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作品数:18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维生素D对辛酸高脂饮食引起的前列腺癌小鼠骨转移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维生素D治疗对辛酸高脂饮食引起的前列腺癌小鼠骨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前列腺癌小鼠骨转移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喂养的Control组、高脂饲料喂养的High fat组、添加辛酸的高脂饲料喂养的Bitter组以及维生素D治疗的辛酸高脂饲料喂养的Vitamin D组。研究结束后,取3组小鼠外周血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和25羟维生素D(25-OH-D)含量,检测各组小鼠骨转移程度及肿瘤组织E-cadherin和p38蛋白表达情况,体外使用Transwell小鼠研究维生素D对辛酸影响的RM-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igh fat组和Bitter组小鼠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钙、^(18)F-NaF PET-CT检测结果中SUV_(min)、SUV_(max)和SUV_(mean)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Bitter组显著高于High fat组(P<0.05),而Vitamin D组显著低于Bitter组(P<0.05)。在体外,辛酸处理显著提高RM-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但维生素D可抑制辛酸促进的RM-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在体内,辛酸可显著提高高脂饮食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肿瘤组织中E-cadherin和p-p38/p38蛋白表达,但维生素D可显著降低辛酸增加的E-cadherin和p-p38/p38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维生素D治疗抑制辛酸高脂饮食促进的前列腺癌小鼠骨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25-OH-D含量和抑制癌细胞中E-cadherin、p-p38/p38蛋白表达有关。 赵海军 李伟 魏瑜 张丽翠 张玉 王新敏 王翠喆关键词:维生素D 辛酸 高脂肪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小鼠 联结东西部高校的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课程在线混合式教学改革 被引量:1 2020年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技为先。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涉及血细胞、体液细胞及脱落细胞形态学方面的内容,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在课堂上掌握各种细胞形态学的特点,对于细胞形态的辨认存在困难。利用现有的江苏大学中国慕课进行线上教学,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进入学习平台,如手机APP,切实达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目标。在线上教学中,学生按照江苏大学老师网上布置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完成,即可获得有效成绩。与东部高校的合作,使我校学生可以同步获得相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目前,混合式教学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了东部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李伟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维吾尔族腹腔脂肪组织APN、TNF-α和MCP-1基因DNA甲基化及其mRNA表达与T2DM相关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组织APN、TNF-α和MCP-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mRNA表达水平与新疆维吾尔族T2DM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维吾尔族正常(NC)、肥胖(Ob)和2型糖尿病(T2DM)个体50例、48例和26例。收集腹部脂肪组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检测上述基因DNA甲基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比较NC、Ob及T2DM组间DNA甲基化阳性率,APN逐渐增加(P<0.05),TNF-α逐渐降低(P<0.01);NC组APN mRNA表达显著高于Ob及T2DM组,TNF-α和MCP-1均显著低于Ob及T2DM组(P<0.05)。APN mRNA表达与BMI、DBP、FPG、TG、LDL显著负相关(P<0.05)。TNF-αmRNA表达与BMI、FPG和TG显著正相关(P<0.05);MCP-1 mRNA表达与体质量、BMI和腰围显著正相关(P<0.05)。APN基因DNA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显著负相关(P<0.01),与FPG、TC、TG和LDL显著正相关(P<0.05);TNF-α基因DNA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BMI、FPG、TC、TG和LDL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APN、TNF-α和MCP-1在腹部脂肪组织差异表达可能是引起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肥胖和T2DM的原因;糖脂代谢紊乱可通过导致腹部脂肪组织APN和TNF-α甲基化水平变化而影响其mRNA表达水平。 王翠喆 哈晓丹 李伟 李伟 许彭 王婷婷 谢建新关键词:维吾尔族 T2DM 脂肪细胞因子 DNA甲基化 藤黄酸上调miR-497-5p影响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实验组(用0.8μg·mL^(-1)藤黄酸处理)、Anti-miR-NC组(转染inhibitor control,0.8μg·mL^(-1)藤黄酸处理)、Anti-miR-497-5p组(转染miR-497-5p inhibitor,0.8μg·mL^(-1)藤黄酸处理)。用qRT-PCR方法检测miR-497-5p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能力,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上皮性钙黏附素、神经性钙黏附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实验组、Anti-miR-NC组、Anti-miR-497-5p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miR-497-5p表达量分别为1.00±0.10,1.98±0.17,1.96±0.19和0.99±0.12;上述4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11.70)%,(55.10±8.10)%,(56.20±7.15)%和(87.51±7.64)%;上述4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6±0.88)%,(12.45±1.85)%,(13.05±1.56)%和(8.72±1.10)%;上述4组的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215.36±18.42,103.69±9.15,108.42±11.50和164.79±13.57。上述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nti-miR-497-5p组与Anti-miR-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黄酸通过上调miR-497-5p影响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 刘红梅 李伟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藤黄酸 KLF9和KLF15在维吾尔族网膜脂肪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检测维吾尔族网膜脂肪组织KLF9及KLF15 m RNA表达水平,分析KLF9、KLF15与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维吾尔族个体NC组50例、OB组45例,检测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采集网膜脂肪组织,RT-PCR法检测KLF9、KLF15及NF-κB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因子m RNA表达水平。