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

作品数:828 被引量:4,220H指数:24
相关作者:吕兆启陈丹贺羽杜永凯陈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78篇农业科学
  • 71篇化学工程
  • 55篇医药卫生
  • 52篇文化科学
  • 50篇生物学
  • 43篇理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05篇抗氧化
  • 84篇活性
  • 72篇牛蒡
  • 60篇多糖
  • 48篇抗氧化活性
  • 47篇食品
  • 42篇响应曲面
  • 39篇抗氧化性
  • 38篇响应曲面法
  • 37篇发酵
  • 34篇原子
  • 34篇原子吸收
  • 34篇纯化
  • 32篇蛋白
  • 32篇响应面
  • 32篇酶法
  • 32篇超声波
  • 31篇黄酮
  • 27篇饮料
  • 26篇酶法提取

机构

  • 812篇徐州工程学院
  • 10篇安徽省微生物...
  • 9篇江南大学
  • 7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7篇邳州市金大地...
  • 6篇江苏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维维食品饮料...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江苏智荟生物...
  • 4篇江苏久思乡食...
  • 4篇徐州技源天然...
  • 4篇江苏康能生物...
  • 4篇江苏君乐宝乳...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19篇李超
  • 104篇王卫东
  • 97篇马利华
  • 81篇秦卫东
  • 76篇苗敬芝
  • 68篇宋慧
  • 65篇陈学红
  • 65篇董玉玮
  • 64篇陈尚龙
  • 63篇曹泽虹
  • 61篇孙月娥
  • 59篇唐仕荣
  • 54篇邵颖
  • 54篇陈宏伟
  • 53篇陈安徽
  • 52篇李勇
  • 45篇高兆建
  • 45篇赵节昌
  • 43篇郑义
  • 41篇刘全德

