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教学
  • 3篇教学改革
  • 2篇实践教学
  • 2篇思政
  • 2篇排水
  • 2篇课程
  • 2篇给排水
  • 1篇单相
  • 1篇蒸汽
  • 1篇政教
  • 1篇生物法
  • 1篇湿蒸汽
  • 1篇实践教学模式
  • 1篇实践教学模式...
  • 1篇实验与数值研...
  • 1篇思政教育
  • 1篇土木
  • 1篇土木工程
  • 1篇土木工程专业
  • 1篇湍流

机构

  • 10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江苏苏美达成...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10篇付萍
  • 5篇孙茜茜
  • 4篇李海霞
  • 1篇李蔚
  • 1篇肖才林
  • 1篇李睿华
  • 1篇沈建华
  • 1篇赵兰
  • 1篇刘滢
  • 1篇潘金龙

传媒

  • 2篇科教文汇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节能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高新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给排水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所具有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针对给排水专业的就业情况及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提出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学生能在工程实践中进行毕业设计。同时,以实习促进就业,减轻学生就业压力,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上述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孙茜茜付萍李海霞魏驰原
关键词:给排水教学改革
以“热”交叉点,重构建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022年
本文根据建环专业学生目前所遇到的知识链模糊、逻辑混乱等问题,探索了以“热”作为交叉点,梳理并重构建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解决措施,同时融入思政教育、紧贴国家能源战略、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模式以及教学资源与工具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方案。主要研究为人类及生产工艺创造一个合适的室内环境,其中以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热湿环境为主。
付萍李亚楠王旭光
关键词:课程体系思政教育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毕业设计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分析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校企合作及实践基地建设、毕业设计选题与实践相结合、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式优化等方面着手,探索并实践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新模式,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孙茜茜付萍李海霞王君
关键词:给排水教学改革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所具有的知识储备、实践能力等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实践教学基地难以落实、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现状,采取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建立稳定实践基地、强化工程实训效果、改进实践教学方式等措施,探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模式,努力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孙茜茜付萍李海霞储定保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构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研究探讨
2020年
随着我国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多能互补供能系统也有了持续性优化。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多能互补供能系统为我国能源行业提供了能源发展的技术支持,助力全球节能减排的发展。通过多能互补供能,能源基础能获得更多的供能,供能系统有利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由此,首先从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研究背景出发,概述多能互补技术,再结合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原理,分别对"太阳能+煤炭互补"及其他多能源互补进行了研究。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现状,指出了所面临的发展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向。
付萍孙茜茜李亚楠陈晓波
关键词:供能系统
“大思政”背景下《供热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2022年
专业课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载体,本文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中的《供热工程》课程为载体,进行了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设计,通过跟踪不同班级学生在接受课程思政建设之后的具体表现,研究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效果。该课程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个目标进行设计,教改结果为本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了一定参考,研究表明建立专业课思政体系能够有效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在专业课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价值进行有效结合是教改发展的主要目标。
付萍李亚楠王旭光
关键词:供热工程教学设计
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从实践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设施、校外实习基地几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潘金龙赵兰刘滢付萍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教学
硝基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阐述了硝基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单元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组合工艺,并分析各处理工艺的机理、效果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得出,以物理法或化学法作为预处理技术提高硝基苯废水的可生化性,再利用生物处理技术彻底矿化污染物的组合工艺将是今后硝基苯废水发展的主要方向。
孙茜茜付萍李睿华李海霞沈建华肖才林
关键词:硝基苯废水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涟漪纹管内R22单相传热与流动特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涟漪纹管是一种新型三维内外表面强化传热管,内径11.5000mm、外径12.7000mm,管壁表面有直径为3.5000mm的半球凹坑与高度为0.1778mm的涟漪花纹。工质R22在涟漪纹管内的质量流量设定为40~90kg/h,实验结果表明,涟漪纹管内对流传热努赛尔数(Nu)是相同雷诺数(Re)下光管的2.48倍。同时,对具有不同表面参数(凹坑直径0.0000到4.0000mm,花纹高度0.0000到0.2778mm)的涟漪纹管内湍流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管壁表面凹坑直径越大,Nu越大;花纹虽有助于提高传热效果,但花纹高度越大,Nu越小;而摩擦阻力随着凹坑直径与花纹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如果以基于相同泵功的强化因子η’评价其综合强化传热性能,则当凹坑直径为1.0000mm且无花纹存在时,管内的强化传热效果最好。
付萍李蔚王旭光
关键词:湍流传热
基于做功曲线外推法计算汽轮机排汽焓的方法研究
2023年
汽轮机排汽点常处于湿蒸汽区,由于在现场缺乏蒸汽湿度的测量手段,排汽焓难以直接确定,一直是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在线分析诊断的难点之一。文章利用低压缸抽汽点参数对做功曲线进行在线拟合,并外推至湿蒸汽区,与过冷蒸汽的排汽定压线相交,由此得到汽轮机的排汽焓值;同时考虑湿汽损失的影响,对交点焓值进行修正,即为最后的排汽焓,从而提出一种排汽焓在线计算的新方法。通过对不同容量、不同工况的汽轮机进行实例计算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简单,所需测点少,计算量小,计算精度高,满足在线计算的要求,适于工程实际应用。
付萍李亚楠魏驰原王旭光
关键词:湿蒸汽排汽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