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院人文学院
- 作品数:213 被引量:249H指数:7
- 相关作者:孙玉双申明秀钱明芳周涵孙琴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对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伦理问题的思考被引量:7
- 2016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人类已进入自媒体时代。目前,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虚假新闻信息泛滥等问题,暴露了自媒体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伦理问题。本文将以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存在的伦理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监督作用、建立自媒体新闻良性传播的伦理规范等解决措施。
- 钱明芳
-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传播伦理
- 路过繁华:柳永词中的太平气象再解读
- 2022年
- 柳永词中保留了大量歌咏升平之作,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词是宋真宗、宋仁宗盛治下的产物,有些学者则认为柳永的升平之词具有谀圣性。对比柳永在京供职前后的汴京词作,就能发现汴京供职之前,柳永笔下的汴京书写多是凄苦的离别之辞,之后则多为颂德之作,二者截然不同。柳永在汴京之时,正值宋夏战争之际,他笔下太平繁华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并不相符。细加分析可知,这是其太常礼院职责所在,也是符合仁宗的文学期待的需要。但是柳永在京供职时间非常短暂,他留下的这些词作被政治家利用成为后世标榜仁宗的政治资源。所以,在文史的双重镜像下,我们很难通过柳永之词看到仁宗“盛世”的本来面貌。
- 王雨非
- 关键词:词作重读
- 泰州戏曲类非遗文旅融合的价值及途径被引量:5
- 2023年
- 泰州是梅兰芳大师的故乡,被誉为“梅郎故里·戏曲圣地”。以因梅兰芳、孔尚任和柳敬亭而勃兴的“梅桃柳——戏曲三家村”戏曲文化,已成为泰州地域最具代表的文化遗产。同时,特色鲜明、绵延至今的戏曲文化也为泰州城市文化的繁荣昌盛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土壤。一、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优势(一)轨迹完整的“戏曲之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 钱成夏志凤
- 关键词:孔尚任戏曲文化柳敬亭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范小青新世纪小说的荒诞性
- 2017年
- 范小青的小说在新世纪做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从小巷文学的温和柔美,转变为充满荒诞色彩的坚硬犀利。她的小说在情节、细节、语词等三个形象层面的构筑中,力图处处展示生存现实的荒诞性。小说人物为了保持自我身份,避免被荒诞世界吞噬,表现出了多样的荒诞世界观,可以说他们的荒诞行为实际上是他们荒诞思维模式的结果。
- 沈滨
- 关键词:情节语言荒诞
- 敦煌写卷王梵志诗中的“共用”修辞现象
- 2020年
- “共用”修辞是一种言语组合的艺术,敦煌写卷王梵志诗中的“共用”修辞现象一直未能引起方家的重视。事实上前贤时彦对王梵志诗的误校、误释、误解,有些正是不明“共用”修辞所致。掌握“共用”修辞现象,不仅对阅读理解王梵志诗很重要,同样对阅读欣赏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也很重要。同时,洞悉这种修辞方式,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古文表达的思想信息。
- 曹翔
- 关键词:王梵志诗修辞
- 文学文本四维论被引量:5
- 2016年
- 文学文本理论的嬗变影响着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从作品走向文本,又从文本回归作品都拓展了人们对文本理论的认识。文论史上几乎所有像样的文本分析理论都有偏执倾向,各执一端不计其余的文本研究固然入思敏捷,但也往往漏洞百出。在综合考量文学文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本四维论,指的是完整的作品或文本构成应是"四合"而成,包含虚、实、纵、横四个维度或四个层面。四维合一的文本观揭示了文学文本的复杂本性,敞开了文学批评的空间,丰富了文学史的叙述。
- 金宏宇耿庆伟
- 关键词:文本
- 生前预嘱的法理阐释被引量:42
- 2013年
- 生前预嘱的法律正当性系基于"人性尊严"、"自由权"、"隐私权"推导出来的病患自主权。病患自主权本质上是自主与他主共同形成的"关系性自主";病患自主权受到"公共利益"、"最佳利益原则"、"医疗父权主义"的克减。知情权是实现自主权的前提条件。从域外经验看,专门立法、普通法规则以及持续代理制度是生前预嘱立法技术的三种通道。订立生前预嘱的主体能力应以认知能力作为判断标准。
- 韦宝平杨东升
- 关键词:知情同意自由权
- 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 2019年
-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运用已经十分普及,这对我国传统的阅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渐渐地舍弃书本阅读,改为网络时代下的电子阅读方式。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的使用它,才可以为人们的发展做出保障,而本文则是就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为议题展开讨论。
- 瞿慧雯
-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 乾嘉时期泰州仲氏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学生态论
- 2018年
- 仲氏闺秀的诗歌创作具有家族性特征,也表现出对于女性生活和情感特质之外的风雅化审美取向等文学生态特征。在《仲氏闺秀集》中,女诗人们文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表现为一门联吟:家族成员之间唱和、赠酬而作的诗作数量占有较大的比重,同题分咏的创作情形在诗歌中也有着多处描写。仲氏家族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分字分韵、题辞题画及吊古咏史等才学化的突出特征,尤以《秋柳和渔洋山人韵》等诗作可视为此种文学生态之下仲氏闺秀诗歌写作及其审美趋向的代表。
- 贺闱
- 关键词:家族风雅文学生态
- 宋之问《函谷关》诗证伪
- 2023年
- 季振宜《全唐诗稿本》(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1665页)、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58页)载宋之问《函谷关》诗云:“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陶敏、易淑琼《宋之问集校注》指此诗宋集诸本未收,不类宋氏诗风,因无确证,仍列为“备考诗文”(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64页)。
- 孙利政
- 关键词:《全唐诗》宋之问出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