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京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骨折
  • 6篇关节
  • 4篇置换术
  • 4篇手术
  • 4篇胫骨
  • 4篇膝关节
  • 4篇内固定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关节镜
  • 2篇远端
  • 2篇术后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 2篇胫骨远端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置换术
  • 2篇股骨
  • 2篇关节置换

机构

  • 13篇新乡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李京
  • 7篇贺占坤
  • 7篇肖辉
  • 5篇郭庆华
  • 5篇杨勇
  • 4篇郭新明
  • 4篇陈志辉
  • 3篇许丹
  • 3篇毛利娟
  • 1篇姜秀菊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肩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究MR肩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66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资料,依据患者检查方式不同将使用MRI和MR肩关节造影检查患者纳入MRI组(n=32)和MR造影组(n=34),随后所有患者使用肩关节镜进一步确认并进行手术。分析MRI与MR肩关节造影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方式检出肩袖损伤类型,两种方式诊断肩袖损伤诊断价值,两种方式手术前后患者关节功能评分。结果MRI组诊断肩袖损伤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和Ⅵ型分别为4例(12.50%)、6例(18.75%)、8例(25.00%)、9例(28.13%)、3例(9.38%)和2例(6.25%),MR造影组诊断肩袖损伤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和Ⅵ型分别为5例(15.63%)、6例(18.75%)、8例(25.00%)、11例(34.38%)、3例(9.38%)、1例(3.13%);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RI和MR造影诊断肩袖损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86%、50.00%、87.50%和96.88%、50.00%、94.12%,两组间仅准确性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ASES和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MR造影组患者ASES和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MRI组患者(P<0.05)。结论MR肩关节造影用于诊断肩袖损伤诊断价值优于MRI,依据MR肩关节造影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损伤改善较显著,应用价值较好。
郭庆华杨勇李京陈志辉肖辉贺占坤
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预防感染、消炎止痛、制动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比较两组肢体肿胀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介素-6(IL-6)水平、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关节活动度(ROM)。结果术后14 d,两组肿胀程度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肿胀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 d的血清CRP、TNF-ɑ、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14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OM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与五味消毒饮联合治疗术后四肢骨折患者更能促进肢体肿胀恢复进程,提高骨折愈合效率,且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关节活动的恢复,值得推广。
毛利娟贺占坤李京
关键词:四肢骨折桃红四物汤肢体肿胀骨折愈合时间五味消毒饮
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与非手术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和对比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与非手术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第5期)、Pub Med、Embase、High Wire Press、Springer Link、CNKI、CBM、Wan Fang Data建库至2016年5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接骨板固定组)与非手术(非手术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同时手工检索本专业相关期刊从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所有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员独立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与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516篇,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4篇英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涉及390例患者,其中接骨板固定组200例、非手术组1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接骨板固定组的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均优于非手术组[WMD=3.26,95%CI(0.45,6.06);WMD=-2.72,95%CI(-4.99,-0.44)],非手术组骨折不愈合率和骨折畸形愈合率均高于接骨板固定组[RR=0.14,95%CI(0.05,0.37);RR=0.15,95%CI(0.06,0.33)]。结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上肢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发生率更低。
肖辉李京
关键词:锁骨骨折骨板非手术治疗
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 比较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内侧间室KO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研究组行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及1年HSS、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髁置换术与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用于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治疗,可取得相近的近期疗效,但相比较而言,前者手术用时更短,可快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更少。
肖辉陈乐郭新明李京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高位截骨术单髁置换术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08—2017-01间收治的7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组实施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12~18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依据Johner-Wruhhs评分标准,微创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效果好。
许丹贺占坤郭新明李京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的原因及相关机制
目的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以往认为遗传及外界环境因素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随着微生态科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糖...
姜秀菊李京
早期康复介入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在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纳入研究的66例样本均选自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本次分组方式选为随机数字表法,参照组纳入的33例患者行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纳入的33例患者行早期康复介入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关节活动度(ROM)、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0%,膝关节功能评分89.37±4.12分,关节活动度107.24±9.83分,与参照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早期康复介入应用在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健康。
许丹贺占坤郭新明李京
关键词:早期康复介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MIPPO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联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效果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郭庆华杨勇李京陈志辉肖辉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低能量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关节镜微创手术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对于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予以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57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实施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输血量较多、骨折愈合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对照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缩短了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较优。
许丹贺占坤郭新明李京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骨不连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而首次下地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可靠,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低于后者。临床应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进行选择。
郭庆华杨勇李京毛利娟肖辉贺占坤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