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保生

作品数:183 被引量:1,021H指数:2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6篇专利

领域

  • 154篇水利工程
  • 15篇天文地球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6篇黄河
  • 42篇黄河下游
  • 34篇水库
  • 32篇泥沙
  • 27篇河床
  • 22篇平滩流量
  • 21篇河床演变
  • 21篇冲淤
  • 20篇潼关高程
  • 19篇三门峡水库
  • 17篇来沙
  • 16篇输沙
  • 16篇含沙
  • 15篇淤积
  • 15篇河道
  • 14篇水沙
  • 13篇南水北调
  • 12篇沙量
  • 11篇南水北调中线
  • 10篇输水

机构

  • 177篇清华大学
  • 27篇黄河水利科学...
  • 17篇武汉大学
  • 11篇中国水利水电...
  • 8篇长江科学院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黄河水利委员...
  • 4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黄河勘测规划...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煤炭科工...
  • 2篇水利部黄河水...
  • 2篇代尔夫特理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武汉水利电力...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183篇吴保生
  • 22篇王光谦
  • 22篇傅旭东
  • 20篇夏军强
  • 20篇郑珊
  • 19篇钟德钰
  • 13篇方神光
  • 13篇张原锋
  • 13篇马吉明
  • 11篇李文文
  • 9篇侯素珍
  • 9篇李凌云
  • 7篇费祥俊
  • 7篇尚毅梓
  • 7篇王兆印
  • 6篇魏加华
  • 6篇刘孝盈
  • 6篇史传文
  • 6篇王彦君
  • 5篇申红彬

