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雪静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豆生物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乳化
  • 2篇乳化性
  • 2篇静电
  • 2篇寡糖
  • 2篇分离蛋白
  • 2篇大豆分离
  • 2篇大豆分离蛋白
  • 1篇溶解性
  • 1篇相互作用
  • 1篇静电相互作用
  • 1篇静电作用
  • 1篇复合物

机构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刘红玉
  • 2篇迟玉杰
  • 2篇樊雪静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加热对大豆分离蛋白寡糖复合溶液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与寡糖(棉子糖与水苏糖)为原料,考察了加热(60,65,70,75,80、85℃)对SPI与寡糖聚合机理以及复合物乳化特性的影响。主要探讨了形成复合物的主要作用力、复合物特征、结构特性与功能特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加热使复合溶液整体的Zeta电位升高,浊度增加,粒度分布右移,说明SPI与寡糖在加热条件下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可溶性复合物,荧光强度降低从结构角度证实了蛋白质与寡糖的静电相互作用,同时,复合物的功能性质较SPI有所改善,SPI-水苏糖与SPI-棉子糖复合溶液乳化性和起泡性在75℃时达到最大,乳化性分别提高了32.7%和19.9%。
樊雪静刘红玉迟玉杰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寡糖静电作用乳化性
大豆分离蛋白与寡糖静电相互作用及复合物乳化性的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和寡糖(棉子糖和水苏糖)为原料制备复合溶液,通过调节pH值(3.0~10.0)研究SPI-寡糖形成复合体系的相行为、微观结构,确定形成可溶性静电复合物的条件及其对蛋白质溶解性、乳化性的影响。Zeta电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和浊度测定的结果显示,在酸性条件下,SPI与寡糖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且等电点与SPI相比向酸性偏移;内源荧光光谱扫描发现SPI-寡糖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低于SPI,且静电相互作用越强荧光强度降低越明显。当pH 6.0时,SPI-寡糖较大程度形成可溶性静电复合物,此时复合物的功能性质较SPI有所改善,SPI-水苏糖和SPI-棉子糖的乳化性与SPI相比分别提高了50.66%和39.69%。
樊雪静刘红玉迟玉杰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寡糖静电相互作用溶解性乳化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