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宗亮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体外
  • 2篇活性
  • 2篇靶点
  • 1篇胆碱
  • 1篇胆碱酯酶
  • 1篇丁酰胆碱酯酶
  • 1篇药物稳定性
  • 1篇药物研究
  • 1篇药物研究进展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抑制剂
  • 1篇增殖
  • 1篇增殖作用
  • 1篇脂质体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制剂

机构

  • 5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江苏食品药品...

作者

  • 5篇刘宗亮
  • 2篇王洪波
  • 1篇田京伟
  • 1篇陈大全
  • 1篇孙考祥
  • 1篇孟庆国
  • 1篇李敏
  • 1篇刘万卉
  • 1篇孙昊鹏
  • 1篇范华英
  • 1篇赵烽

传媒

  • 2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药学教育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型喜树碱衍生物PCC0208021的合成及其体外抗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成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喜树碱类衍生物,并将其命名为PCC0208021。PCC0208021对4种结直肠癌细胞株(LS180、HCT116、HT-29和CT-26)显示出良好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并能有效抑制2种结直肠癌细胞株(LS180和HCT116)的集落形成;它在体外酶学水平可抑制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的活性;分子对接研究表明PCC0208021与Topo Ⅰ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新型喜树碱衍生物PCC0208021有望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先导化合物。
李敏魏颖杰刘宗亮邹方霞王洪波田京伟
关键词:结直肠癌体外抗肿瘤活性
姜黄素-汉防己碱共递送抗病毒复方脂质体的构建
目的:本实验制备了寡聚透明质酸衍生物oHA修饰的姜黄素-汉防己碱中药抗病毒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了体外释放和稳定性研究. 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寡聚透明质酸衍生物修饰的姜黄素-汉防己碱脂质体,以粒径和包封率作为两...
陈大全刘宗亮赵烽王洪波范华英孙考祥刘万卉
关键词:姜黄素汉防己碱药物稳定性
文献传递
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被引量:22
2017年
对2015年《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剖析,对比国内外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异同,分析目前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提出改进思路。介绍烟台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采取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特色,重点突出校企联合模式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
刘宗亮孟庆国
关键词:制药工程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乙酰、丁酰胆碱酯酶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2022年
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乙酰、丁酰胆碱酯酶双靶点抑制剂进行了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研究,共设计合成了5个系列共21个化合物。利用Ellman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活性评价研究,分别考察了其对人源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5d(huAChE IC_(50)=0.09μmol/L,huBChE IC_(50)=0.12μmol/L)具有明显优于先导化合物的酶抑制作用和抑制均衡性。初步分子对接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化合物5d分别与人乙酰、丁酰胆碱酯酶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化合物5d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并为之后的乙酰、丁酰胆碱酯酶双靶点抑制剂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中威田森戴金莲郭燕孙昊鹏刘宗亮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构效关系
以热休克蛋白HSP70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热休克蛋白HSP70是最保守的蛋白之一,由于在应激反应中的敏感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HSP70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HSP70蛋白可以结合错误折叠或非正常聚集的蛋白,使之正常折叠或降解,因此合理干预HSP70的生物功能,可有望治疗一系列与蛋白错误折叠相关的疾病,如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目前已有多类以HSP70为靶点的药物处于临床前研究中。本文综述了HSP70的分类、结构、功能及以HSP70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
刘宗亮张仁梅孟庆囯
关键词:HSP70靶点激动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