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国强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篇点火
  • 2篇火箭
  • 2篇火箭发动机
  • 2篇固体火箭
  • 2篇固体火箭发动...
  • 1篇点火过程
  • 1篇点火器
  • 1篇点火延迟
  • 1篇点火药
  • 1篇点火药量
  • 1篇点火装置
  • 1篇药盒
  • 1篇喷管
  • 1篇匹配性
  • 1篇燃速
  • 1篇装药
  • 1篇尾喷管
  • 1篇流固耦合
  • 1篇脉冲
  • 1篇隔板

机构

  • 4篇中国空空导弹...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四川华川工业...

作者

  • 4篇邢国强
  • 2篇黄少波
  • 2篇程翔
  • 1篇孙振华
  • 1篇沈欣
  • 1篇王虎干
  • 1篇门们
  • 1篇白涛涛
  • 1篇吴川
  • 1篇张泽远

传媒

  • 2篇弹箭与制导学...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固体火箭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某隔板点火装置点火延迟时间超差分析与改进被引量:1
2019年
某隔板点火装置出现点火延迟时间超差现象,对此进行了故障分析与复现试验,结果表明:因受主药的加强帽点铆效果差,显著降低了传火药盒的点火压强峰,扩燃药片的点火效果不稳定,导致了点火延迟时间超差。通过改进点铆工装、增加抽检试验项目、优化药盒药片安装位置、加厚药盒堵片厚度等措施解决了该故障。
程翔黄少波邢国强沈欣
关键词:点火延迟
固体火箭发动机长尾喷管传热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6年
为准确预示固体火箭发动机长尾喷管工作过程中的传热规律,文中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金属及多种非金属材料组成的长尾喷管建立了数值模型,基于Fluent计算软件对长尾喷管工作过程进行了非稳态传热数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燃气对长尾喷管由内向外进行传热,但外壁面各区域温度场因内部材料不同差别较大。外壁面温度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较吻合,可以为长尾喷管传热提供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
吴川邢国强门们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长尾喷管传热流固耦合
Ⅱ脉冲端燃药柱的环形点火器方案及试验研究
2022年
双脉冲发动机的Ⅱ脉冲端燃丁羟推进剂因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点火匹配性设计难度极大,极端情况下端燃药柱甚至熄火。为此,从推进剂点火理论上分析了Ⅱ脉冲端燃药柱点火延迟过长和一致性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结构、材料和点火匹配性设计,提出了一种在Ⅰ脉冲压力作用下和Ⅱ脉冲点火过程中结构均保持完整的环形点火器方案,且根据热流密度理论推导经验公式确定了点火药量。为确定点火器不同工艺措施的实施效果,开展了药柱初始燃面测压对比试验,较优工艺试验数据表明,点火器的极限内压峰值低于2 MPa且结构能够保持完好;点火器的正常内压峰值低于0.7 MPa,且点火能量能够集中、均匀、连续地作用在Ⅱ脉冲推进剂初始燃面上,其压强峰值低于0.4 MPa,持续时间超过150 ms,燃温高于2400 K,可以有效提升Ⅱ脉冲点火匹配性。
程翔邢国强黄少波郑子龙肖志平吴刚谭明
关键词:点火药量
带侵蚀效应的三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被引量:8
2018年
针对三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商用CFD计算软件的用户自定义方程对点火瞬态过程中的侵蚀燃速、燃面温度、质量源项、动量源项、能量源项及点火器入口等进行了二次开发,并进行了考虑侵蚀效应的点火瞬态过程流场仿真计算,与地面点火试验内弹道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点火初期发动机头部的气流流动十分复杂,且头部压强随时间变化十分剧烈;堵盖打开会造成头部升压梯度振荡,并产生负升压梯度;仿真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采用一维非定常固相传热方程计算三维燃面温度可以满足当前工程要求,计算方法正确有效。
白涛涛张泽远邢国强王虎干孙振华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二次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