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作品数:864 被引量:6,590H指数:42
相关作者:刘正光张云王湘玲肖云南伍雅清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93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4篇语言文字
  • 126篇文化科学
  • 112篇文学
  • 36篇经济管理
  • 25篇哲学宗教
  • 8篇艺术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7篇历史地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军事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0篇英语
  • 129篇翻译
  • 95篇语言
  • 94篇教学
  • 42篇文化
  • 38篇汉语
  • 31篇语义
  • 30篇商务
  • 28篇习得
  • 26篇英语教学
  • 26篇语言学
  • 25篇英译
  • 24篇词汇
  • 23篇外语
  • 22篇隐喻
  • 22篇商务英语
  • 22篇教育
  • 20篇大学英语
  • 16篇语法
  • 12篇实证

机构

  • 810篇湖南大学
  • 16篇湖南师范大学
  • 13篇长沙理工大学
  • 9篇中南大学
  • 7篇西南民族大学
  • 6篇湖南文理学院
  • 6篇湖南涉外经济...
  • 6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南开大学
  • 4篇北京外国语大...
  • 4篇广东外语外贸...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湖南工程学院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湖南科技学院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武汉轻工大学
  • 3篇长沙师范学院

作者

  • 52篇刘正光
  • 28篇王湘玲
  • 25篇朱健平
  • 24篇肖云南
  • 20篇陈晓湘
  • 16篇莫再树
  • 15篇李伟荣
  • 15篇余小强
  • 14篇曾涛
  • 14篇王敏琴
  • 12篇宋晓春
  • 12篇伍雅清
  • 11篇谭琼琳
  • 11篇黄晓燕
  • 10篇陈晞
  • 9篇张云
  • 9篇张文忠
  • 9篇陶明星
  • 9篇刘晓玲
  • 8篇唐菱

