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医患矛盾的新型急诊管理模式在骨科急症患者中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骨科急诊管理模式,观察其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法了解骨科急诊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与领导沟通改变就诊流程、扫码CR结果自助打印机设备引进、增加相关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构建新型急诊管理模式。2012...
- 杨伟欣李宝明陈静高英娟耿欣
- 关键词:就诊时间医患矛盾
- 文献传递
- 创伤住院病人脂肪栓塞风险评估表的构建
- 2023年
- 目的:构建创伤住院病人脂肪栓塞风险评估表,为创伤病人的早期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小组讨论初步建立创伤住院病人脂肪栓塞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择20名具有创伤救治经验的护理专家或护理管理者进行专家函询,制定创伤病人脂肪栓塞风险评估表。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4,0.86。第2轮专家函询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4,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创伤住院病人脂肪栓塞风险评估表。结论:构建的创伤住院病人脂肪栓塞风险评估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用于临床创伤病人脂肪栓塞的早期评估。
- 杨伟欣李宝明陈长香华霖娇刘丽颖耿欣王爱平
-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创伤风险评估护理
- 骨科急症就诊患者医患矛盾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索骨科急诊医患矛盾产生的高危因素,为构建和谐的就诊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工作2年以上的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面对面深入访谈,根据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急诊科担任组长护士和医师就诊矛盾处理能力较强;工作年限低的护士和医生经历较多、处理能力较弱;护士、医师沟通技巧的应用可有效避免医患矛盾;对急症患者及家属进行情绪管理、娴熟的操作技能、顺畅的抢救流程、合理的就诊渠道与可有效规避医患矛盾;急诊科医师、护士对医患矛盾有客观的认识。结论对急诊医护人员定期培训医患沟通、急诊救治、应急演练、心理学相关知识培训;医院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渠道。
- 杨伟欣李宝明陈静陈长香高英娟耿欣
- 关键词:骨科急诊医患矛盾
- 医护康快优康复路径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建立肩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医护康一体化康复方案及视频宣教内容,观察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应用的新的干预方案。方法依据"快优康复外科理论"构建医护康一体化管理团队及医护康快优康复路径,并将其应用于肩关节置换术后,观察康复效果。结果制定了肩关节置换术后四阶段快优康复方案,应用于14例肩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功能测,Constant评分结果均为优,美国肩周外科协会评分指数ASES测评结果均为优。结论肩关节置换术后四阶段快优康复方案科学可行,适合于临床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可在临床推广。
- 杨伟欣李宝明李冬梅张瑞红耿欣陈静高英娟王威
- 关键词:肩关节置换
- 一种骨骼创伤抢救平台装置
- 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骨骼创伤抢救平台装置,本申请包括底板,底板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底板上安装有调节组件,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担架,担架顶部安装有头...
- 郭慧张志燕崔明武安娜耿欣
- 手术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联合心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阶段选取80例急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实行手术治疗)与观察组(实行手术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各组40例;观察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急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行手术联合心理干预,有利于维持其良好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姚立军陈立娟耿欣安娜张志燕崔明张艳
- 关键词:手术心理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 医疗设备管理流程重组在医院创伤患者多元救护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优化重组医疗设备管理流程,提升医院创伤患者多元救护质量。方法:在医疗设备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不同阶段,优化部门协作机制和管理质量标准,重组医疗设备管理流程。选取医院用于创伤患者救治的47台医疗设备,根据管理流程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多元救护类型和场所不同实施医疗设备塔式管理,观察组采用重组医疗设备管理流程实施闭环管理。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设备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医生、护士、工程师和消毒供应人员对设备服务水平的满意度评价,对比两组设备的管理效率、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结果:观察组医疗设备性能检测、清洁消毒、故障应答和维护保养时间分别为(3.41±1.42)min、(27.95±3.64)min、(18.10±8.27)min和(21.15±7.92)min,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6,t=6.696,t=5.798,t=2.802;P<0.05);观察组医疗设备故障率、开机率、消毒合格率和安全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46±1.12)%、(96.19±2.56)%、(97.43±1.42)%和(4.07±1.68)%,故障率和安全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开机率和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6,t=4.722,t=5.027,t=6.684;P<0.05);设备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医生、护士、工程师和消毒供应人员对观察组设备的服务水平满意度评价分别为(92.91±6.50)分、(93.12±6.89)分、(93.87±4.59)分和(95.45±2.43)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0,t=2.892,t=5.206,t=6.297;P<0.05)。结论:医疗设备管理流程重组可提升创伤患者多元救护中设备使用、检测及消毒等工作效率,控制设备故障和风险发生概率,提升设备在临床急救和住院治疗中的技术保障水平。
- 陈立娟安娜张志燕姚立军耿欣张艳
- 关键词:创伤患者闭环管理
- 多元化救护模式在骨科医院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 2023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化救护模式在骨科医院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为骨科创伤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救治服务,为骨科医院创伤救治工作提供参考。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患者2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护模式,即由骨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创伤类型、程度和部位,制定相应的救治方案,包括止血、固定、清创、缝合、抗感染、镇痛等措施,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救治。
- 耿欣姚立军陈立娟王辉李春江张艳
- 关键词:骨科医生创伤救治救护模式创伤患者救治方案
- 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2024年
-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就诊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单因素分析2组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血清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生成素2(Ang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创伤程度、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现场急救情况、ISS评分及FIB、D-D、Ang2、sCD1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部位数量≥2(OR=5.802)、失血性休克(OR=16.355)、ISS评分≥18.42分(OR=13.782)、Ang2≥2911.15 pg·mL^(-1)(OR=6.821)、sCD14≥4.77 pg·mL^(-1)(OR=9.347)均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这5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38%、79.15%,C-index为0.978。结论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ISS评分、Ang2、sCD14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 陈立娟耿欣姚立军魏立友李春江吴春云张艳
- 关键词:骨科创伤急诊预后影响因素
- sCD14、Ang2、CRP与急诊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病情转归关系探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 2,Ang2)、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与急诊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324例,根据患者出院时病情转归情况分为良好组(275例)、不良组(49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sCD14、Ang2、CRP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sCD14、Ang2、CRP与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急诊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病情转归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sCD14、Ang2、CRP对病情转归预测价值。结果 不良组ISS评分高于良好组(P<0.05);不良组sCD14、Ang2、CRP高于良好组(P<0.05);sCD14(r=0.785)、Ang2(r=0.778)、CRP(r=0.842)与ISS评分呈正相关(P<0.05);sCD14、Ang2、CRP均是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P<0.05);sCD14、Ang2、CRP预测病情转归的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依次为0.813、0.757、0.749;挑选出预测敏感度最高(sCD14)、特异度最高(Ang2)的两个指标进行sCD14+Ang2的联合ROC分析显示,两者联合预测病情转归的AUC为0.935,大于任一单一指标(P<0.05)。结论 sCD14、Ang2、CRP与急诊创伤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转归有关,均可作为预测病情转归的标志物,但联合检测sCD14、Ang2能提高预测可靠性,为临床诊疗及护理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信息。
- 耿欣姚立军魏立友李春江吴春云张艳