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不同时间、年龄、性别对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评估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不同时间、年龄、性别对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28例ACL损伤后不同时间、性别、年龄和半月板与软骨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L损伤后0。3个月内,女性手术患者多于男性,而伤后≥12个月时男性手术患者多于女性;ACL损伤6—12个月及≥12个月时内侧半月板损伤较伤后0—3个月更严重(P〈0.05,P〈0.01);ACL损伤后时间、年龄与外侧半月板损伤无相关性(P〉0.05);ACL损伤后≥12个月较损伤后0—3个月对软骨损伤的风险更大(P〈0.05)。结论ACL损伤后随着时间及患者年龄的增加,内侧半月板及软骨损伤的风险增大.损伤加重。
- 杨勇张斌贺占坤郭新明孙习勇郭庆华肖辉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LOGISTIC分析
-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跟踪随访观察患肢功能的恢复。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线模糊,无骨痂生长,记忆合金无松动。术后1年复查X线片显示: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均未见外骨痂,骨皮质厚度、密度与正常骨质相似,形态良好,与正常侧无明显差异;无骨折畸形愈合,无松动、断裂,骨折局部无感染;无神经损伤、肢体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结论: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 郭新明杨勇孙习勇李小兵
-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天鹅型记忆接骨器骨折内固定术
-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双侧锁定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双侧锁定板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结合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6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5例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双侧锁定板手术治疗,男14例,女11例,年龄(56.3±4.2)岁,住院时间(15.6±1.7)d;20例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结合双钢板手术治疗,男11例,女9例,年龄(53.8±5.1)岁,平均住院时间(17.8±2.2)d。从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侧肘关节功能评分3个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9.6个月。1例感染,3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骨折不愈合,1例肘关节活动受限。两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Mayo评分系统(MEPS)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双侧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具有关节面骨折显露清晰、创伤相对较小、功能恢复好等特点,且具有内固定坚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
- 肖辉贺占坤郭新明孙习勇杨勇
-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尺骨鹰嘴截骨骨折内固定术
- 胫骨干骨折三种固定方法的比较(附216例疗效分析)
- 2004年
- 我们从1995年2月~2003年2月采用加压钢板、加锁髓内钉、单边式外固定支架三种方法治疗胫骨干各种不同类型骨折216例,现就此三种方法应用选择报告如下.
- 贺占坤杨勇张斌
-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加压钢板加锁髓内钉
- SuperPath入路与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SuperPath入路与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2,以SuperPath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对照组(n=32,以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值、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56.68±8.32)min的手术时间、(102.35±16.32)mL的术中出血量、(7.71±0.68)cm的切口总长、(88.90±10.23)mL的术后24h引流量及(4.65±0.52)h的始负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TUG下降(P<0.05),Harri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TUG均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00%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结论SuperPath入路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创口小、恢复好、并发症少,与小切口后外侧入路相较优势更为突出。
- 李阳贺占坤郭新明孙习勇杨勇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手术综合治疗和单纯放化疗治疗老年脊柱转移瘤的疗效被引量:5
- 2012年
- 脊柱转移瘤好发于老年人,因多由远隔部位的肿瘤通过血行转移而来,所以患者病情一般比较严重,肿瘤分期多为T3N3M3。以往许多学者认为,脊柱转移瘤的患者已进入疾病晚期,且多年龄较大,不宜手术治疗,应以放疗、化疗为主。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流行病学观点认为脊柱转移瘤的患者一般生存期较长,若不施以手术,往往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因而对很多脊柱转移瘤的患者施以手术治疗,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近6年来手术综合治疗与单纯放化疗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疗效。
- 张斌杨勇
- 关键词:手术综合治疗脊柱转移瘤
- 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96足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给予一期植骨,用可塑形跟骨钛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Marg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 79例均获得随访,均无内固定松动,植骨及骨折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4±1.1)个月。发生切口延迟愈合3例,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根据Marg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48足,良34足,可9足,差5足,优良率85.4%。结论一期植骨、开放复位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是治疗严重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 杨勇孙习勇郭新明贺占坤张斌许丹陈志辉肖辉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
-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对医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9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5.04%、革兰阳性菌占46.56%、真菌占8.4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等耐药率<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71%、6.25%;备皮时间、术后引流、年龄、异体输血、住院时间、白蛋白含量、尿管滞留时间等是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感染时应及时进行病原学分析,并选择合理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预后。
- 贺占坤杨勇许丹沈杰威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病原菌耐药性
- 含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在儿童骨肉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检测儿童骨肉瘤组织中含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分期为T2N0M0的153例骨肉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治疗前活检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WWOX表达水平及WWOX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儿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对化疗反应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骨肉瘤患儿无病生存期(DFS)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53例患儿中男91例,女62例,平均年龄13.9岁.WWOX表达较高的患儿化疗敏感性较好(P=0.027).WWOX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呈负相关(r= -0.185,P=0.022),WWOX的表达与runt相关基因2(RUN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r= -0.182、-0.176,均P<0.05).儿童骨肉瘤患者DFS的危险因素包括低WWOX表达、高VEGF表达、四肢肿瘤和高MVD(均P<0.05),儿童骨肉瘤患者DFS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低WWOX表达和高VEGF表达(均P<0.05).结论 WWOX在儿童骨肉瘤组织中出现表达缺失是DFS的危险因素,并与骨肉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对独立,有助于预测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 WWOX对骨肉瘤预后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实现的.
- 杨勇
- 关键词:骨肉瘤预后儿童
-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而首次下地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可靠,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低于后者。临床应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进行选择。
- 郭庆华杨勇李京毛利娟肖辉贺占坤
-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