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婷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定位法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右侧
  • 1篇上肺
  • 1篇手术
  • 1篇双腔支气管
  • 1篇双腔支气管导...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导管
  • 1篇腔镜手术
  • 1篇隆突

机构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篇刘瑶
  • 1篇陈顺波
  • 1篇李亚婷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年份

  • 1篇201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一种改良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法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拟应用一种改良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RDLT)定位法,解除右上肺叶阻塞。方法纳入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Ⅱ或Ⅲ级择期需行RDLT插管的胸腔镜手术患者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18~78岁,随机分为常规组(支气管套囊充气后在隆突下可见,C组)和改良组(支气管套囊充气后1/3~1/2在隆突上,M组),每组35例。观察指标:(1)插管深度和右上肺叶阻塞例数;(2)右主支气管(RMB)的长度;(3)侧卧位RDLT头侧移位例数、隆突上支气管套囊遮挡左主支气管(LMB)例数;(4)进入胸腔即刻和单肺通气(OLV)30 min时的左肺萎陷效果。结果 (1)M组插管深度明显小于C组(P<0.05),M组右上肺叶阻塞例数明显低于C组(0 vs 11,P<0.01),C组11例右上肺阻塞者RDLT调整至改良位后阻塞全部解除;(2)两组RMB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出现右上肺叶阻塞患者的RMB长度明显短于未出现右上肺叶阻塞者(P<0.01);(3)两组侧卧位后RDLT移位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M组支气管套囊部分遮挡LMB例数比C组高(P<0.01);(4)M组进入胸腔即刻左肺萎陷效果比C组差(P<0.05),但经调整OLV 30 min后两组左肺萎陷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RDLT定位法可减少右上肺叶阻塞的发生,更适用于RMB短的患者,可作为常规定位法右上肺叶阻塞时的解除方法,也可直接以该法定位RDLT,但需警惕RDLT从RMB脱出。
陈顺波李亚婷刘瑶
关键词:隆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