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刚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夹层
  • 3篇主动脉瘤
  • 3篇夹层
  • 2篇手术
  • 2篇随访
  • 2篇随访结果
  • 2篇外科
  • 2篇STANFO...
  • 1篇带瓣
  • 1篇带瓣管道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根部
  • 1篇动脉弓
  • 1篇动脉瘤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心脏

机构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8篇孙晓刚
  • 6篇常谦
  • 6篇钱向阳
  • 6篇于存涛
  • 4篇蒙延海
  • 3篇田川
  • 2篇裴华伟
  • 2篇柳磊
  • 1篇王亮
  • 1篇王亮
  • 1篇郑哲
  • 1篇魏以桢
  • 1篇舒畅
  • 1篇熊文龙
  • 1篇贺东
  • 1篇郭宏伟
  • 1篇韩超
  • 1篇吴永波
  • 1篇冯钧

传媒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3
  • 1篇199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外科治疗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腹主动脉瘤的长期随访结果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长期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1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进行生存分析和免于再干预分析,采用Cox方法分析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中,男77例,女33例,年龄(39.5±10.3)岁;DeBakeyⅠ型夹层46例(41.8%),Ⅲ型64例(58.2%);CrawfordⅡ型99例(90%),CrawfordⅢ型11例(10%)。术后30 d死亡7例(6.4%),截瘫5例(4.5%)。全部患者完成随访,随访42(15~72)个月。随访期间远期死亡9例(8.2%),术后1年、5年估计生存率分别为90.9%±2.7%和86.8%±3.5%。多因素Cox分析死亡危险因素为年龄(β=0.062,Wald=5.254,P=0.022,OR=1.064,95%CI:1.009~1.122),主动脉直径(β=0.283,Wald=6.331,P=0.012,OR=1.328,95%CI:1.065~1.655),截瘫(β=1.803,Wald=4.166,P=0.041,OR=6.069,95%CI:1.074~34.289)。免于再干预:1年93.9%±2.4%,5年83.6%±4.4%。结论开放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腹主动脉瘤能够取得较好的远期生存,再干预率较低。年龄,主动脉直径,术后截瘫是术后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马明星常谦于存涛舒畅钱向阳孙晓刚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
介入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临床病例资料,分析介入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的早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37例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接受介入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的主动脉穿通...
熊文龙常谦田川韩超裴华伟蒙延海于存涛钱向阳孙晓刚
一期“杂交”手术主动脉弓替换及早期随访结果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总结一期“杂交”主动脉弓部替换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及早期随访结果,探讨一期“杂交”手术适应证。方法2009年7月到2010年3月共22例累及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病人在“杂交”手术室完成一期“杂交”主动脉弓替换手术。分别采用正中开胸,常温升主动脉至头臂动脉旁路移植,顺行主动脉弓部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替换和(或)主动脉瓣置换和(或)冠脉旁路移植术,顺行主动脉弓部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比较体外循环组与同期采用传统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行主动脉弓置换者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ICU时间及血制品费用。结果全组均成功同期完成手术并置覆膜支架。常温组支架直径(40.80±1.79)mm,支架长度(189.0±14.39)mm。1例病人术后第6天突然死亡,尸检证实为远端夹层破裂。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132.0±24.00)min,主动脉阻断(49.18±12.09)min;支架直径(33.82±0.60)mm,支架长度(187.91±6.33)mm;1例病人术后5天CT发现纵隔积液,开胸探查证实为淋巴积液;1例病人术后12天死于呼吸衰竭及肾功能衰竭。“杂交”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数组(P〈0.05);“杂交”手术者ICU天数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杂交”手术者使用血制品量及费用也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全组随访12—20个月,平均(14.45±2.33)个月。随访者均生存且恢复正常生活,无明显不适。CT复查支架无移位及内漏。术后早期支架段假腔闭合率100%。术后3个月远端夹层无变化,部分病人远端夹层血栓形成。结论一期“杂交”主动脉弓替换手术安全、有效,能较传统手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缩短�
魏以桢常谦于存涛孙晓刚钱向阳贺东冯钧吴永波蒙延海
关键词:动脉瘤主动脉瘤心脏外科手术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357例,...
王亮常谦于存涛孙晓刚钱向阳田川柳磊蒙延海裴华伟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脑卒中
文献传递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绵羊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该研究利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普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进行绵羊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并对材料处理方法、动物体内植入后早期管道血流动力学性能、材料钙化及体内衰变特性等进行实验观察及研究.该组实验结果表明牛颈...
孙晓刚
关键词: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绵羊重建术
文献传递
人工生物心脏瓣膜评价标准的研究
孙晓刚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分析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连续收治的766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586例,女性180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5±12)岁。对术前及手术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院内死亡37例,病死率4.8%。单因素分析显示,对院内死亡有影响的因素为男性、急性病程、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心肺转流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开胸止血(X^2=4.008-27.09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急性病程(OR=2.784,95%CI:1.166-6.649,P=0.021),肾功能不全(OR=6.285,95%CI:1.738-22.723,P=0.005),心功能不全(OR=3.052,95%CI:1.083—8.606,P=0.035),术后开胸止血(OR=3.690,95%CI:1.262-10.791,P=0.017),输血量(OR=1.033,95%CI:1.008-1.058,P=0.010);其中男性(0R=0.387,95%CI:0.177-0.848,P=0.018)为保护因素,即女性为A型夹层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女性、急性病程、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术后开胸止血、输血量是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亮常谦于存涛孙晓刚钱向阳田川柳磊蒙延海
关键词:主动脉瘤手术后并发症
David Ⅰ与David Ⅱ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中期疗效对比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再植技术(reimplantation;David Ⅰ)与重塑技术(remodeling;David Ⅱ)两种不同的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41例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44.63±11.34)岁,男36例,女5例。5例采用David Ⅱ技术,36例采用David Ⅰ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的主动脉瓣反流情况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住院死亡占4.9%,两组各死亡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vid Ⅱ组在血液制品(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应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二次开胸止血、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床旁血液滤过等方面明显劣于David Ⅰ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39例出院生存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4.56(3~121)个月,随访率100%。两组均无随访死亡患者,无出血及血栓事件发生,无心血管再干预手术。术后出现主动脉瓣2级或以上反流方面,David Ⅱ组明显高于David Ⅰ组( P=0.02)。应用 Cox回归分析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发现David Ⅱ手术是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与David Ⅱ手术相比,David Ⅰ手术具有更好的围术期及中期结果,二次开胸止血及血制品应用率、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反流概率明显降低,远期结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钱向阳郑哲孙境于存涛孙晓刚郭宏伟常谦
关键词: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反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