传媒

  • 131篇食品科学
  • 83篇农业机械
  • 61篇食品工业科技
  • 43篇食品工业
  • 42篇粮油加工
  • 39篇食品科技
  • 37篇中国食品添加...
  • 36篇中国调味品
  • 25篇安徽农业科学
  • 2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1篇农产品加工
  • 20篇食品与发酵工...
  • 12篇科学养鱼
  • 8篇徐州工程学院...
  • 8篇教育教学论坛
  • 7篇食品与机械
  • 7篇中国食品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肉类研究
  • 5篇保鲜与加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2篇2021
  • 18篇2020
  • 61篇2019
  • 35篇2018
  • 29篇2017
  • 26篇2016
  • 15篇2015
  • 27篇2014
  • 55篇2013
  • 86篇2012
  • 124篇2011
  • 121篇2010
  • 87篇2009
  • 35篇2008
  • 23篇2007
  • 26篇2006
  • 17篇2005
  • 6篇2004
8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芦笋复合汁的研制
2012年
对芦笋、苹果和橙子复合汁的配方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汁不适合与芦笋汁复配,在加入少量橙汁的基础上,将25%的芦笋汁、71.4%的苹果汁与3.6%的糖复配后,复合汁的口感较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亲水胶体对芦笋复合汁稳定的配方,当复合汁中加入0.08%黄原胶、0.06%甲基纤维素钠和0.04%琼脂后其稳定性最好。
顾增权陈文华朱连涛王卫东
关键词:芦笋复合汁稳定性
大文化观视阈下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集中在对学生"三观"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校园育人环境的营造上,大部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课堂教学脱节,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密,导致师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现阶段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大文化观"理念引领下,把专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造出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
黄刚张娇
关键词:大文化观专业文化校园文化
基于4-氨基吖啶酮小分子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以往的研究进一步设计合成了一种Cu^(2+)小分子传感器4-((3-甲氧基-4-羟基苄亚基)氨基)吖啶-9(10H)-酮(4-AAVS)。该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确认。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4-AAVS在水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pH 6.24~8.0的水溶液体系中,该化合物对Cu^(2+)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利用荧光滴定实验可得,该化合物和Cu^(2+)的配位比为2∶1,离子浓度在0.1~0.4×10^(-6)mol/L时,线性相关系数R=0.988 89,最低检出限为1.8×10^(-9)mol/L。
田林盛风涛黄天姿颜金雷杨正茂李昭
关键词:水溶液CU2+
共固定化亚硝化-反硝化细菌工艺及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共固定化细胞技术,以海藻酸钠共固定化亚硝化-反硝化细菌,研究了共固定化工艺条件及其在模拟污水中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共固定化亚硝化-反硝化细菌最佳工艺条件为4.5%海藻酸钠和2.1%氯化钙共固定化细胞,接种量为3个/m L培养基,接种于装有140 m L模拟污水液体培养液的250 m L三角瓶中,最佳p H为8,最佳培养温度30℃,110~140 r/min培养。54 h时氨氮去除率为95.95%,78 h时亚硝态氮去除率为95.82%。共固定化小球可重复使用3次、低温对共固定化后菌种脱氮性能的影响较小。
边阁徐笑笑苗敬芝涂宝军董玉玮
关键词: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脱氮
学院主导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工作路径探析被引量:3
2016年
传统的以学校为主导的垂直、集中管理的学生工作模式,限制了二级学院开展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指导、学院主导、教师引导"的学生工作模式能充分调动学校、学院和教师的积极性,统筹整合三方面的资源优势,是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文章系统探讨和分析了学院主导下的学生工作模式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提出了"树立三种理念、建设三支队伍、服务三类群体、形成三个特色"的"3333"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工作模式。
黄刚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
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选育内切型菊粉酶高产菌株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技术选育内切型菊粉酶高产菌株,以I200913作为出发菌株(酶活为0.413 u/m L),研究了在不同酶配比酶解液、不同酶解温度、不同酶解时间的条件下,对原生质体制备、再生以及内切型菊粉酶酶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酶配比为:纤维素酶0.7%+蜗牛酶0.2%+溶菌酶0.1%=1%,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5h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率最高,为22.32%。在酶配比为:纤维素酶0.7%+蜗牛酶0.2%+溶菌酶0.1%=1%,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5h条件下,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为16.02%。在酶配比为:纤维素酶0.7%+蜗牛酶0.2%+溶菌酶0.1%=1%,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5h条件下,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内切型菊粉酶酶活最高为0.598 u/m 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8%。
曹泽虹董玉玮王春艳
关键词:黑曲霉原生质体酶活
细脚拟青霉深层发酵菌丝体核苷类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以已知核苷为标样,并以冬虫夏草生药作对比,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细脚拟青霉RCEF0441深层发酵菌丝体中核苷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脚拟青霉RCEF0441菌丝体中主要含有胞苷、尿苷、鸟苷、肌苷、胸苷和腺苷6种核苷,其中胞苷的含量为冬虫夏草生药的3倍左右,肌苷和鸟苷的含量则分别是冬虫夏草生药的7和9倍左右,尿苷和腺苷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品冬虫夏草生药(p<0.05)。
陈安徽邵颖樊美珍吴海亮
关键词:细脚拟青霉菌丝体核苷
红茶菌发酵山药枸杞果醋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以山药和枸杞为原料,榨汁后按一定配比混匀,采用红茶菌对其进行发酵,制备山药枸杞果醋。经试验探究得出山药汁与枸杞汁的最佳配比为4:6。选取红茶菌的接种量、初始糖度和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果醋的总酸含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果醋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山药枸杞果醋的最佳发酵工艺为:红茶菌接种量17%,初始糖度18%,发酵温度30℃,该条件下制得果醋的总酸含量为4.65 g/dL,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果醋具有独特的果香和醋香,且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张文莉张文莉巫永华巫永华秦杰
关键词:红茶菌山药枸杞果醋
共固定化双酶水解芝麻粕蛋白制备复合氨基酸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共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选择合适的固定化工艺,研究水解芝麻粕蛋白的优化条件和共固定化双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共固定化双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3 g.dL-1,戊二醛25 g.L-1,氯化钙0.2 g.dL-1,酶活力回收率为51.28%;水解芝麻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5,pH 6.0,温度60℃,时间7 h,加酶量5 g.dL-1,氨基氮含量最高为20.65 m g.-g 1,共固定化酶重复使用6次,酶活力仍保持50%以上。
高明侠苗敬芝曹泽虹董玉玮吕兆启
关键词:水解
酶膜生物反应器制备抗凝血酶蛋清水解物的研究
2010年
采用酶膜生物反应器(EMBR)制备抗凝血酶蛋清水解物,并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优化工艺。在0.13~0.15MPa条件下,采用L18(37×21)混合水平正交试验考察底物质量分数、酶质量分数、pH值、温度、滤过液流速和水解时间对蛋清水解物的抗凝血酶生物活性的影响,并用多层前馈网络(BP神经网络)对EMBR酶解的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获得抗凝血酶水解产物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底物质量分数1%、酶质量分数1%、pH8.0、温度55℃、滤过液流速10mL/min、水解时间4h时,产物的最低抗凝血酶IC50预测值为10.43mg/mL,与实测值仅相差4.03%,说明采用EMBR制备蛋清酶解物的方法可行,并经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优化得到了抗凝血酶蛋清水解物的最优制备条件。
杨万根程云辉王璋
关键词:蛋清抗凝血酶活性
共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