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沙沙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黄河
  • 5篇黄河口
  • 3篇改道
  • 2篇调沙
  • 2篇调水调沙
  • 2篇河道
  • 1篇入海流路
  • 1篇水沙
  • 1篇水沙过程
  • 1篇水沙条件
  • 1篇水灾害
  • 1篇阈值
  • 1篇尾闾河道
  • 1篇可行性
  • 1篇来沙
  • 1篇来水来沙
  • 1篇海绵
  • 1篇河床
  • 1篇河床演变
  • 1篇河口段

机构

  • 11篇武汉大学
  • 7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1篇韩沙沙
  • 7篇王开荣
  • 7篇郑珊
  • 5篇谈广鸣
  • 2篇舒彩文
  • 2篇吴保生
  • 1篇李薇
  • 1篇毕乃双
  • 1篇周祥森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人民黄河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海岸工程
  • 1篇泥沙研究
  • 1篇中国防汛抗旱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口清水沟与刁口河流路演变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探讨人类活动对黄河口流路演变的影响,以清水沟及刁口河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两流路1964-2015年水沙条件及河道横、纵、垂向几何形态及冲淤变化。研究表明:两流路演变过程均具有阶段性,改道初期,发生大范围的快速淤积;改道中期维持的时间往往与水沙条件的变化有关,若水沙条件较好,则河道淤积减缓甚至发生冲刷,若水沙条件较差,河道演变迅速由中期转至后期;改道后期,河道迅速萎缩,滩唇淤高,横比降增大,形成地上悬河,地上悬河的形成标志着下一次改道即将开始。清水沟第IV阶段受清8改汊和调水调沙影响,主槽冲深,河道相对稳定。
韩沙沙郑珊谈广鸣王开荣
关键词:黄河口
冲刷下切河道河床演变的时空滞后响应特性研究——以美国图特河北汊为例
本文分析了冲刷下切河道河床演变滞后响应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介绍了国际上应用较广的河道演变阶段模型(channel evolution models),该方法基于"空间换时间"的概念(space-for-time subs...
郑珊吕宜卫谈广鸣舒彩文韩沙沙
关键词:河床演变
黄河河口莱州湾人工潟湖的设计和功能
2018年
在简要概述潟湖基本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围绕黄河河口莱州湾人工潟湖工程的布局方案进行了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的莱州湾人工潟湖属于半封闭型海岸潟湖,涉及海岸线长度约35km,海域面积470km2,主要由入海水沙通道、人工沙坝、潮汐通道三大工程体系组成。分析指出:人工潟湖将具有优化黄河入海水沙分配格局、减轻河口防洪防凌防潮压力、改善和维护海岸带生态环境、发展水产养殖、丰富旅游资源等多项功能。本文从施工技术、维护技术两个方面论证分析了人工潟湖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兴建人工潟湖需要解决的诸多关键技术问题,如入海水沙通道的设计标准、补水分洪时机和规模、潮汐通道的设置及其纳潮数量、潟湖形成后泥沙输移与沉积及其容沙能力、对周围海域环境及其滨海生物的影响效应等问题等。
王开荣韩沙沙吴保生杜小康郑珊
关键词:可行性
黄河口清水沟尾闾河道演变过程分析与改道风险评估被引量:3
2020年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从1976年至今已行河43 a,其演变过程与稳定关系着黄河口区域的生产发展。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依据1976—2015年利津水沙资料,提出了基于时段的水沙搭配判定指标,并结合清水沟尾闾河道实测断面资料,分析了尾闾河道形态调整及冲淤变化。结果表明,清水沟流路的演变可分为Ⅰ滩槽快速淤积、Ⅱ主槽冲深展宽、Ⅲ主槽淤积萎缩及Ⅳ主槽窄深发展4个阶段;采用国际上常用的改道参考指标,包括河道纵横比降比值及无量纲滩槽差,定量评估了清水沟尾闾河道改道风险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点,可知河道在第Ⅲ阶段末清7断面附近最易发生改道;采用滞后响应模型,建立了河道纵比降演变趋势的模拟方法,可知在第Ⅳ阶段末清水沟尾闾河道纵比降已趋于平衡值。
韩沙沙郑珊谈广鸣王开荣
关键词:黄河口改道来水来沙调水调沙
黄河河口及其流路系统的构成和稳定内涵被引量:5
2018年
系统论述了"河口"与"流路"的定义,构建了黄河河口及其流路的系统构成框架,全面阐述了"河口稳定"与"流路稳定"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含义,并就"河口稳定"与"流路稳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最后概括总结了河口系统与流路系统稳定之间的关系。
