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作品数:10,365 被引量:57,684H指数:67
相关作者:范志红胡小松廖小军罗永康江正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45篇期刊文章
  • 919篇会议论文
  • 60篇科技成果
  • 17篇标准
  • 2篇专利

领域

  • 5,7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66篇医药卫生
  • 1,333篇农业科学
  • 656篇生物学
  • 364篇理学
  • 358篇经济管理
  • 313篇化学工程
  • 143篇文化科学
  • 85篇自动化与计算...
  • 7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机械工程
  • 19篇哲学宗教
  • 15篇社会学
  • 14篇政治法律
  • 12篇建筑科学
  • 10篇电子电信
  • 8篇电气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099篇食品
  • 638篇营养
  • 469篇发酵
  • 402篇蛋白
  • 384篇抗氧化
  • 367篇活性
  • 337篇贮藏
  • 289篇葡萄
  • 270篇健康
  • 235篇色谱
  • 229篇果实
  • 214篇葡萄酒
  • 214篇基因
  • 213篇食物
  • 213篇杆菌
  • 211篇食品安全
  • 209篇饮食
  • 205篇乳酸
  • 205篇相色谱
  • 189篇保鲜

机构

  • 9,74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40篇北京工商大学
  • 116篇北京农学院
  • 98篇中华人民共和...
  • 76篇山西农业大学
  • 74篇河北农业大学
  • 67篇中国检验检疫...
  • 61篇中国科学院
  • 60篇新疆农业大学
  • 54篇内蒙古农业大...
  • 54篇中国农业科学...
  • 54篇中国健康教育...
  • 53篇河南工业大学
  • 46篇北京联合大学
  • 46篇石河子大学
  • 43篇河北工程大学
  • 43篇天津农学院
  • 42篇北京大学
  • 42篇西北农林科技...
  • 35篇河北科技师范...

作者

  • 1,463篇范志红
  • 429篇胡小松
  • 406篇李里特
  • 324篇任发政
  • 303篇罗云波
  • 259篇罗永康
  • 247篇高彦祥
  • 237篇李平兰
  • 223篇廖小军
  • 211篇薛文通
  • 179篇蔡同一
  • 176篇倪元颖
  • 174篇沈群
  • 174篇葛毅强
  • 172篇许文涛
  • 164篇郭顺堂
  • 157篇生吉萍
  • 155篇江正强
  • 151篇吴继红
  • 149篇籍保平

传媒

  • 926篇食品科学
  • 666篇食品工业科技
  • 443篇食品科技
  • 425篇中国食品学报
  • 259篇食品与发酵工...
  • 229篇中国农业大学...
  • 180篇中国酿造
  • 174篇饮食科学
  • 166篇肉类研究
  • 16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58篇中国食物与营...
  • 156篇食品研究与开...
  • 144篇中国乳品工业
  • 129篇保健医苑
  • 119篇中国粮油学报
  • 106篇农业机械学报
  • 104篇光谱学与光谱...
  • 103篇食品安全质量...
  • 100篇健康
  • 97篇生活与健康

