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作品数:89 被引量:197H指数:7
相关作者:陈童冯雪赵欣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湖北大学教育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哲学宗教
  • 20篇文化科学
  • 16篇医药卫生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心理
  • 7篇道德
  • 7篇心理学
  • 7篇情绪
  • 7篇理学
  • 7篇儿童
  • 6篇脑机接口
  • 6篇教育
  • 6篇创造力
  • 5篇思维
  • 5篇文化
  • 4篇道德判断
  • 4篇心理测量
  • 4篇智能手机
  • 4篇社会
  • 4篇视觉
  • 4篇手机
  • 4篇无意
  • 4篇无意识
  • 4篇脑电

机构

  • 88篇清华大学
  • 7篇安顺学院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湖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孙霁
  • 3篇班永飞
  • 3篇陈小刚
  • 3篇高小榕
  • 3篇伍珍
  • 2篇张丹
  • 2篇张丹
  • 2篇傅世敏
  • 2篇袁杰
  • 2篇王毅军
  • 1篇麻彦坤
  • 1篇王孟成
  • 1篇杨文登
  • 1篇李洁
  • 1篇曾红
  • 1篇江铭虎
  • 1篇傅安国
  • 1篇佐斌
  • 1篇陈菁菁
  • 1篇刘嘉

传媒

  • 7篇心理科学进展
  • 5篇科技导报
  • 4篇科学通报
  • 3篇中国特殊教育
  • 3篇中国社会心理...
  • 3篇早期儿童发展
  • 3篇第十八届全国...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心理科学
  • 2篇心理与行为研...
  • 2篇心理研究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第十九届全国...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年份