王开荣杜小康郑珊韩沙沙
关键词:黄河
黄河口清水沟河道的冲淤过程与模拟被引量:6
2018年
为揭示黄河口清水沟河道长时段的冲淤演变规律并建立其冲淤计算方法,分析了清水沟1976—2015年的时空冲淤演变过程,采用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模型,考虑河口来水来沙及河道延伸与蚀退的影响,建立了清水沟累计冲淤量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1976—1980年改道初期清水沟改道点上游先冲后淤,改道点下游淤滩塑槽,淤积量随着下游河道展宽而增加,1980年后改道点上、下游河道冲淤过程趋于一致;受水沙条件等因素影响,1980—1986年清水沟主槽冲刷展宽,之后主槽淤积萎缩;1996年清八改汊和2002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原型试验以来,河道转淤为冲,2002年后河道冲刷速率随时间指数衰减;河床演变的滞后响应模型可计算清水沟长时段的冲淤过程,该方法可为预测未来清水沟冲淤演变趋势提供科学参考。
郑珊吴保生周云金王开荣韩沙沙
关键词:调水调沙冲淤演变改道黄河口
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汊河运用方案探讨被引量:6
2020年
对黄河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不同汊河的形成、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围绕汊河不同运用方案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表明: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的汊河运用方案不适用于多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同时行河与轮流行河联合模式和同时行河模式,而采用单一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海洋输沙动力,保证河口海域向外海的较大输沙量,对延长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更有利,更为科学和经济合理。在现行清8汊河达到改道标准后,应优先使用老河道汊河,该方案不仅有利于未来海岸线的均衡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延长清水沟流路的使用年限。
王开荣凡姚申韩沙沙杜小康
关键词:黄河
我国海绵城市与国际蓝绿城市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介绍了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引入了国际上蓝绿城市的概念、建设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范例。通过借鉴国外蓝绿城市建设的可取之处,提出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须增强各学科成果共享、强调跨学科研究合作,加强多因素作用研究、注重系统组件综合考虑,考虑多组件交互作用、研究多组件组合方式,注重蓝绿基础设施配合建设、完善洪水风险管理配套策略等建议,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时运兴韩沙沙周祥森
黄河口清水沟与刁口河流路演变规律对比分析(摘要)
为探讨人类活动对黄河口流路演变的影响,本文以清水沟及刁口河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两流路1964—2014年水沙条件及河道横、纵、垂向几何形态及冲淤变化。研究表明:两流路演变过程均具有阶段性,改道...
韩沙沙郑珊谈广鸣舒彩文
关键词:黄河口
黄河河口段河长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
2018年
为明确黄河河口段河长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及理论探讨方法,分析了1954~2012年间不同行河时期黄河河口段的水沙变化(利津站)及河长变化.研究表明:1954~2002年水沙呈下降趋势,2002年后因小浪底调水调沙作用,2002~2007年水沙量较1996~2002年略有回升,随后呈继续减小趋势;河口段河长随改道骤减,随后以先快后慢的速率不断增长,增长速率近年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在考虑累计来沙量单一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年均来沙系数,综合考虑水沙条件,建立了分时期(不同流路或汊道)及半统一的黄河河口段河长经验计算公式,计算效果较好,可适用于不同条件下河口段河长的计算及预测.
韩沙沙谈广鸣
关键词:黄河口河口段水沙条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