传媒

  • 15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6篇外国语
  • 26篇外语与外语教...
  • 25篇大学教育科学
  • 18篇外语教学
  • 13篇外语研究
  • 12篇海外英语
  • 11篇外语界
  • 1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1篇科教文汇
  • 10篇当代语言学
  • 10篇解放军外国语...
  • 10篇国外英语考试...
  • 9篇四川外语学院...
  • 9篇文教资料
  • 8篇现代外语
  • 7篇求索
  • 7篇山东外语教学
  • 7篇邵阳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6篇2023
  • 26篇2022
  • 29篇2021
  • 23篇2020
  • 23篇2019
  • 28篇2018
  • 29篇2017
  • 27篇2016
  • 27篇2015
  • 37篇2014
  • 31篇2013
  • 27篇2012
  • 31篇2011
  • 30篇2010
  • 30篇2009
  • 44篇2008
  • 30篇2007
  • 40篇2006
  • 38篇2005
8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条件与因果关系的接点被引量:1
2016年
时间、条件、因果、转折之间由交叉的相似性网络构成了一个统一关系范畴。反映在复句中即以时间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构成了一个意义连续体。本文以条件与因果关系的接点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假设以及假设验证的过程,确立了接续助词「カラ」为日语时间条件和因果关系接点,此后通过分析"X(前件)+接续助词カラ+Y(后件)"结构中所包含的主体性意义与客体性意义,考察了「カラ」的多意义用法间的连续性,从而明确了条件关系与因果关系之间连续性产生的原因。
苏鹰
关键词:因果主体性客体性
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65所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自设立十年来发展迅速,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一再受人诟病。因此,从管理者视角全面了解本科院校中商务英语教师队伍的情况,并从生师比、专任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教龄和年龄结构等方面进行剖析,有助于应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出现的师资匮乏、非专业化严重、师资结构不合理等严峻问题。精心组织在职培训,提高师资素质;优化整合师资,构建梯队化教研团队;注重校企合作,提高商务实践能力;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评机制,激励教师进步等是优化师资队伍、为商务英语学科建设服务的良好对策。
李蒙蒙胡凌
关键词:商务英语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教师管理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149
2005年
本文对20多年来(1980—2003)刊登在国内主要外语期刊上有关外语学习动机的文章进行了检索统计,同时也时相关的论文集和著作进行了查阅,结果显示:(1)研究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研究内容和研究规模呈发展趋势;(3)研究方法以横断、静态研究为主;(4)研究时象侧重于在校本科学生;(5)研究以小而详的研究样本为主。分析表明,目前研究存在研究视角不够大、研究对象不够广、测试手段不够完善等问题。最后,文章就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王晓旻张文忠
关键词:外语学习动机
谁在翻译?——女性主义译论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被引量:4
2010年
中西传统译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性别歧视,女性和译者同样处在相对低下的地位。女性主义译者从性别的视角入手对传统译论中的原作与译作及作者与译者的关系进行了重新阐释,并积极彰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在提升女性地位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翻译及译者的地位。然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做法过于偏激,过于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做法导致了对读者的忽视。
游晟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译者主体性
隐喻理解模式研究述评被引量:4
2005年
隐喻理解是隐喻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认知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们提出了十多种模式和理论。其理论贡献和实际价值如何?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今后研究的方向在哪?为了勾勒出一个明晰的轮廓,根据其理论基础、处理假设、理论贡献与存在的问题对相关模式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与评论,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对隐喻映射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2.关键概念的内涵表述不明晰;3.基础研究有待加强;4.研究方法应更科学;5.研究视野应扩大。
刘正光
关键词:隐喻
翻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实证研究——基于探究共同体模式
2023年
本文针对翻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以“探究共同体”理论为框架,构建探究共同体模式,并实施教学实验来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实验选取“翻译技术实务”课程两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与控制组,综合运用击键记录、屏幕记录、回溯性报告、问卷及访谈等工具收集定量与定性数据,从问题解决视角分析该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发现,探究共同体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翻译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具体表现为实验组学生识别出更多宏观翻译问题,且倾向于使用监控及推理等更高层次的认知策略来解决翻译问题,其译文质量评分更高。而控制组更关注微观翻译问题,倾向于采取网络检索等微观策略,译文质量评分较低。此外,问卷及访谈表示,实验组对探究共同体模式持积极态度,认为该模式对其克服翻译学习焦虑、增强学习信心、提升翻译问题解决能力具有较大帮助。
王湘玲沙璐
关键词:翻译教学
认知科学中的连通理论被引量:10
2002年
在全面剖析认知科学中的连通论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解释作用及不足之处。尽管二语习得中人们更多地依赖于语言的表层形式,但普遍语法仍影响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普通语法与连通论在对二语习得的解释中各有侧重点,各具优势,只有分别将静态与动态两种语言习得模式结合起来,才最具说服力。
曾涛
关键词:普通语法二语习得
文化翻译表现论视阈下中国特色比喻词的汉英口译策略
2021年
在汉英口译实践中,由于中英语言与文化的巨大差异,外国听众很难理解中国特色比喻词所承载的独特文化意象,这导致口译员面临文化不可译性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使用文化翻译表现论对近年国家新闻发布会发言稿中的中国特色比喻词及其译文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其文化不可译性难题可通过直译加意译、通感直译、提炼文化意象、替换文化意象和去除文化意象五种口译策略得以解决。
陈曦陈千谦
关键词:文化不可译性
音义学:研究音义关系的一门学科被引量:65
2002年
本文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辩证关系出发 ,介绍了西方语言学界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音义学。音义学是研究语言符号音和义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边缘分支学科。本文论述了这门学科存在的语言哲学基础、历史渊源、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认为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语言本质 ,丰富语言象似性学说 。
贺川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象似性任意性
周作人的日本民俗文化研究及其特色被引量:1
2014年
由于个性气质、主观心理、传统文化、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崛起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周作人对日本的民间文学艺术、民俗风习、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极为偏爱和依恋。他对日本民族和日本民俗文化有独特的认识、理解和评价,甚至"超出日本人之上"。他对研究对象倾注着浓厚的兴趣和喜爱,善于在中日文化的比较、印证与反思中阐释其历史联系,其研究著作喜欢采用文学笔法,在闲适的谈话中作出自己的情感评价。
王妍妍夏艺
共8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