胞长入模板,合成新生的胶原和血管,创面修复后形成具有和正常真皮结构相似的“新生真皮”。
- 向军胡庆沈青春陆树良廖镇江
- 关键词:真皮生物模板组织学观察
- 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通透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索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通透性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取患者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微血管基底膜电镜观察。另外,建立裸鼠瘢痕埋植模型,将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种植裸鼠皮下,4周后从裸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取出瘢痕组织剪碎,检测伊文思蓝光密度值。结果电镜观察可见:与正常皮肤微血管比较,瘢痕演变过程中微血管管腔逐渐狭小,基底膜逐渐增厚。成熟期瘢痕见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结构大致接近正常。伊文思蓝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皮肤通透性相比(0.85±0.21),早期和增生期瘢痕通透性逐步降低(0.63±0.16、0.38±0.08),消退期达到最低(0.13±0.04),成熟期有所升高(0.68±0.12)。结论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通透性逐渐降低,可能引起瘢痕组织逐步加重的缺血缺氧改变。
- 王西樵宋菲陈雪莲青春陆树良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通透性
- 精氨酸对烫伤小鼠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1994年
- 我们以8周龄、体重20克左右的 BALB/C 小鼠为实验对象,观察正常小鼠及烫伤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各种不同浓度精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后,对 ConA 反应性的变化,同时观察经不同含量精氨酸的饮食饲养后,烫伤小鼠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各种不同浓度精氨酸体外培养后,对 ConA 的反应性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精氨酸浓度的递增而增加;烫伤小鼠通过不同含量精氨酸的摄入,其脾淋巴细胞对 ConA 的反应性呈现不同的变化,其中以摄入占总卡量2%精氨酸组的淋转功能最佳。实验提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功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精氨酸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淋巴细胞最佳功能的表达需要一个最合适的精氨酸浓度.烫伤后脾淋巴细胞需要更高的精氨酸浓度才能表达其最佳功能。
- 陆树良鲍国春龚全明冯世杰孔令雯密磊史济湘
- 关键词:精氨酸烧伤淋巴细胞小鼠
- 削痂对深Ⅱ度烧伤局部生长因子释放及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4
- 1997年
- 为探讨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生长因子水平及创面愈合的影响,对7例烧伤患者深Ⅱ度创面中削痂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之创面组织在体外组织培养中释放EGF、bFGF、PDGF-AB水平进行检测和病理学观察。研究发现,削痂手术后创面组织释放EGF、bFGF、PDGF-AB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升高;局部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手术后创面新鲜肉芽形成和表皮修复程度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显著。实验提示,削痂手术可以增加创面局部组织释放EGF、bFGF、PDGF-AB,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 陆树良金曙雯青春史济湘丁长囡
- 关键词:烧伤削痂创面愈合
- 糖尿病对大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功能损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大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制作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测定伤后3、7、14 d和21 d的创面愈合率;观察两组表皮组织的组织学特征及厚度,测定两组角质形成细胞贴壁率、细胞周期、早期凋亡率、迁移能力,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蓄积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伤后7、14 d和21 d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P〈0.05).糖尿病组皮肤表皮细胞层次欠清晰,部分表皮细胞缺乏复层排列,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糖尿病组角质形成细胞12、24 h贴壁率显著下降(P〈0.05),进入G2/M期的细胞显著减少(P〈0.05),早期凋亡细胞的比例显著增高(P〈0.05),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大鼠表皮层中有大量的AGES蓄积.结论 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存在再上皮化受阻,这一现象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受抑有关.表皮层大量AGEs蓄积可能与糖尿病环境下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功能受抑有关.
- 宋振强王润秀于德民王鹏华陆树良田鸣谢挺黄飞杨国志
- 关键词:表皮
- 巨噬细胞活化与创面愈合被引量:11
- 2011年
- 巨噬细胞在创面愈合中扮演重要角色。巨噬细胞活化状态是其执行功能的主要工作状态,近年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具有经典巨噬细胞活化和替代性巨噬细胞活化两种活化方式。创面中巨噬细胞所呈现的不同活化状态影响了创面修复的结局。该文就巨噬细胞活化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进行综述。
- 缪明远牛轶雯陆树良
- 关键词:巨噬细胞活化创面修复
- 氧化应激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创面微环境中许多细胞都能不同程度的产生活性氧等自由基。观察氧化应激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有利于认识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体质量为200~220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由中科院上海动物实验研究所提供。②实验方法:取SD大鼠背部皮肤组织,消化分离表皮真皮,剪成0.1cm×0.2cm真皮块,置于含体积分数为0.10 FBS的DMEM培养瓶中,在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每周换液2次。约7~10d后,成纤维细胞逐渐从真皮块中迁移出来,并且大量增殖,待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生长融合成片,用0.05%胰酶-EDTA消化,用含体积分数为0.10FBS的DMEM终止消化,离心后,按1∶3分装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培养24h后,分别以20,50,100,150μmol/LH2O2干预成纤维细胞,另设空白对照(不加H2O2)及调零组(只加Hank’s液不加细胞)。③实验评估:采用MTT法观察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FH-DA进行活性氧检测,脂质过氧化物测试盒测试细胞丙二醛含量。结果:①MTT法观察细胞活力:随着H2O2浓度增加,成纤维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各H2O2干预组吸光度值均较空白对照组低(P<0.01)。②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μmol/LH2O2干预组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100μmol/LH2O2干预组细胞凋亡明显升高(F=47.78,P<0.01)。③细胞内活性氧的测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100μmol/LH2O2干预组细胞活性氧产生明显升高(F=166.557,P<0.01,P<0.01)。④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测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μmol/LH2O2干预组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100μmol/LH2O2干预组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F=5.756,P<0.01)。结论:氧化应激能导致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抗氧化治疗可以作为难愈性创面�
- 杨国志王润秀林源陆树良梁自乾刘达恩葛奎乔亮宋振强黄飞
- 关键词:氧化应激成纤维细胞活性氧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