传媒

  • 32篇泥沙研究
  • 24篇水利学报
  • 18篇水力发电学报
  • 16篇水科学进展
  • 13篇清华大学学报...
  • 11篇人民黄河
  • 6篇地理学报
  • 5篇应用基础与工...
  • 4篇水利水电技术
  • 3篇水利水电科技...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3篇第二届黄河国...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治黄科技信息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中国科学:技...
  • 2篇黄河三门峡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水文
  • 1篇力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 14篇2010
  • 9篇2009
  • 16篇2008
  • 11篇2007
  • 14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颗粒扩散
因推移质颗粒的运动具有随机性,如单步步长、单步运动时间与停时均是随机的,因此大量推移质颗粒的运动将表现出扩散特征。而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下,体现出正常或反常扩散。本文建立了具有物理背景的改进的朗之万方程,从...
范念念吴保生
关键词:推移质朗之万方程
黄河下游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I二维混合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3
2003年
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岸冲刷问题的严重性,评述了河床横向变形模拟技术和河床变形混合模型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模型不适用于黄河下游的河床变形计算。将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与粘性河岸冲刷模型结合。建立了河床变形的平面二维混合模型。采用多种改进措施后,该模型能同时模拟天然河道的纵向与横向变形,尤其适用于河床纵横向变化都十分剧烈的黄河下游。
夏军强王光谦吴保生
关键词:黄河河床变形二维混合模型冲积河流挟沙水流
一种基于河网层次结构的平面形态分类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河网层次结构的平面形态分类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河网,提取河网纹理、河段流向和流域形态三种指标的各指标量值;其中,河网纹理指标采用河网密度和河流频度,河段流向指标采用流向最大频率和频率变异...
李敏慧王永强吴保生
文献传递
黄河下游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Ⅱ二维混合模型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对前文提出的平面二维混合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实际工程应用.模拟了概化顺直河段在不同冲淤条件下的河岸后退过程.将混合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模拟了黄河下游花园口游荡型河段的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过程.通过对断面平均水位、流速分布、断面形态变化等计算值与原型观测值的对比,两者符合较好.表明该混合模型不仅能较好地模拟出河道内的水沙运动与河床纵向冲淤过程,而且能模拟出滩岸的后退与淤长过程,尤其能模拟滩岸的冲刷与崩塌过程.
夏军强王光谦吴保生
关键词:河床变形数值模拟二维混合模型游荡型河段土体强度
黄河下游宽河段闸前微差爆破开槽冲刷成渠方法研究
2006年
在黄河下游宽河段,由于主流摆动,常造成引水口脱溜,导致引水不能正常进行。本文提出的微差爆破开槽冲刷成渠方法,是在湿滩的情况下,用微差爆破技术形成可以冲开的最小引槽,引水冲刷,最终形成闸前引水渠的成渠方法。本研究表明,爆破开槽冲刷成渠方法可以解决宽河段河道主流与闸门之间的引水渠畅通问题。爆破试验表明,控制微差爆破的最大爆破深度和一次最大引爆药量,可以有效地控制爆破引起的饱和土液化范围;用爆破技术可以在湿滩上形成成型的引槽,成型引槽的空槽状态可以保持20分钟左右,此后,爆破形成的槽壁泥沙压实层可以被返回的剩余超静空隙水压力冲散,由水和细沙组成的稀泥浆从槽壁涌出,形成“浆河”。试验和计算表明,爆破形成的引槽,存在细沙从槽壁压出回填入槽的特点,有利于快速冲刷形成引渠。
史传文马吉明吴保生
关键词:水利工程黄河下游
对渭河下游是否已经达到冲淤平衡的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根据潼关高程抬升引起的渭河下游河道淤积的物理图形,提出了能够反映下游侵蚀基准面抬升影响的淤积平衡模型。通过对水文泥沙和河床冲淤资料的分析及平衡模型的分析计算,探讨了在河道淤积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河段的不同淤积趋向,以及渭河下游在维持潼关高程不变的条件下河道的淤积发展趋向。结论认为,在潼关高程大致保持不变,且来水来沙没有大幅度改变的条件下,目前渭河下游累积淤积量已经接近或正在趋于淤积平衡。但是,如果发生高含沙大洪水,滩地将会产生较大的淤积。
王兆印吴保生李昌志
关键词:渭河下游三门峡水库冲淤平衡河道淤积
基于BP网络的场次洪水冲淤量计算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针对黄河下游1950-1985年298场历史洪水实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出了影响场次洪水冲淤量的主要因素,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各影响因素与下游河道冲淤量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计算精度较高,可以用来对场次洪水冲淤量进行预报,计算方法较传统方法简便。
吴保生张艳艳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冲淤量
基于PDF模型的泥沙起悬概率被引量:1
2012年
该文基于动理学理论的方法,研究了明渠紊流中均匀泥沙的起悬概率。首先通过对颗粒受力特征的分析,得到了相空间中颗粒运动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function,PDF)所满足的输运方程。然后通过对PDF输运方程进行无量纲化,分析比较各物理量的大小,进而用摄动法解得了PDF的近似解。最后对得到的PDF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积分,得到了泥沙的起悬概率。该文得到的PDF近似解描述了颗粒在紊流中的随机运动特征,可以反映颗粒受的外力、浓度梯度及紊流强度梯度对颗粒运动的影响,基于此得到的起悬概率与实验资料符合较好。
范念念钟德钰吴保生
关键词:泥沙
英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10年
土壤侵蚀及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而,土壤侵蚀机制研究、侵蚀预测和防治研究等备受关注。系统总结分析近年来英国土壤侵蚀的基本状况、侵蚀机制、侵蚀定量预测模型及土壤侵蚀防治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对我国土壤侵蚀的研究与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李薇刘孝盈徐炳丰吴保生
关键词: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美国基西米河渠化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基西米河,所处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季节性的水流变化较大,河流沿岸湿地资源丰富,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构成了流域内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由于防洪排涝的需要,1961年开展了大规模的渠化工程,将蜿蜒的自然河流变成了几段较为顺直的人工运河,提高了河道的防洪能力,然而渠化后的河道及其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负面反应,原有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文中针对该渠化工程的后果及教训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吴保生陈红刚马吉明
关键词:河流生态生态环境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