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对咽喉反流(LPR)患者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8月—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以咽部异物感、咽干、痰多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诉的152例疑似LPR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与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F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LPR(+)组与LPR(-)组、RSI(+)组与RSI(-)组、RFS(+)组与RFS(-)组。对LPR(+)组患者给予PPI(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估。所有患者在初诊及治疗后复诊时均收集唾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比较治疗前后RSI、RFS评分和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差异。结果:LPR(+)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中值显著高于LPR(-)组(73.01 ng/mL vs 25.66 ng/mL,P<0.01),RFS(+)组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中值亦显著高于RFS(-)组(78.00 ng/mL vs 35.79 ng/mL,P<0.01)。LPR(+)患者PPI治疗1个月后的RSI(11.00 vs 7.00,P<0.05)和RFS(9.00 vs 7.00,P<0.01)量表评分中位数显著降低,唾液胃蛋白酶浓度中值亦显著下降(53.60 ng/mL vs 46.49 ng/mL,P<0.05),且咽部异物感及烧心、胸痛、胃痛等症状及假声带沟、红斑或充血、声带水肿、后连合增生及喉内黏稠黏液附着等体征评分在治疗后亦显著下降(P<0.05)。结论:LPR患者应用PPI治疗1个月后部分症状及体征评分和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均显著下降,提示胃蛋白酶在LPR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胃蛋白酶可能与咽部异物感及声带水肿等症状体征密切相关。
目的探讨可吸收胶原膜一期置入在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19例,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肿瘤切除术,同期放置修剪合适大小可吸收胶原膜并经环甲膜固定,1~2周后根据胶原膜贴敷情况去除喉外固定缝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随访内容包括:声带创面恢复情况;前联合形态;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最长发音时间(MPT)及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结果①术后随访时,除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肿瘤残余复发,3例患者声带前三分之一粘连,其余15例患者均未出现呼吸困难且声带前联合获得良好三角形形态,对比既往5例未放置可吸收胶原膜同分期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声门形态;②术后疼痛评分中17例(89.5%)轻度疼痛,2例(10.5%)中度疼痛,均无重度疼痛;③术后半年黏膜功能稳定后行嗓音功能评估,VHI手术前后(60.63±12.93 vs 19.37±5.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客观声学参数MPT手术前后(10.07±1.47 vs 14.40±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SI手术前后(-1.52±4.20 vs 0.97±2.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一期置入可吸收胶原膜可预防累及前联合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后双侧声带粘连,且患者术后疼痛感轻微,可促进患者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分析探讨阿片类药物使用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围手术期严重呼吸抑制事件的相关性,提高临床防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例发生围手术期严重呼吸抑制的OSA病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0例患病及治疗情况类似但未发生上述危象的病例比较,分析病情严重程度、麻醉药物应用、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苏醒室观察时长及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等与上述事件的关系。结果围手术期呼吸抑制组和对照组相比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呼吸抑制组阿片类药物使用率高、术后至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更短、术后麻醉苏醒室观察总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疾病存在呼吸中枢等多脏器潜在损害,阿片类药物应用可能增加患者围手术期呼吸抑制风险;适当延长术后拔管时间和麻醉苏醒室观察时间,尽量避免在围手术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有助于减少运转途中或病房中突发呼吸抑制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