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作品数:1,773 被引量:9,390H指数:43
相关作者:王华李华张振文房玉林刘延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0篇期刊文章
  • 314篇会议论文
  • 15篇标准
  • 5篇专利

领域

  • 84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93篇农业科学
  • 112篇经济管理
  • 112篇生物学
  • 48篇文化科学
  • 46篇理学
  • 35篇化学工程
  • 28篇医药卫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政治法律
  • 4篇建筑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690篇葡萄
  • 680篇葡萄酒
  • 284篇酿酒
  • 175篇酿酒葡萄
  • 173篇酒葡萄
  • 161篇发酵
  • 155篇酵母
  • 150篇赤霞珠
  • 148篇香气
  • 141篇果实
  • 113篇红葡萄
  • 112篇红葡萄酒
  • 92篇香气成分
  • 82篇酿酒酵母
  • 80篇酚类
  • 78篇花色
  • 78篇果实品质
  • 72篇抗氧化
  • 72篇酚类物
  • 67篇栽培

机构

  • 1,75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河南科技学院
  • 13篇楚雄师范学院
  • 13篇宁夏大学
  • 1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2篇华夏长城葡萄...
  • 1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北京理工大学
  • 9篇杨凌职业技术...
  • 9篇茅台学院
  • 9篇新疆维吾尔自...
  • 9篇新疆农业科学...
  • 8篇青岛大学
  • 8篇渭南职业技术...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学研究院
  • 8篇新疆中信国安...
  • 8篇吐鲁番楼兰酒...

作者

  • 445篇李华
  • 315篇王华
  • 250篇张振文
  • 177篇房玉林
  • 164篇刘延琳
  • 116篇惠竹梅
  • 115篇刘树文
  • 100篇陶永胜
  • 95篇袁春龙
  • 61篇张予林
  • 57篇杨和财
  • 45篇李甲贵
  • 45篇刘旭
  • 44篇梁艳英
  • 42篇宋育阳
  • 38篇张莉
  • 36篇杨继红
  • 36篇魏冬梅
  • 32篇郭安鹊
  • 30篇秦义