  • 12篇2023
  • 15篇2022
  • 14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初探——来访者与咨询师双视角分析
前言:心理咨询本土化是我国心理咨询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本研究探讨两个问题:1)我国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是否体验到文化冲突,以及体验到什么文化冲突;2)我国心理咨询师采用本土化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演绎性主题分析了对...
李牧阳国泽宇谢燮雷霆董韫韬臧寅垠
关键词:心理咨询主题分析心理健康服务
基于视网膜映射的视觉脑机接机新范式探索
视觉脑机接口是最具应用潜力的脑机接口范式之一。大多数视觉脑机接口范式基于通讯调制解调原理设计实现,每一个指令对应一个按特定编码方式呈现的视觉刺激。本研究探索了基于视网膜映射的新范式:当被试注意与某视觉刺激呈现不同方位的视...
张丹
关键词:脑机接口视觉诱发电位
文献传递
用自我效能感来克服无助感
2020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事件,无力感往往是普遍的情绪。我们有想要去做点什么的愿望,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去做,或者说我们对去做什么也有一点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种无力感。宾州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称这类状态为“习得性无助感”。所有的无力感都是习得的,即无力感是后天的,不是一种先天的自然的反应,它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间.在经验中间慢慢产生的--种乏力的感觉,做什么好像都没用.什么好像都不能做,这个时候就慢慢产生无力感。既然无力感是一种后天体会,那么它也可以通过后天的体会来加以改变,所以我们自己可以培养.恢复我们的有力感、自我效能感。
彭凯平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感自我效能感心理学家后天
“教育观念大讲堂”之十四:转变一点点,就能大不同——如何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保持孩子的创造力
2023年
“人人都有创造力”,你相信吗?去年夏天,有位姥爷带着自家的外孙女来我们研究中心参加关于儿童创造力的研究。在这个研究中,我们请这位姥爷填写了一份问卷并要求他给一些描述,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进行评分。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这位姥爷碰到如“我觉得我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的描述时,他的回答是“完全不同意”。
白红红高杨蒋黛兰
关键词:儿童创造力教育
如何培养早期儿童的创造力
2022年
我国政府不断呼吁科技创新,世界五百强企业持续渴求创新人才.这些都表明,创造力是当前社会亟须的关键能力.然而,如果我们认为创造力无法通过学习获得,我们又如何满足社会对创造力的需求呢?在本文中,我们对最新的科学研究进行概述,并基于研究证据指出:个体(即使是早期儿童)的创造力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得到培育和发展.首先,我们指出,普通人和家长经常错误地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天赋且无法改变.然而,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个体其实可以通过学习有效地发展创造力.其次,我们回顾了当前关于0~3岁幼儿的实证研究,发现即使是低龄幼儿,也可以通过发散思维及创造性工具使用行为等形式表现出创造力.最后,我们基于既往研究证据制定了一份行动清单,以期指导家长及其他教(养)育者如何在家中、学校和游戏场地及时发现孩子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以更好地发展孩子的创造力.这些基于研究证据的育儿实践可以为更好地培育未来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红红Stella Christie
关键词:幼儿创造力父母发散思维
为什么婴幼儿爱问"为什么"
2022年
1~3岁的婴幼儿总是问很多让人觉得难以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他们要问问题?养育者和教育者又该如何回应他们的问题?婴幼儿的问题给成人提供了了解婴幼儿认知阶段和发展的机会.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回顾过往关于婴幼儿提问和成人的回应对婴幼儿思维的影响的科学研究.首先,研究证明婴儿甚至在会说话之前就会问问题了,这说明他们的好奇心和主动的求知欲早已存在.其次,婴幼儿的提问并不是随机的;相反,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挑选问什么和问谁.最后,成人对于婴幼儿问题的回应十分重要:成人的回应不仅可以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发展,还可以让他们借此评估成人作为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基于科学证据,我们还对成人应如何回应孩子提供了切实的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整体而言,科学地理解婴幼儿的"为什么",可以帮助养育者和教育者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做出更有助于促进婴幼儿学习的回应.
高杨阙可鑫Stella Christie
关键词:婴幼儿
早期玩耍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2022年
世界各国的儿童都会花大量的时间玩耍,玩耍行为具有跨种族、跨文化、甚至跨物种的普遍性.大量研究发现,玩耍不仅是一种娱乐行为,而且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文献总结介绍0~3岁期间最常见的三种玩耍:身体玩耍、客体玩耍和社交玩耍,以及这三种玩耍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益处.第一,身体玩耍指儿童通过肢体进行的玩耍.它能让儿童全面感知世界,并且给儿童带来身心挑战.第二,客体玩耍指儿童玩玩具或其他物体的行为.儿童通过客体玩耍锻炼运动技能(尤其是精细动作技能)和知觉-行动能力.此外,儿童还可以从客体玩耍中探究世界的不确定性,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第三,社交玩耍指儿童与他入一起进行的玩耍.儿童从社交玩耍中锻炼社交能力,包括理解他人的思想与行为,以及提升语言交流能力.本文详细阐述了这几种玩耍促进婴幼儿学习的具体机制,并向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提出基于科学证据的养育建议.最后,本文强调玩耍是一种主动性的学习.鼓励玩耍即引导儿童成为凭借好奇心去探索和发现的主动学习者,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吕金云方艺瑾樊薇薇杨慧颖Stella Christie
关键词:玩耍婴儿幼儿
迷信降低义务论倾向:从补偿控制理论解释迷信的道德功能
基于补偿控制理论,迷信对人们的道德生活可能具有补偿控制功能,特别是对于无宗教信仰的群体。从道德双加工模型可知,如果内在控制感得到补偿,那么,认知控制感就会增强,从而启动其更大意愿程度去接受有牺牲的道德提议,如牺牲一个人而...
刘传军廖江群
关键词:控制感迷信道德判断
文献传递
算法拒绝的三维动机理论被引量:5
2022年
算法拒绝意指尽管算法通常能比人类做出更准确的决策,但人们依然更偏好人类决策的现象。算法拒绝的三维动机理论归纳了算法主体怀疑、道德地位缺失和人类特性湮没这三个主要原因,分别对应信任、责任和掌控三种心理动机,并对应改变算法拒绝的三种可行方案:提高人类对算法的信任度,强化算法的主体责任,探索个性化算法设计以突显人对算法决策的控制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以更社会性的视角探究算法拒绝的发生边界和其他可能动机。
张语嫣许丽颖喻丰丁晓军邬家骅赵靓
关键词:心理动机
老庄思想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异同
2022年
老庄思想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思想;弗洛伊德思想是西方精神分析的代表思想。这两种思想跨越了地域与时代,在众多思想流派中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主要从宏观的层面比较两者的异同,首先分析了思想体系的建构方式,接着比较了两种思想主要内涵与追求,最后从外界非议看待人们对两种思想的偏见。
王思雯
关键词:老庄思想道家弗洛伊德人性心理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