年份

  • 15篇2024
  • 260篇2023
  • 363篇2022
  • 296篇2021
  • 291篇2020
  • 313篇2019
  • 316篇2018
  • 332篇2017
  • 444篇2016
  • 440篇2015
  • 485篇2014
  • 424篇2013
  • 539篇2012
  • 568篇2011
  • 554篇2010
  • 539篇2009
  • 500篇2008
  • 495篇2007
  • 545篇2006
  • 503篇2005
10,3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果实及其加工产品风味研究的几点思考——以葡萄和葡萄酒香气研究为例
香气是衡量果实及其加工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挥发性组分是否具有香气贡献不仅取决其浓度,而且取决其感官阈值。果实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通常以有香味的游离态和无味的糖苷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游离态的香气物质直接贡献果实的香味,而...
潘秋红
关键词:香气物质
米黑根毛霉β-甘露聚糖酶的晶体结构研究
<正>甘露聚糖是由β-1,4-D-吡喃甘露糖连接而成的线状多聚体,是多种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β-甘露聚糖酶(EC 3.2.1.78,endo-1,4-β-D-mannanmanno hydroa...
周鹏PritiKatrolia闫巧娟杨绍青张盼江正强
猪通脊肉脱水后体积收缩及内部水分分布特征
研究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猪通脊肉体积收缩以及内部水分分布.实验气流速度分别为1.0、1.5 m/s和2.0 m/s,温度分别为40、50℃和60℃.通过分析样品半径方向上不同点的水分含量以及体积收缩系数与时间和(无因次)水...
张厚军崔建云成晓瑜张顺亮张睿梅王守伟张丽萍
关键词:水分分布体积收缩
文献传递
植物乳杆菌合成CLA发酵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5L发酵罐试验数据基础上,对植物乳杆菌合成共轭亚油酸(CLA)的分批发酵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Lo-gistic方程提出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CLA合成、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采用Origin6.1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植物乳杆菌合成CLA分批发酵的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模型与试验数据能较好地拟合,基本上反映了植物乳杆菌合成CLA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张中义张勇孙君社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共轭亚油酸发酵动力学
汉麻籽壳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汉麻籽壳是汉麻籽加工的副产物,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本文以汉麻籽抗氧化多酚得率为指标,筛选出汉麻籽壳抗氧化多酚提取的适宜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汉麻籽壳中抗氧化成分最适宜提取的条件为液料比(10:1)、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3次)、提取液浓度(60%乙醇溶液);市售大孔树脂中HPD-600对汉麻籽壳抗氧化成分的吸附能力最强;汉麻籽壳中抗氧化成分最适宜的洗脱条件为洗脱流速(1 mL/min)的梯度洗脱,40%乙醇洗脱溶液为目标产物;经过大孔树脂分离提取的汉抗氧化多酚对于质粒DNA、人血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牛血清蛋白(BSA)的氧化损伤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李晓辉刘海杰陈天鹏何锦风
关键词:多酚大孔树脂抗氧化
臭氧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原理和特点被引量:9
2000年
臭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作为一个新的技术领域日益受到重视:臭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是它的杀菌、消毒作用,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独特的优点。本文回顾了臭氧技术的历史,结合臭氧技术的化学基础,探讨了臭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加速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张宏康
关键词:食品加工臭氧技术杀菌消毒
浓缩工艺和MPC质量浓度对其乳化特性的影响
2014年
研究了蒸发浓缩乳蛋白浓缩物(EP-MPC)和纳滤浓缩乳蛋白浓缩物(NF-MPC)的乳化性能,并比较了MPC的质量浓度对两种乳蛋白浓缩物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MPC均可以在质量浓度为60g/L时形成良好乳浊液,此时它们的乳化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别。但无论是刚形成的乳浊液还是贮藏一段时间后,NF-MPC稳定的乳浊液的稳定性明显高于EP-MPC。同时EP-MPC对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低于或高于最适浓度都会导致乳化液滴粒径大幅度增加,且乳化液更加不稳定。
石玚玚李海梅李妍王红尹未华张列兵
关键词:乳化特性
玉米醇溶蛋白作为传递载体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植物来源天然疏水性大分子,在纯醇水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微球、纳米球、纳米颗粒等结构,是营养物质的良好载体。制备Zein-微胶囊的传统方法有相分离法、喷雾干燥法,新型制备方法有超临界反溶剂法、电喷雾法、静电纺丝、涂膜粉碎法等。利用Zein的结构、理化特性,通过多种方法可进行Zein微粒的制备来包埋营养物质,如油脂、多酚、益生菌及活性肽等。
许辰琪袁芳高彦祥
关键词:玉米醇溶蛋白包埋营养物质
你还在扔蛋黄吗
2017年
蛋黄的益处超过我们的想象哦,只需要煮嫩点儿,或者切碎拌在沙拉里面,你就会爱上它的……
范志红
关键词:蛋黄保健法心理健康老年人
几种新型花生蛋白产品的生产被引量:6
2005年
本文从花生蛋白质利用的角度介绍了几种新型花生蛋白产品的加工工艺,针对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蛋白质的摄入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论述了花生蛋白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展望了花生蛋白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张敏
关键词:花生蛋白分离蛋白组织蛋白
共97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