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立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对生命法学前沿问题的探讨——上海“生命法学前沿问题与对策研讨会”综述
- 2013年
- 2013年11月2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上海生命法学研究会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生命法学研究中心与上海市法学会生命法研究会联合承办的“生命法学前沿问题与对策研究会暨上海市法学会生命法研究会2013年年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创新基地隆重召开。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扬州大学等国内十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就生命法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现将本次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 闫立东刘长秋
- 关键词:生命法学
- 环境与发展:理想主义抑或现实主义?——以法国《推动绿色增长之能源转型法令》为例被引量:6
- 2015年
- 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环境立法一直处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抉择中。法国于2014年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制定了《推动绿色增长之能源转型法令》。该法旨在寻求经济增长、能源系统与环境保护中的平衡,为环境立法的新方向提供了典范。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中的"保护优先"原则需进行限缩解释,环境立法应向"管制+促进型"过渡。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中,《低碳经济促进法》应为基本法。建议该法的制定应是一部经济法,以低碳行业发展的逻辑为基础进行立法,对能源、建筑、交通、金融政策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并实现绿色经济、低碳社会发展的行业导向性法律。
- 彭峰闫立东
- 关键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社会
- 行政与司法决策中专家参与的制度建构及其限度
- 2015年
- 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专家系统介入行政与司法决策成为决策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专家与决策者分属不同的"认知共同体","专家意见"的价值有待澄清。行政和司法决策中,专家参与存在一定的偏差、错位或越位现象,无论是专家还是决策者均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专家参与的制度建构需要遵循两条路径:通过"独立性"、"透明性"、"道义论"及"可接受性"标准的制度化,最大限度的保障专家的民主参与;通过决策保障制度、反腐败制度的法治化,以及建立清晰的问责制标准,重建决策者权威。
- 闫立东彭峰
- 关键词:行政司法
- 环境污染犯罪中证据问题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环境污染犯罪长久以来具有"低犯罪成本,高司法成本"的特点。2013年6月8日,"两高"通过《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的颁行虽然加大了对该类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了犯罪成本,但无法解决司法成本高、认定难度大的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环境污染犯罪认定中存在的取证问题、因果关系认定问题、证据鉴定问题,提出准确理解并适用现有的法律法规、适当适用推论并借鉴国外的理论等建议,以期为环境污染犯罪中的证据调取和认定提供借鉴。
- 彭峰侯婉颖闫立东
- 关键词:环境污染犯罪取证司法鉴定污染行为
- 2014年环境法学成果综述
- 2015年
- 一、环境法学教育及环境法学研究成果统计(一)2014年度环境法学术论文统计本报告统计的样本主要选取较有影响力的中国核心期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CSSSCI法学类核心期刊,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展示2014年度环境法学界研究动向。
- 闫立东
- 关键词:环境法学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侵权《环境保护法》生态补偿环境犯罪
- 地方碳交易试点之“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制度”比较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国际气候公约非履行机制的核心即监管体系问题,现行京都机制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报告体系、注册体系和遵约机制。后2012国际气候谈判的趋势表现为《京都议定书》的遵约机制极有可能让位于法律约束力较弱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制度"(MRV)体系,这一体系的新的国际规则正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被修改与重构,标准正在进一步统一并清晰化。我国地方碳排放交易试点MRV规则各自呈现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在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建制中,统一的MRV体系及法律监管框架亟待建立。
- 彭峰闫立东
- 关键词: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碳排放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