传媒

  • 139篇食品科学
  • 135篇中外葡萄与葡...
  • 118篇中国酿造
  • 109篇西北农林科技...
  • 87篇酿酒科技
  • 81篇北方园艺
  • 66篇中国食品学报
  • 60篇食品与发酵工...
  • 46篇西北农业学报
  • 3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0篇第三届国际葡...
  • 28篇第七届国际葡...
  • 25篇西北林学院学...
  • 24篇食品工业科技
  • 20篇西北植物学报
  • 19篇农业机械学报
  • 18篇干旱地区农业...
  • 18篇第二届国际葡...
  • 17篇酿酒
  • 17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6篇2024
  • 76篇2023
  • 60篇2022
  • 58篇2021
  • 49篇2020
  • 78篇2019
  • 75篇2018
  • 102篇2017
  • 58篇2016
  • 98篇2015
  • 64篇2014
  • 89篇2013
  • 85篇2012
  • 101篇2011
  • 73篇2010
  • 94篇2009
  • 76篇2008
  • 116篇2007
  • 64篇2006
  • 114篇2005
1,7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酒中潜在有害物质研究进展
葡萄酒作为一种发酵酒,其延缓衰老、滋补防癌等保健功效己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和青睐,而隐藏在其中的一些有害因素却容易被忽视.本文针对葡萄酒中可能存在的生物胺、农药残留、甲醇和杂醇油以及氨基甲酸乙酯等有害物质进行了分析,...
魏晓峰杨腊UWAMAHORO Francoise陈秋崇李雨萌房玉林
关键词:葡萄酒有害物质
《葡萄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14年
葡萄生态学是研究葡萄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根据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现代葡萄酒产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需求发生的变化,从优化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经过5年的实践,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意识。
刘旭惠竹梅房玉林张振文
关键词:葡萄生态学教学改革
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及葡萄酒含氮化合物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研究了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对葡萄果实与葡萄酒总氮、游离氨基酸、蛋白质、Vc含量及葡萄酒理化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使葡萄与葡萄酒中总氮含量降低,葡萄果皮和葡萄酒中氨基酸总含量降低,而葡萄汁中氨基酸总含量升高;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和清耕(对照)葡萄汁、葡萄果皮中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2.66%~35.22%,其次是精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23.48%~27.17%,葡萄酒中也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氮基酸总含量的82.78%及86.81%;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使葡萄汁中Vc含量升高,葡萄酒中总酸含量极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花色素苷含量及pH升高。
惠竹梅李华刘延琳任玉巧
关键词:清耕葡萄葡萄酒含氮化合物
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多酚氧化酶的变化被引量:6
2007年
测定了用品种8804葡萄为原料酿造葡萄酒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致死温度、葡萄酒的pH值、游离SO2、总SO2的变化。试验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和SO2的加入,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由9.67 U下降到3.67 U,致死温度由78℃下降到64.5℃,样品的pH值变化不大,游离SO2为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p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很小。
李青青何国庆张艳芳
关键词:红葡萄酒多酚氧化酶SO2致死温度
外源多酚添加条件下干红葡萄酒颜色和花色苷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颜色是红葡萄酒重要的感官特征和质量评价指标,花色苷是红葡萄酒呈色、稳定和营养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既往研究极少探讨外源添加天然色素对红葡萄酒颜色质量和花色苷的影响。选取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于酒精发酵前和发酵后分别添加天然色素Ⅰ和天然色素Ⅱ2种色素,并以添加黄岑苷、绿原酸和没食子酸3种多酚为对照,探究对葡萄酒颜色特征、花色苷种类与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发酵前添加天然色素Ⅰ和Ⅱ使得酒体颜色加深、红色色调加强、花色苷含量增加。在发酵后添加以上多酚对葡萄酒颜色和花色苷的影响弱于发酵前添加,但添加天然色素Ⅰ仍然有利于花色苷含量的保持,只是效果弱于发酵前添加。其余多酚物质处理对供试酒样颜色品质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前添加多酚物质更有利于红葡萄酒颜色品质的提升和稳定、花色苷含量的保持和稳定,天然色素Ⅰ是相对最优质的辅色剂。
李运奎张煜范舒悦陶永胜
关键词:红葡萄酒天然色素
不同硝铵比对赤珠霞葡萄幼苗叶片含氮化合物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以欧亚种(Vitis vinifera L.)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met Sauvignon)扦插盆栽苗为材料,于2011~2012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日光温室进行实验,共设6个处理,硝铵比分别为100∶0...
潘婷王添民惠竹梅
关键词:赤霞珠氮素形态氮代谢
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的成分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的花色苷成分,为山葡萄品种选育和山葡萄酒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HPLC-MS/MS技术,以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双优、双丰5个山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成分的差异。【结果】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的种类和总花色苷质量浓度略有差别,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双优、双丰葡萄酒中的花色苷种类分别有13,14,13,14和14种,其总花色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523.568,1 525.589,1 409.071,1 140.323,1 292.324mg/L。【结论】5种山葡萄酒中共检测出15种花色苷,其中左山二葡萄酒中总花色苷质量浓度最高。
赵权王军韩富亮
关键词:山葡萄葡萄酒花色苷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构想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分析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主要实验课体系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特点和功能,提出建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必要性。它的建立将成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张莉魏冬梅梁艳英王华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
HPLC法测定不同葡萄品种成熟过程中单体酚的变化被引量:21
2007年
建立了用HPLC法同时测定黑比诺、梅尔诺、霞多丽葡萄成熟过程中6种酚(没食子酸、安息香酸、儿茶素、丁香酸、芦丁、阿魏酸)的方法,测定了其含量,并比较了其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采用Hibar RT 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0 mm×5μm),16%乙腈水溶液(含1%乙酸),1.0 mL/min等压洗脱,可以较好地分离测定葡萄中的主要单体酚。在葡萄成熟过程中,红葡萄(梅尔诺和黑比诺)中单体酚含量均高于白葡萄(霞多丽)。儿茶素、芦丁和丁香酸含量随着葡萄成熟逐渐减少,其中儿茶素含量减少幅度最大;安息香酸含量在葡萄成熟前期迅速减少,其后下降缓慢,采收前1周迅速增加;在梅尔诺中没食子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在黑比诺和霞多丽中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在供试葡萄品种中,儿茶素含量最高,阿魏酸含量最低,依次为儿茶素>安息香酸>没食子酸>芦丁>丁香酸>阿魏酸。
王美丽吴鲁阳张振文张予林
关键词:HPLC葡萄
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Ⅰ)被引量:56
2007年
全面分析了现有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和我国的气候特点,认为现有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以地中海式气候条件为主的地区,并不适合我国大陆性特征突出的气候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我国气候条件下,应根据葡萄生长的生物需求量,确定葡萄气候区划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李华王华房玉林火兴三
关键词:葡萄气候区划葡萄栽培
共1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