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亮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红外
  • 5篇探测器
  • 4篇红外探测
  • 4篇红外探测器
  • 3篇可视化
  • 3篇管理柔性
  • 2篇AOS
  • 2篇INAS/G...
  • 2篇超晶格
  • 1篇导电薄膜
  • 1篇电性能
  • 1篇电性能测试
  • 1篇短波
  • 1篇中短波
  • 1篇双色红外
  • 1篇量子效率
  • 1篇面阵
  • 1篇晶格
  • 1篇溅射
  • 1篇焦平面

机构

  • 6篇中国空空导弹...

作者

  • 6篇张亮
  • 5篇朱旭波
  • 4篇司俊杰
  • 3篇侯治锦
  • 3篇王三煜
  • 2篇姚官生
  • 2篇陶飞
  • 2篇彭震宇
  • 2篇张磊
  • 1篇吕衍秋
  • 1篇孙维国
  • 1篇张小雷
  • 1篇王雯
  • 1篇何英杰
  • 1篇王理文
  • 1篇李墨
  • 1篇丁嘉欣

传媒

  • 2篇红外技术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InAs/GaSb二类超晶格中/短波双色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被引量:11
2019年
InAs/GaSb超晶格材料已经成为了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优选材料。开展了InAs/GaSb二类超晶格中/短波双色焦平面探测器器件结构设计、材料外延、芯片制备,对钝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备出性能优良的320×256双色焦平面探测器。首先以双色叠层背靠背二极管电压选择结构作为基本结构,设计了中/短波双色芯片结构,然后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出结构完整、表面平整、低缺陷密度的PNP结构超晶格材料。采用硫化与SiO2复合钝化方法,最终制备的器件在77 K下中波二极管的RA值达到13.6 kΩ·cm^2,短波达到538 kΩ·cm^2。光谱响应特性表明短波响应波段为1.7~3μm,中波为3~5μm。双色峰值探测率达到中波3.7×10^11cm·Hz^1/2W^-1以上,短波2.2×10^11cm·Hz^1/2W^-1以上。响应非均匀性中波为9.9%,短波为9.7%。中波有效像元率为98.46%,短波为98.06%。
朱旭波彭震宇彭震宇何英杰姚官生何英杰姚官生丁嘉欣陶飞张亮丁嘉欣李墨
关键词:INAS/GASB超晶格中短波焦平面阵列
红外探测器科研生产可视化管理柔性融合研究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态势下,军用市场对于高端武器需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作为红外型空空导弹的核心部件红外探测器的科研生产也愈发显得重要。本文在介绍红外探测器科研生产可视化管理柔性融合的背景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依托中航工业...
侯治锦司俊杰朱旭波王三煜张亮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
文献传递
红外探测器科研生产可视化管理柔性融合研究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态势下,军用市场对于高端武器需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作为红外型空空导弹的核心部件红外探测器的科研生产也愈发显得重要.本文在介绍红外探测器科研生产可视化管理柔性融合的背景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依托中航工业...
侯治锦司俊杰朱旭波王三煜张亮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
文献传递
红外探测器科研生产可视化管理柔性融合研究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态势下,军用市场对于高端武器需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作为红外型空空导弹的核心部件红外探测器的科研生产也愈发显得重要。本文在介绍红外探测器科研生产可视化管理柔性融合的背景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依托中航工业...
侯治锦司俊杰朱旭波王三煜张亮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
InAs/GaSb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量子效率计算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首先分析了量子效率计算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利用红外中波In As/Ga SbⅡ类超晶格材料进行光伏探测器研制,在对器件进行电学性能测试及光谱响应测试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和测试数据计算出研制器件的实际电流响应率,再将实际电流响应率与理论分析的电流响应率相比,同时消除芯片表面Si O2钝化层光学透过率的影响,计算出器件对红外波段2~6μm辐射响应的量子效率最高可达35%,达到了国外同类型器件响应的量子效率指标。本文的研究为评价In As/Ga SbⅡ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器的光电转换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张磊张亮张小雷姚官生彭震宇
关键词:电性能测试光谱响应量子效率
基于铜铝氧化物的透红外导电薄膜
2013年
研究了一种新型透红外的导电薄膜铜铝氧化物(CuAlxOy),选用高纯度铜、铝靶材,利用磁控溅射台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CuAlxOy薄膜。研究了氧气流量、薄膜厚度、预溅射铜层时间(铜层厚度)等重要条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通过微调溅射参数、合理控制预溅射铜层过程可以获得低电阻率和高透过率的铜铝氧化物薄膜。得到最好的CuAlxOy薄膜(厚度为1765)在波长2.6μm处红外透过率达到了最大值62.5%,红外波段(波数8000~2000 cm-1)的平均透过率达到53%,方块电阻为358.9/sq,电阻率为6.33×10-3.cm。
陶飞孙维国张亮王理文张磊朱旭波司俊杰
关键词:导电薄膜红外透过率磁控溅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