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滢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SBR/PP复合颗粒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改善沥青与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将丁苯橡胶粉末与废旧聚丙烯颗粒共炼制备SBR/PP热塑性弹体颗粒,研究不同橡塑比和掺量的SBR/PP热塑性弹体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流变性能的影响与其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低温抗开裂能力。试验表明,SBR/PP热塑性弹体的配比设计,对于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很重要,其中丁苯橡胶对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展性与黏聚性影响较大,聚丙烯对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高温储存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影响较大;同时,与SBR改性沥青相比,SBR/PP热塑性弹体能够显著提高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与高温稳定性;在橡塑比不小下5∶5时,PG分级的综合流变性能得到优化,最佳分级范围可达到PG82-22,且不同掺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得到改善。
- 刘滢金运东周超侯德华弥平
- 关键词:道路工程改性沥青PG分级路用性能
- 应用型本科学校中“传热学”课程教学探索
- 2017年
- 本文首先根据目前应用型本科学校与"传热学"课程的特点指出了现有教学方式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然后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阐述了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关"传热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探索。
- 付萍孙茜茜潘金龙刘滢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传热学教学探索
- 以新形态教材为载体的系统化微课设计与制作——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
- 2022年
- 在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背景下,微课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析微课视域下工程热力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创新契机,提出以新形态教材为载体,从微课选题、PPT课件制作、脚本撰写等维度构建完整的系统化微课体系。根据工程热力学教学内容,对微课设计制作与展现形式进行研究与初探。
- 赵兰刘滢芮文欢吴海容
-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
- 绿色建筑施工实施途径探索被引量:2
- 2019年
- 针对目前绿色建筑施工现状,结合实际情况,从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管理、项目验收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以后绿色建筑施工有效实施提供思路。
- 潘金龙何培玲刘滢赵兰
- 关键词:绿色建筑
- 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3
- 2018年
- 针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从实践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设施、校外实习基地几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 潘金龙赵兰刘滢付萍
-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教学
- 基于RF算法的橡胶沥青性能时程回归模型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加强橡胶沥青在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建立橡胶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蠕变恢复率、应变恢复率相对差异和低温劲度模量等评价指标样本集,通过可视化统计方法分析橡胶沥青性能时程的变化规律,并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建立橡胶沥青性能时程归类决策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程的延长,橡胶沥青的性能一直处于循环变化阶段,当储存时程大于4 h时,其性能平均降低幅度达79%,且性能时程分布分割现象显著;采用RF算法预测的橡胶沥青性能时程回归值与真实值的拟合准确度达90%以上,相关系数为0.9962,模型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为0.0867 h,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为0.0168 h2。RF模型的预测回归效果理想,可快速评价施工过程中橡胶沥青性能时程变化,为橡胶沥青的质量控制提供决策。
- 刘滢金云东侯德华
- 关键词:道路工程橡胶沥青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