结果:OB组BMI、WC、HC、WHR、TG和LDL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网膜脂肪组织中,OB组NF-κB、TNF-α和IL-6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NF-κB m RNA表达与体重和TG显著正相关(P<0.05),TNF-αm RNA表达与TG和TC显著正相关(P<0.05),IL-6 m RNA表达与HC、TG和LDL显著正相关(P<0.05);OB组网膜脂肪组织KLF15 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5),与BMI、WC、WHR显著负相关(P<0.05),与HDL正相关,与TG负相关。KLF9 m RNA表达水平高于NC组,与NF-κB显著正相关(P<0.01),与IL-6正相关。结论:KLF15可能通过调控脂代谢发挥抗炎作用;肥胖状态下脂代谢紊乱可能间接上调KLF9的表达,而KLF9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可能通过调控下游炎症因子的转录活性,从而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和释放。 王翠喆 哈晓丹 谢建新 许彭 李伟 李伟关键词:维吾尔族 网膜脂肪组织 炎症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及破骨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2016年 为建立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及破骨细胞培养的方法,为后续细胞共培养奠定实验基础。采用通过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s免疫学表型,对其进行鉴定;将获得的第三代BMSCs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方向进行诱导分化,诱导21 d后的脂肪细胞应用油红O染色进行鉴定,成骨细胞应用茜素红染色进行鉴定;将获取的骨髓细胞液按照造血系单核干细胞诱导培养法向破骨细胞方向进行诱导分化,于28 d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显示,BMSCs体外培养14 d具有独特的细胞免疫学表型,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44+表达量分别为97.92%和89.32%;在脂肪培养基诱导下,油红O染色阳性。在成骨培养基诱导下,茜素红染色阳性;骨髓细胞液在破骨培养基诱导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由此可知,建立了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及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培养方法。 李伟 李伟 许彭 许彭 刘宗智 刘宗智 王婷婷 谢建新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成骨分化 破骨细胞 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血浆纤维蛋白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发生与血浆纤维蛋白原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历资料,统计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病例数。比较骨转移、非骨转移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白细胞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肌酐、Gleason评分、体重指数(BMI)以及有无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多因素logistic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高危因素。参照病理检查结果,计算血浆纤维蛋白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准确性、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60例前列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16例骨转移,占26.67%;骨转移患者与非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分期中T3~T4期比例、PSA、血浆纤维蛋白原、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临床分期T3~T4期(β=1.123,OR=2.078,95%CI=1.505~4.387)、Gleason评分升高(β=0.776,OR=2.001,95%CI=1.909~2.168)、血浆纤维蛋白原高表达(β=1.786,OR=3.376,95%CI=2.543~11.908)是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参照病理检查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准确性为93.33%、特异度为97.73%、灵敏度为81.2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表达水平越高,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就越大,可以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辅助诊断指标。 李伟 宋娟 常钰玲 张丽翠 赵海军关键词:前列腺癌 骨转移 前列腺特异抗原 血浆纤维蛋白原 转录因子KLF7高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靶基因预测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KLF7高表达与前列腺癌(PCa)发生的相关性,并对其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筛选。方法比较前列腺增生(BPH)患者(n=22)以及PCa患者(n=30)血糖、血脂及一般资料的差异;调取石蜡包埋的前列腺组织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KLF7及其下游因子IL-6,以及肿瘤发生相关因子E-钙粘蛋白、Ki67的表达量。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因子在BPH和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KLF7表达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运用Cistrome Data Browser数据库对KLF7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 PCa患者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体检及BPH个体(P<0.001);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KLF7及IL-6表达量显著高于BPH患者前列腺组织(P<0.05),肿瘤发生相关因子Ki67表达量显著高于BPH患者前列腺组织(P<0.05),E-钙粘蛋白的表达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KLF7的表达与患者血清中TPSA含量显著正相关(r=0.465,P=0.001),与癌组织中IL-6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37,P=0.014),与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34,P=0.002),与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73,P=0.009)。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转录因子KLF7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基因STAT3,DDX20,ZNF233,ZNF581,ZNF487,ZNF580,ZNF391,ZNF793,HMGB1,DMAP1,CTNNB1,ZBTB45等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结论 KLF7高表达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组织中KLF7的表达与IL-6、Ki67以及E-钙粘蛋白的表达显著正相关。KLF7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 李雪 唐慧 桑海明 桑海明 李伟 庞槐 张君关键词:IL-6 KI67 E钙粘蛋白 前列腺癌 足部巨趾症2例报告 被引量:1 2001年 李伟 何崇军 李刚关键词:巨趾症 足部 先天性畸形 染色体研究 临床分型 骶尾脊索瘤的诊疗体会 2001年 李伟 邹正荣关键词:诊疗体会 骨肿瘤 中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