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培宇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前列腺
  • 3篇细胞
  • 2篇肿瘤
  • 2篇间质
  • 2篇间质肿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潜能
  • 1篇蛋白
  • 1篇地塞米松
  • 1篇胸腺
  • 1篇胸腺细胞球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肌酐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阴性菌
  • 1篇游离前列腺特...
  • 1篇诊疗进展
  • 1篇肾移植
  • 1篇肾移植术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梁朝朝
  • 6篇王培宇
  • 3篇樊松
  • 1篇张力
  • 1篇方卫华
  • 1篇周骏
  • 1篇廖贵益
  • 1篇颜雷
  • 1篇施浩强
  • 1篇丁汉东

传媒

  • 3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前列腺恶性潜能未定的间质肿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20年
患者,男,77岁,因"渐进性排尿困难3年"入院,无明显腰痛及肉眼血尿。患者1年前因胃癌行增强CT检查示前列腺不规则混杂密度影,大小约44mm×59mm,边界尚清,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双侧精囊未见明显异常(图1)。行"根治性全胃切除+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溃疡浸润性中分化腺癌。前列腺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前1个月排尿困难症状明显加重,血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tPSA)4.19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fPSA)/tPSA0.18。超声检查示膀胱壁毛糙,前列腺大小64mm×61mm×53mm,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强回声光斑,残余尿28 ml。
王培宇颜雷方卫华梁朝朝
关键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根治性全胃切除恶性潜能
腹膜后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提高对腹膜后Castleman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例腹膜后局灶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患者中,2例经后腹腔镜手术成功,1例因肿物包绕肾静脉而改为开放手术。切除肿块平均体积为(64.35±54.11)cm3。2例腹腔镜手术时间分别为1.8、2.5h,平均2.2h;术中出血分别为60、50ml,平均55ml。1例开放手术时间为6.75h,术中出血约800ml,术中输去白细胞的红细胞1.5U。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8个月,复查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局灶型Castleman病一般肿块较大并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局灶型Castleman病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是术前要充分评估手术困难性。
王培宇樊松施浩强周骏梁朝朝
关键词:腹腔镜CASTLEMAN病后腹膜
肾移植术后尿路感染209例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随访时间分为3个时期,第一时期为移植术后1个月内,第二时期为术后1~6个月,第三时期为术后7~12个月。分析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发生尿路感染受者的尿培养结果及常见病原菌耐药特点。分析反复尿路感染者的菌群,分析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尿路感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第一时期尿路感染率为90.0%,第二时期尿路感染率为49.3%,第三时期尿路感染率为22.5%。第二时期、第三时期亲属活体器官捐献男性受者的尿路感染率低于女性受者(均为P<0.05)。尿培养结果阳性60例,共检出病原菌8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66例受者反复发生尿路感染,检出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其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是第一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尿路感染、供者类型是第二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组的危险因素,受者性别、年龄是第三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是第一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者性别、年龄是第三时期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第三时期治愈65例,未治愈38例,治愈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及白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为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较高;术后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女性和高龄是肾移植受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王培宇丁汉东钟金彪廖贵益梁朝朝
关键词:肾移植尿路感染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血清肌酐
Ⅲ型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近年相关研究认为细胞因子介导免疫反应与疾病的发生相关,深入研究细胞因子在C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王培宇樊松梁朝朝
关键词:前列腺炎细胞因子
地塞米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地塞米松(Dex)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Dex(0、500、750、1 000μmol/L)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24 h,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的表达情况,LC3质粒标记绿色荧光蛋白(GFP-LC3)转染PC3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LC3的表达情况,并通过自噬抑制剂50μmol/L氯喹(CQ)来探究自噬对Dex作用下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结果 Dex抑制PC3细胞的存活,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诱导LC3Ⅱ及GFP-LC3蛋白表达增加。CQ抑制自噬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下降。结论Dex激活了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自噬,在此过程中自噬可能起保护作用。
王培宇梁前俊张力樊松梁朝朝
关键词:前列腺癌地塞米松自噬
恶性潜能未定的前列腺间质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进展
2020年
恶性潜能未定的前列腺间质肿瘤(STUMP)是一种罕见的前列腺间质肿瘤,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尚不十分清楚。随着近年来对STUMP圆形细胞病理模式及染色体畸变等的深入研究,对STUMP的认识也逐渐深入。本文对STUM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王培宇梁朝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